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卷揭秘刮痧源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小宇握着牛角刮板,指尖还残留着灵韵的暖意,那淡金光晕像有生命似的,在刮板边缘轻轻流转,看得他舍不得移开眼。

智慧爷爷坐在藤椅上,看着小宇这副痴迷的模样,笑着摇了摇蒲扇:“傻孩子,光盯着刮板看可不行,得知道它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用好它的灵韵。”

“背后的故事?”

小宇立马抬起头,眼睛亮得像夏夜的星星,“爷爷,是不是跟这灵韵有关?

还有您刚才说的神农,是传说里尝百草的那个神农吗?”

“正是他。”

智慧爷爷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衣襟,走到老槐树粗壮的树干前。

这棵老槐树据说比青槐镇的年纪还大,树干粗得要三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抱住,树皮上布满了深深的纹路,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藏着说不尽的岁月。

爷爷伸出手,在树干靠近根部的地方摸索了一会儿,忽然按住一块看起来和其他树皮没什么两样的凸起,轻轻一推——“咔嗒”一声轻响,树干上竟然露出了一个巴掌大的树洞,洞口被树皮巧妙地遮掩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小宇看得眼睛都首了:“爷爷!

这树洞里藏着东西?

我以前跟小伙伴在树下玩,怎么从没发现过!”

智慧爷爷笑着从树洞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东西,油布是深褐色的,摸起来又厚又韧,上面还带着淡淡的槐木香气。

他把油布放在石桌上,小心翼翼地一层层打开——最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古卷,纸张看起来比爷爷的年纪还大,边缘有些磨损,用细细的棉线装订着,封面上没有字,只有一个用墨画的简单刮板图案,图案旁边还画着几道像水流一样的线条,看起来跟小宇看到的灵韵有点像。

“这就是《神农刮痧古卷》,是你太爷爷的太爷爷传下来的,算起来,得有上百年了。”

智慧爷爷的手指轻轻拂过古卷的封面,动作温柔得像在抚摸稀世珍宝,“这里面记着刮痧术的来历,还有怎么用灵韵治病的法子,爷爷年轻时,就是靠这本古卷,学会了刮痧。”

小宇凑到石桌前,踮着脚尖看着古卷,好奇地问:“爷爷,那您快讲讲,神农是怎么发明刮痧术的呀?

是不是跟尝百草一样,遇到了什么神奇的草?”

智慧爷爷坐在藤椅上,把古卷轻轻翻开,里面的字是用毛笔写的,有些字小宇不认识,但能看到里面画着很多小人,有的小人背上画着刮板,有的小人身上画着像树枝一样的线条(后来小宇才知道那是经络),还有的小人旁边画着草药。

爷爷指着古卷上的一幅画,慢慢讲了起来:“很久很久以前,天下大旱,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老百姓不仅没饭吃,还得了一种怪病——浑身发紧、酸痛,连路都走不了,只能躺在床上哼哼。

当时的部落首领神农,看着老百姓受苦,心里急得像火烧,就带着人上山找能治病的草药。

有一天,神农在山里发现了一种长得很像刮板的黑石,他拿着黑石在自己酸痛的胳膊上刮了刮,没想到刮完后,胳膊竟然不酸了!

他觉得奇怪,又拿着黑石在其他生病的人身上试了试,发现只要顺着身上的‘筋脉’(就是后来的经络)刮,就能让身体里的‘气’(就是咱们说的灵流)顺畅起来,病就能好一半。

后来神农又发现,用牛角做的刮板比黑石更好——牛角是暖的,能留住‘气’,不像黑石那么凉,会把‘气’赶走。

他还发现,把艾草、薄荷这些草药熬成油,抹在皮肤上再刮,‘气’能跑得更快,治病的效果也更好。

就这样,神农把这些发现记下来,慢慢就形成了最早的刮痧术,后来的人又不断改进,就成了咱们现在用的刮痧术,而那些‘气’,就是你看到的灵韵。”

小宇听得入了迷,嘴巴微微张着,手里还紧紧握着牛角刮板:“原来刮痧术这么厉害,是神农发明的!

