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钟瑶齐磊是《地震男友先救邻居的我被压在天花板下三天三夜》中的主要人在这个故事中“热水加盐”充分发挥想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而且故事精彩有创以下是内容概括:本书《地震男友先救邻居的我被压在天花板下三天三夜》的主角是齐磊,钟属于现代,大女主,爽文,重生,白月光类出自作家“热水加盐”之情节紧引人入本站TXT全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0315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7 12:29:08。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地震男友先救邻居的我被压在天花板下三天三夜
地震来临时,我和男友都在家。楼房坍塌的瞬间,他越过我,冲向了邻居家的猫。
他说:“你壮一点,能扛住。”我在废墟下被压了三天三夜,靠喝雨水活了下来。
被救出来后,他正抱着猫,对着镜头,以“爱心人士”的身份接受采访。
我在他错愕的目光中,对记者说:“他说的对,我确实,比猫能扛。
”1混凝土块压碎我盆骨的声音,很清脆。像冬天里,一脚踩碎结冰的脏水洼。
我被埋在黑暗里。嘴里是血和灰尘混合的铁锈味。每一次呼吸,断掉的肋骨就扎一下我的肺。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了这种疼痛。三天三夜。外面下了雨,
冰冷的雨水顺着钢筋的缝隙滴下来,滴在我的嘴唇上。我像一只濒死的虫子,
贪婪地伸出舌头去接。是这雨水让我活了下来。也是这雨水,
让我一遍又一遍地回想楼房坍塌前的最后一秒。当时,我和男友齐磊都在客厅。
地震来得毫无征兆。整栋楼发出轰隆的尖叫,天花板上的吊灯砸下来,地板像波浪一样起伏。
我懵了,下意识地想往桌子底下钻。齐磊比我反应快。他一把推开我,越过我,冲向了门口。
我以为他要跑。但他没有。他冲到了邻居家敞开的门里,
抱起了邻居钟瑶那只叫“汤圆”的布偶猫。楼,就在那一刻,开始塌了。
我眼睁睁看着他抱着那只猫。看着天花板从天而降。他的最后一句话,穿透了轰鸣,
钻进我的耳朵里。“夏沁!你壮一点,能扛住!”壮一点。能扛住。我确实扛住了。
被救援队挖出来的时候,我的左腿已经没了知觉。医生说,神经坏死,得截肢。
我躺在医院的临时帐篷里,看着电视上滚动播出的新闻。然后,我看见了齐磊。他毫发无伤,
抱着那只同样毫发无伤的布偶猫,站在镜头前。记者的话筒几乎要塞进他嘴里。
“……当时情况太危急了,我什么都没想,就觉得生命是平等的,我必须救它!
”他眼眶发红,声音哽咽。画面上打出一行字:爱心市民齐先生,危难中彰显人性光辉。
他成了英雄。一个抱着猫的英雄。我平静地关掉电视,也关掉了心里最后一丝可笑的期待。
医生来给我做术前检查,他拍了拍我仅剩的右腿,叹了口气。“姑娘,你求生意志真强。
被压了那么久,不吃不喝,还能活下来。”我扯了扯嘴角,想笑,却只有一股血沫涌上来。
我说:“是啊,我比猫,能扛。”意识陷入黑暗前,我只有一个念头。如果能重来。齐磊,
我要你和你的猫,一起被压进这废墟里。我要你亲口尝尝,这钢筋水泥的味道。
……再次睁开眼。没有消毒水的味道,没有伤口的剧痛。是熟悉的卧室,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金色的光斑。我猛地坐起来,掀开被子。我的腿。
我的两条腿,完好无损。我不是在做梦。我掐了一把大腿,剧烈的疼痛让我瞬间清醒。
我抓过床头的手机。屏幕亮起。日期是,2025年7月16日。距离那场毁灭性的地震,
还有整整三个月。我回来了。带着被压了三天三夜的记忆,回来了。卧室门被推开,
齐磊端着一杯牛奶走进来。他穿着我给他买的条纹睡衣,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挂着温柔的笑。
