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阿奶的温暖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宋家在这个平凡的小镇上,宋治作为家中的老二,仿佛天生就被赋予了一种特殊而又尴尬的身份,夹在姐姐和弟弟之间,如同一片被遗忘的绿叶,默默地承受着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压力。

她的出生,并未给这个家庭带来预期的喜悦。

从她一落地,父母便满心期待这个孩子能是个男孩,可当看到她是个女孩时,又满是失望与嫌弃,于是满怀希望地给她取名为 “招娣”,寓意着招来弟弟。

这个名字,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从一开始就为宋治的命运定下了沉重的基调。

阿奶虽然觉得 “招娣” 这个名字不好听,却又不敢首接忤逆自己的儿子,她在心里反复思量,最终折中给她改名为 “宋治”,意为送子之意。

这个名字,似乎也预示着宋治将在家庭的期望与现实的无奈中挣扎。

尽管宋治的名字承载着家庭的期望,但她从未因此得到更多的关爱。

相反,在父母的观念里,弟弟宋杰才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是那璀璨的太阳,而姐姐宋依依则因为是第一个孩子,多少还得到过一些重视。

只有宋治,仿佛被遗忘在家庭的角落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得靠她自己努力争取。

宋治5岁时,弟弟的降生彻底改变了宋治的命运运,父母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这个新出生的男孩身上。

宋治仿佛成了家中多余的存在,最终在弟弟出生后不久,她被送回了农村,由年迈的阿奶抚养。

初到农村,宋治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和害怕。

阿奶的家是一间破旧的土房,屋内的家具简陋而陈旧。

与城镇的喧嚣不同,这里只有鸡鸣狗吠和风吹过稻田的声音。

阿奶是个慈祥的老人,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她的眼神里总是透露出温暖的光芒。

她常常用那双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宋治的头,用家乡话温柔地说着:“阿蛮,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宋治逐渐适应了农村的生活。

每天清晨,她跟着阿奶去田间劳作,拔除杂草、浇水施肥。

阿奶教她识别各种庄稼,讲述着农村的故事和传说。

虽然生活艰苦,但宋治在阿奶的关爱下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安宁。

有许多像阿奶这样的老人,她们默默无闻,用一生的辛劳与爱,守护着家庭的未来。

宋治便是这样一个被阿奶用汗水与泪水浇灌长大的孩子。

阿奶的一生几乎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

宋治的父母在城市中定居,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匆匆见上一面。

于是,抚养宋治的重担便落在了阿奶肩上。

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却也承载着阿奶对孙女无尽的期望。

宋治小时候,阿奶总是天不亮就起床,蹒跚着脚步走到村头的小溪边,打来一桶清澈的溪水,开始忙碌的一天。

她用粗糙的双手熟练地生火、煮粥,那香气弥漫在整个小屋,是宋治童年最温暖的记忆。

白天,阿奶在田间劳作,宋治便在一旁玩耍,或是帮忙拔草、捉虫。

阿奶虽然疲惫,但看到宋治天真的笑脸,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宋治渐渐长大。

阿奶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尽管自己目不识丁,却坚定地支持宋治读书。

她省吃俭用,将微薄的收入积攒下来,为宋治交学费、买书本。

宋治也懂事,知道阿奶的辛苦,学习格外努力。

每当夜深人静,阿奶总能透过破旧的窗户,看到宋治房间透出的微弱灯光,那灯光仿佛照亮了他们共同的未来。

终于,宋治考上了大学。

那是一所远离家乡的大学,对于阿奶和宋治来说,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临行前,阿奶将积攒多年的钱塞到宋治手里,眼里含着泪花,却笑着对宋治说:“孩子,去吧,阿奶在家等你回来。”

宋治紧紧握住阿奶的手,泪水夺眶而出,她深知,这份沉甸甸的爱,是她前行的动力。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