那灵流就是身体里的气,灵韵就是气的样子,对不对?”

“没错,小宇真聪明。”

智慧爷爷笑着点头,又指着古卷上的一段文字,“你看这里写着‘刮板引韵,油助流通,顺流而刮,病自消散’,意思就是说,用刮板能引动灵韵,刮痧油能帮助灵韵在身体里流动,顺着灵流的方向刮,病自然就好了。

这也是咱们刮痧最核心的道理。”

小宇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这是他昨天刚买的新本子,封面是蓝色的,他本来想用来记作业,现在觉得用来记刮痧和灵韵的知识更合适,就给本子起了个名字叫“灵韵笔记”。

他拿起铅笔,认真地在本子上写下:“刮痧术来源:上古神农,用黑石、牛角刮板刮,配草药油,引灵流(气)治病。”

写完后,他还学着古卷上的样子,画了一个小小的刮板和几道代表灵流的线条,虽然画得歪歪扭扭,但看得出来很用心。

“爷爷,那除了牛角刮板,还有别的刮板能用吗?

比如木头的、塑料的?”

小宇想起昨天在镇上杂货铺看到的塑料刮板,好奇地问。

智慧爷爷把古卷翻到另一页,指着上面画的几种刮板,跟小宇解释:“古卷里写了,能用来刮痧的器具,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蓄灵韵’,就是能留住灵韵,不让它散掉;二是‘温而不寒’,摸起来是暖的,不会让身体里的灵流变冷。

你看这第一种,就是咱们用的牛角刮板——牛角是活物身上的东西,本身就带着‘生气’,能很好地蓄住灵韵,而且牛角摸起来温温的,刮在皮肤上舒服,不会伤皮肤。

第二种是桃木刮板,桃木能辟邪,也能蓄灵韵,以前你太爷爷就用过,但桃木不如牛角耐用,用久了容易裂。

第三种是玉石刮板,玉石是凉的,但它能‘养灵韵’,适合夏天用,刮完凉丝丝的,但玉石太贵,一般人家用不起。”

他顿了顿,又指着古卷上画着的金属板,摇了摇头:“唯独这金属板,比如铁片、铜片,绝对不能用。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金属是冷的,而且会‘散灵韵’——灵韵一碰到金属,就会像水碰到沙子一样,一下子就散掉了,不仅刮不好病,还会让身体里的灵流变乱,让人觉得心慌、发冷。

还有玻璃碴子、碎瓷片,这些东西太硬,容易刮破皮肤,也会伤灵韵,更不能用。”

小宇赶紧在“灵韵笔记”上写下:“能用的刮板:牛角(蓄灵韵、温)、桃木(蓄灵韵)、玉石(养灵韵、夏天用)。

不能用的:金属板(散灵韵、冷)、玻璃碴、碎瓷片(硬、伤皮肤)。”

写完后,他还在不能用的器具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叉,提醒自己记住。

“那刮痧油呢?

爷爷,您刚才用的艾草油,是不是也有讲究?”

小宇想起刚才胳膊上凉凉的艾草油,还有灵韵顺着油渗进皮肤的感觉,又问。

智慧爷爷从竹篮里拿出几个小陶罐,放在石桌上,指着陶罐上的标签跟小宇说:“你看,这罐是艾草油,这罐是薄荷油,这罐是桂花油,还有这罐是生姜油。

不同的刮痧油,作用不一样,也跟灵韵有关。”

他拿起装艾草油的陶罐,打开盖子,一股清苦的艾草香飘了出来:“艾草是暖性的,熬成的油能‘助灵韵暖身’,像你昨天摔跤后胳膊酸痛,灵流堵在胳膊里,用艾草油刮,灵韵能带着艾草的暖意,把堵着的地方打通,酸痛就好了。

冬天天气冷,刮腰、刮背的时候用艾草油,还能驱寒气,让身体暖乎乎的。”

接着,他又拿起薄荷油的陶罐:“薄荷是凉性的,夏天用最好。

夏天天气热,人容易中暑,灵流会变得‘燥’,用薄荷油刮脖子后面的大椎穴,灵韵会带着薄荷的凉气,把燥气赶走,人就会觉得清醒、舒服。

你上次中暑头晕,爷爷就是用薄荷油给你刮的,还记得吗?”

