第2章 织女遗泽与梦中狐影
诡异的事情并未随着天亮而结束。
连续一周,苏漓几乎每晚都会陷入那个冰冷湖水的梦境。
梦境的内容逐渐清晰、连贯。
那个沉入湖底的女子,面容不再模糊。
一次比一次更清晰的“画面”冲击着苏漓——那弯弯的眉眼,那温婉的轮廓,那即便在痛苦中也带着一丝坚韧的神情……分明是她记忆中母亲的脸!
这个认知像一把冰冷的锥子,狠狠刺入她的心脏,带来难以言喻的恐慌和一种深沉的、源自血脉的哀恸。
她开始失眠,白天在生态实验室处理数据时也常常精神恍惚,眼底的乌青日益明显。
更离奇的是,新的意象加入了这诡异的梦境循环。
在那片古老的合欢树林中,一棵最为高大、枝桠如虬龙般盘曲的合欢树上,她看到了一只通体雪白、唯有尾尖带着一抹火红的狐狸。
那狐狸没有寻常野狐的狡黠或警惕,它姿态优雅地蹲坐在粗壮的树枝上,一双狭长的、如同蕴藏着星光的眼眸,正静静地看着她。
那眼神……苏漓在梦中反复确认了好几次——是清晰无比的慈爱!
一种跨越了物种隔阂的、深沉而温和的注视。
更让她心神剧震的是,那狐狸的意念(或者说是梦境中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递过来,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愧疚与悲伤:“……对不起……终究……连累了你……”科学工作者的理性在如此频繁而具体的超自然梦境面前,摇摇欲坠。
苏漓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难道那次镜霜湖之旅,真的让她触碰到了某些科学无法解释、不该触碰的东西?
那湖水……那些梦……还有那只充满人性的狐狸……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她决定在下班后立刻联系谢菁。
也许作为考古工作者、接触过更多神秘传说的菁菁能给她一些不同的见解或建议。
心事重重地走出研究所大楼,傍晚的微风吹在脸上,也驱不散心头的阴霾。
她拿出手机,正准备拨号,目光却被路边公共长椅上的一位老人吸引。
那是一位看起来非常年迈的老奶奶,穿着朴素但整洁的深色布衣,银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她似乎想起身,但试了两次都没能成功,只能有些无奈地坐在那里。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勾勒出一种奇异的温暖与安详。
她的眼神,平静而慈祥,像秋日午后晒透的棉花,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亲近。
几乎是鬼使神差地,苏漓忘记了打电话,脚步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长椅。
“奶奶,您需要帮忙吗?”
她轻声问道,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柔和。
老奶奶抬起头,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温和地看向苏漓,嘴角泛起慈爱的笑意:“谢谢你啊,好姑娘。
人老了,腿脚不灵便了,坐久了就有点起不来。”
她说着,很自然地将有些枯瘦但温暖的手搭在了苏漓伸过来搀扶她的手臂上。
借着苏漓的力道,她缓缓站起身。
“应该的,奶奶。
您慢点。”
苏漓小心地扶着老人站稳。
老奶奶站稳后,却没有立刻离开的意思。
她依旧握着苏漓的手,那双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眼睛仔细端详着苏漓的脸庞,眉头微微蹙起:“姑娘啊,我看你……印堂晦暗,眉宇间锁着一股郁气,精神也倦怠得很。
是不是……最近夜里总睡不安稳,做噩梦了?”
苏漓心头猛地一跳,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奶奶,您……您怎么知道?”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呵呵,”老奶奶和蔼地笑了,轻轻拍了拍苏漓的手背,“我年轻时候啊,是个中医。
这人身上的气血精神,多少能看出点门道。
你这气色,明显是惊悸忧思,心神不宁,伤了神了。
眼底发黑,肯定是夜里没休息好。
所以问问你。”
“奶奶您真是神了!”
苏漓像是遇到了知音,连日来的恐惧和压抑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是啊!
我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自从……自从出去旅游回来,就天天晚上做噩梦,特别吓人!
睡也睡不好,人都快熬垮了!”
“旅游?”
老奶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语气依旧温和,“去了什么地方啊?
是不是那地方……不太干净?”
她问得很自然,仿佛在谈论天气。
“玉江省,一个叫镜霜湖的地方。”
苏漓如实回答。
“镜霜湖?!”
老奶奶的声音陡然拔高了一丝,带着明显的惊讶和一种……追忆般的感慨。
她眼中的光芒亮了几分,“哎呀,那可是个好地方啊!