“宝贝,醒了?做噩梦了吗,看你一头汗。”他走过来,想摸我的额头。
我像被蝎子蜇了一下,猛地往后一缩。他的手僵在半空,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怎么了,
沁沁?”我看着他。就是这张脸,在镜头前声泪俱下地说着“生命是平等的”。
也是这张脸的主人,在我生死关头,选择去救一只猫。胃里一阵翻江倒海。我压下恶心,
摇了摇头,挤出一个僵硬的笑。“没事,就是……做了个噩梦,梦见楼塌了。
”齐磊松了口气,顺势坐在床边,把牛奶递给我。“傻瓜,瞎做什么梦。咱们这楼结实着呢,
塌不了。”他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语气宠溺,“快喝牛奶,喝完我送你去上班。
”我接过温热的牛奶杯,指尖微微发抖。我看着他,顺从地点点头。“好。”齐磊,
你说的对。楼,是会塌的。而这一次,我要确保,你就在那最该塌的地方。2重生后的日子,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齐磊还是那个“完美男友”。他会给我做早餐,会记得我的生理期,
会在我下班后开车来接我。可我知道,这一切都是表演。他的温柔,他的体贴,都需要观众。
周六的下午,他换上一身干净的运动装,对正在拖地的我说:“沁沁,
我下楼喂喂那几只流浪猫,它们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怪可怜的。”上一世,
我会被他的“善良”感动,觉得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好男人。但现在,我只是放下拖把,
平静地说:“去吧,早点回来。”他拎着猫粮和水,高高兴兴地出门了。我走到阳台上,
看着他的背影。他没有直接去小区花园的投喂点,而是在楼下拐角处停了下来,拿出手机,
拨了个电话。几分钟后,他的朋友,一个玩摄影的,背着相机鬼鬼祟祟地出现了。
两人嘀嘀咕咕几句,朋友找了个隐蔽的花坛躲了起来,长焦镜头对准了投喂点。
齐磊这才拎着猫粮,走进了“舞台”。他蹲下身,温柔地呼唤着猫咪。阳光打在他的侧脸上,
角度完美。他撕开猫粮袋,倒进碗里,抚摸着小猫的脑袋,脸上是悲天悯人的表情。
朋友的相机快门声,在远处咔嚓咔嚓响个不停。半小时后,齐磊的社交账号更新了。
九张精心修过的照片,配上一段感人肺腑的文字:“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它们不会说话,但你的一个小小善举,就是它们的整个世界。”评论区一片赞扬。
“磊哥太暖了!”“这才是真正的男神,有爱心有担当!”“嫁人当嫁齐磊君!
”我看着那些评论,面无表情地划过。然后,我看见了钟瑶的点赞和评论。钟瑶,
住在我们对门的邻居,那只布偶猫的主人。一个单身,柔弱,长相清纯的女人。
她在评论里写道:“齐先生,你真的好善良。不像我,连自己的猫都快养不好了。
”齐磊立刻回复:“怎么会?汤圆那么可爱,你把它照顾得很好。”一来一回,
暧昧的空气几乎要透出屏幕。上一世,我就是个瞎子。我以为他们只是普通的邻里关系,
我甚至觉得钟瑶楚楚可怜,时常帮她一些小忙。现在想来,那些所谓的“偶遇”,
那些“求助”,全都是精心设计的剧本。我关掉手机,继续拖地。地板上的污渍,
被我一遍遍用力擦去,就像我要擦掉心里那些愚蠢的记忆。齐磊回来了,脸上带着满足的笑。
“沁沁,你看我朋友圈了吗?大家都夸我呢。”他把手机递到我面前,像个炫耀糖果的小孩。
“看到了。”我淡淡地说,“很善良。”“是吧!”他很高兴,“我就是觉得,做人嘛,
得善良。力所能及地帮帮这些小动物。”我点点头:“你说的对。”我抬起头,
看着他:“正好,我最近也想做点善事。我听说,咱们住的这个老小区,
消防通道堵塞挺严重的,万一出个事,消防车都进不来。我想给物业提提意见,
让他们整改一下。”齐磊的笑容僵了一下。“这个……这是物业的事吧?我们说了有用吗?