小宇点点头,他想起去年夏天,自己在外面玩得太久中暑了,头晕恶心,爷爷就是用一种凉凉的油给自己刮脖子,刮完后很快就好了。

原来那就是薄荷油,还带着灵韵的凉气!

“这罐桂花油,是秋天用的。”

智慧爷爷拿起桂花油,打开盖子,一股甜甜的桂花香飘了出来,“秋天天气干燥,人的灵流会变得‘干’,容易咳嗽、嗓子疼,用桂花油刮后背的肺俞穴,灵韵能带着桂花的润气,滋润肺部,咳嗽就能好很多。”

最后,他拿起生姜油的陶罐:“生姜油是冬天用的,比艾草油更暖。

冬天有的人手脚冰凉,灵流‘寒’,用生姜油刮脚底的涌泉穴,灵韵能带着生姜的热气,从脚底暖到全身,手脚就不凉了。

你奶奶冬天总说脚冷,爷爷就经常用生姜油给她刮脚。”

小宇听得特别认真,赶紧在“灵韵笔记”上写下:“刮痧油:艾草油(暖、助灵韵暖身、冬天/酸痛用)、薄荷油(凉、助灵韵驱燥、夏天/中暑用)、桂花油(润、助灵韵润肺、秋天/咳嗽用)、生姜油(更暖、助灵韵驱寒、冬天/手脚凉用)。”

写完后,他还在每种油的旁边画了对应的季节图案:艾草油旁边画小雪花,薄荷油旁边画小太阳,桂花油旁边画小树叶,生姜油旁边画小火苗。

智慧爷爷看着小宇的“灵韵笔记”,忍不住笑了:“咱们小宇真是个用心的孩子,记得这么清楚。

不过要记住,刮痧油不只是帮灵韵传导,还能减少刮板和皮肤的摩擦,不让皮肤受伤。

要是家里没有这些油,用润肤露、菜籽油也行,但绝对不能干刮——干刮的时候,刮板和皮肤摩擦太大,会把皮肤刮红、刮破,还会让灵韵散掉,反而伤身体。”

小宇赶紧在笔记上补充:“没有专用油时,可用润肤露、菜籽油,禁止干刮(伤皮肤、散灵韵)。”

这时,一阵风吹过,老槐树叶沙沙作响,古卷上的字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小宇仿佛能看到古卷上的小人动了起来,拿着刮板,蘸着草药油,在生病的人身上轻轻刮着,灵韵顺着刮板的方向流动,生病的人慢慢露出了笑脸。

他抬起头,看着智慧爷爷:“爷爷,我以后要跟着您好好学,把古卷上的知识都学会,用牛角刮板的灵韵,帮奶奶刮腰,帮爸爸刮肩,还要帮镇上的邻居们治病,就像神农一样,做个能帮人解除病痛的人!”

智慧爷爷摸了摸小宇的头,眼睛里满是欣慰:“好啊,爷爷就等着你这句话呢。

不过学刮痧可不容易,得先把器具、油、手法都学扎实,还要能看懂灵韵的变化,知道什么时候该刮,什么时候不该刮。

以后每天下午,爷爷都在这院坝里教你,咱们一步步来,不急。”

小宇用力点头,把“灵韵笔记”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里,又紧紧握住了手里的牛角刮板。

阳光透过槐叶,照在他的脸上,也照在古卷上,古卷上的刮板图案仿佛也泛起了淡淡的灵韵,和小宇手里的牛角刮板遥相呼应。

他知道,从今天起,自己不仅要学习怎么用刮板刮痧,还要学习古卷里的智慧,学习怎么用灵韵去守护身边人的健康。

而这本《神农刮痧古卷》,还有手里的牛角刮板,会像爷爷一样,陪着他,一步步走进刮痧术的神奇世界。

院坝里的草药香越来越浓,混合着艾草油、薄荷油的香气,还有老槐树的清香,小宇深吸一口气,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气——他己经迫不及待地想开始接下来的学习,想早点用自己学到的本事,去帮助更多的人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