灵气汇聚的福地!”
“奶奶,您也知道镜霜湖?”
苏漓更加好奇了。
一个退休老中医,怎么会对远在玉江的一个湖泊如此熟悉?
“知道,当然知道!”
老奶奶的神情变得有些悠远,仿佛陷入了古老的传说,“在我们老辈人中间啊,流传着一个故事。
说那镜霜湖,根本不是凡间的湖泊。
它是天上织女娘娘回返天界时,心念人间疾苦,又不忍彻底断绝联系,便将自己梳妆用的一面菱花宝镜抛下凡尘所化!
那湖水澄澈如镜,映照人心,也蕴藏着织女娘娘留下的一份大机缘呢!”
“织女娘娘的镜子?”
苏漓喃喃道,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镜霜湖那独特的、如同镜面般平滑又带着优美弧度的轮廓,“难怪……它的形状真的像一面镜子……是啊,”老奶奶点头,“传说织女娘娘有通晓未来的神力,她预感到自己的后代会在人间遭遇大劫难,特意留下这面宝镜化作湖泊,就是为她的血脉后人留下的一线生机和庇护之所。
所以啊,在神话时代末期,天地动荡,生灵涂炭的时候,无数人跋山涉水,苦苦寻觅镜霜湖,希望能得到这份机缘,渡过劫难。
可惜啊,机缘难求,真正能找到它的人,万中无一。”
老人的语气带着沧桑的叹息。
“后来呢?”
苏漓听得入了神,这传说比她想象的要宏大古老得多。
“后来?”
老奶奶笑了笑,“后来就是尧舜禹汤,天下承平,人间帝王治世,百姓安居乐业。
人们渐渐不再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仙神,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开垦家园。
人心定了,不再那么执着于寻找外力的庇护,那镜霜湖蕴含的‘机缘’似乎也随之沉寂。
它才褪去了神秘的面纱,作为一个风景秀丽的湖泊,真正地‘现世’,被后人所知晓和欣赏了。”
苏漓听得心潮起伏。
镜霜湖的轮廓像镜子,湖水的异常纯净和生态缺失,自己那诡异的梦境,还有这古老的传说……种种线索在她脑海中碰撞纠缠。
难道自己带回来的湖水,真的和这“织女遗泽”有关?
那些梦是……某种启示?
“原来有这么神奇的故事……”苏漓感叹道,“谢谢奶奶告诉我这些。
那……您说我老是做噩梦,跟这个有关吗?”
老奶奶看着她,眼神深邃:“姑娘,福祸相依。
镜霜湖是福地,但机缘深厚的地方,也容易牵动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缘际会。
你既然被噩梦困扰,心神不宁,不妨去拜一拜织女娘娘吧。
离这儿不远的玉泉山天景峰上,就有一座香火鼎盛的织女庙。
去上柱香,诚心祈求娘娘保佑,或许能安一安你的心神,解一解这梦魇之苦。”
“天景山织女庙?”
苏漓心中一动,这不就是谢菁他们考古队正在发掘的地方附近吗?
“好的奶奶,谢谢您指点!
改天我一定抽时间去拜拜。
奶奶,天快黑了,您路上慢点走,注意安全。”
她真诚地道谢。
“哎,好孩子,再见。”
老奶奶慈祥地笑了笑,拄着拐杖,步履虽慢却稳地缓缓走远了。
苏漓站在原地,望着老人融入暮色的背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老奶奶的话语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
镜霜湖的传说、母亲的容颜、慈祥的狐狸、织女的遗泽……这一切看似荒诞离奇,却又隐隐指向某个她无法回避的真相核心。
她重新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谢菁的名字。
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明天就是周六,她要去天景山!
去那座织女庙看看,亲身体会一下老奶奶口中的“安神”之地。
更重要的是,她要去找谢菁,把这些天匪夷所思的经历、这个关于镜霜湖和织女娘娘的古老传说,原原本本地告诉她。
也许,在考古现场和神话传说的交汇处,她们能找到解开这一连串诡异事件的钥匙。
夜色温柔地笼罩下来,城市的霓虹次第亮起。
苏漓转身走向公寓大楼,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
天景山织女庙,无论前方等待她的是解惑的答案,还是更深邃的谜团,她都必须去一趟。
那湖底的呼唤,那树上的狐影,还有梦中母亲哀伤的脸……都让她别无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