”“说不说,是我们的善心。做不做,是他们的责任。”我学着他的口气。“力所能及,
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嘛。”他被我堵得说不出话。清理消防通道,这事没人看得见,
没有掌声,没有镜头。这种“善事”,他齐磊,是不会做的。我看着他窘迫的样子,
心里一片冰冷。齐磊,你的善,是有标价的。而你的命,也一样。3我需要一个完美的舞台。
一个在地震中,会以最惨烈的方式坍塌的舞台。我们现在住的这栋楼,是框架结构,
相对结实。上一世,它虽然受损严重,但主体没有塌。这不行。
我需要一个用预制板建造的老房子。那种楼,地震时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层压一层,
把里面的一切都碾成粉末。我开始“计划”我们的未来。晚上,我一边敷面膜,
一边状似无意地对齐磊说:“磊哥,我今天算了算我们的存款,好像离首付还差一大截呢。
”齐磊正在打游戏,头也不回地说:“那有什么办法,房价这么贵。”“我是想,
我们现在这个房子,房租有点高。要不,我们换个便宜点的地方住?每个月能省下一千多呢。
攒个几年,首付就差不多了。”这话说到了齐磊的心坎里。他爱面子,爱花钱,
但骨子里却很抠门。“换地方?能找到合适的吗?”他终于把目光从屏幕上移开。
“我看了几个,城西那边有个老小区,叫‘阳光里’,租金很便宜。就是房子旧了点。
”我说。“阳光里?”齐磊皱了皱眉,“没听过。”“嗯,是挺老的,八十年代的房子。
但是离你公司近,而且旁边有个很大的湿地公园,环境还不错。”我轻描淡写地补充了一句。
湿地公园。这四个字,像鱼钩,精准地勾住了他。那个公园,是本市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更是流浪猫狗的聚集地。对他来说,那里不是公园,是秀场。是他人设的绝佳舞台。“是吗?
那我看看。”他果然来了兴趣,立刻打开租房软件搜索。看着他聚精会神的样子,我知道,
第一步成功了。接下来的几天,我“无意”中把“阳光里”小区的优点反复在他耳边提及。
“那个小区虽然旧,但生活气息很浓,邻里关系特别好。”“听说公园里好多爱心人士,
每天都有人去喂猫,还能交流心得呢。”“最重要的是,便宜啊!省下来的钱,
给你买新手机不好吗?”齐磊彻底心动了。周末,我们约了中介去看房。
那是一个典型的老小区,红砖墙,水泥地,楼道里堆满了杂物。齐磊的眉头一直皱着。
直到中介带我们看了一套五楼的房子。房子很破,但南北通透,阳光很好。最关键的是,
从阳台望出去,正好能看见湿地公园的一角。我指着楼下,对齐磊说:“你看,
楼下那片空地,好多人在遛狗,喂猫。”齐磊的眼睛亮了。我感觉时机差不多了,
该加最后一把火。我们下楼的时候,“恰好”在楼道里碰到了钟瑶。
她也提着一个中介的名片,一脸惊喜地看着我们。“齐先生?夏沁?你们也来看房啊?
太巧了!”齐磊愣住了:“钟瑶?你也……要搬家?”钟瑶露出一个柔弱的笑:“是呀,
我一个人住,想找个租金便宜,又安全点的地方。中介就给我推荐了这里。”上一世,
你们喜欢在一起。这一世,我主动让你们在一起。我花钱找了另一个中介,
指定了时间和地点,让他务必把钟瑶带到这里,和我们“偶遇”。
我装出同样惊喜的样子:“哇,真的好巧!瑶瑶你也觉得这里不错吗?”“嗯,
我觉得挺好的,邻居们看起来都很热情。”钟瑶说着,看了一眼齐磊。
“而且……这里养宠物好像很方便。”齐磊立刻接口:“是啊是啊!
这里的环境对汤圆肯定很好!”一个完美的舞台。一个完美的观众。齐磊看着钟瑶,
又看了看我,最后拍板决定。“就这里了!中介,我们租了!”他以为这是一个美好的巧合,
一个新生活的开始。他不知道。他刚刚亲手,为自己选好了一块墓地。
4搬进“阳光里”小区后,一切都按照我的剧本,精准地进行着。
齐磊很快就成了小区的“名人”。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去公园喂猫,拍视频,发朋友圈,
成功塑造了一个阳光开朗,充满爱心的邻家大男孩形象。钟瑶也顺理成章地和我们成了邻居,
就住我们楼上。她几乎每天都以“汤圆”为借口,来我们家串门。“齐先生,
汤圆的猫砂盆太重了,你能帮我搬一下吗?”“齐先生,汤圆的指甲长了,我不敢剪,
你教教我好不好?”齐磊乐在其中,享受着被需要,被崇拜的感觉。而我,
像一个最贤惠的女主人,微笑着看着他们互动,给他们端茶倒水,
甚至还主动提出帮钟瑶照顾汤圆。我的温顺和“懂事”,让他们彻底放下了戒心。
他们不知道,我的眼睛,每天都在丈量着这栋楼的每一个角落,计算着它崩塌的轨迹。
这栋楼是典型的预制板结构,几乎没有承重墙。唯一的结构核心,是楼梯间。
但楼梯间是逃生通道,不是我为他们准备的坟墓。我的目标,
是钟瑶家那间不到三平米的储藏室。那间储物间没有窗户,在整个户型的最深处,
远离任何结构支撑。一旦楼房发生垂直坍塌,那间屋子,会瞬间被压成一张薄饼,
里面的人连完整的尸体都留不下。现在,我的任务是,把这个温馨房间,
包装成最可靠的“安全屋”。机会很快就来了。新闻里开始频繁报道,
本市进入了地震活跃期,提醒市民做好防震准备。小区里人心惶惶,大家都在讨论该怎么办。
我花了一百块钱,找了个打印店,伪造了一份《地震安全知识宣传手册》。手册的封面,
是正儿八经的市地震局LOGO。里面的内容,百分之九十都是从官方网站上复制粘贴的。
只有一处,被我动了手脚。在“室内避震”那一页,
我用加粗的红字写着:特别提示:在砖混结构的老旧楼房中,
卫生间和厨房的管道在地震中容易断裂,引发次生灾害。最安全的避险场所,是远离外墙,
远离窗户。空间狭小的储藏室或壁橱,狭小空间能形成最稳固的三角支撑结构!
这纯粹是胡说八道。但我赌,普通人根本不会去深究。我把这份“宣传手册”,
拿着一份回了家,把它放在最显眼的餐桌上。晚上,齐磊和钟瑶都在我们家吃饭。
钟瑶的汤圆在我们家客厅的地毯上打滚。我状似无意地拿起那份手册。“哎,你们看,
这是社区发的地震安全手册。说咱们这种老房子,最安全的地方是储藏室呢!
”齐磊拿过去看了看,一脸恍然大悟:“真的假的?我还以为是卫生间呢。”“你看,
上面专家说了,卫生间有管道,危险。储藏室小,反而结实。”我指着那行红字,语气笃定。
钟瑶也凑过来看。我顺势对她说:“瑶瑶,你家那个储藏室,简直就是完美的避难所啊!
没窗户,地方又小,万一真地震了,你和汤圆躲进去,肯定最安全。”钟瑶的眼睛亮了。
她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真的吗?”“当然了!这可是专家说的!
”我拍了拍胸脯。“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我们都往你家那个储物间跑!
”齐磊在一旁点头附和:“沁沁说的对!到时候我们一起躲进去,还能保护你和汤圆。
”钟瑶的脸上露出了感动的表情。看着他们深信不疑的样子,我低下头,
掩去嘴角那一丝冰冷的笑意。去吧。都去吧。5为了加深他们对“安全屋”的信念,我决定,
需要一次预演。一次让他们亲身体验“安全感”的预演。我开始留意天气预报。一周后,
会有一场雷暴。就是它了。雷暴来的那天晚上,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老旧的窗户被吹得哐哐作响。我算好时间,在雷声最响的时候,掐断了家里的总电闸。
屋里瞬间一片漆黑。“啊!”我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齐磊正在客厅玩手机,
被吓了一跳:“怎么了?停电了?”“不知道啊,好吓人!”我的声音带着哭腔,
是我演练了无数次的,最逼真的恐惧。外面的风雨声更大了,一道闪电划破夜空,
映出齐磊有些发白的脸。“别怕别怕,我去看看是不是跳闸了。”他说着,起身去找电箱。
就在这时,楼上传来钟瑶的一声尖叫,比我的更凄厉,还夹杂着猫的惨叫。
齐磊的脚步立刻顿住了。他下意识地就想往楼上冲。我一把拉住他,
声音抖得更厉害了:“磊哥,我害怕!外面风那么大,我听说这种天气最容易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