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一如既往地浓烈,林望推开值班室的门,打了个哈欠。
夜班刚结束,但他没能合上眼。
战争的传闻像是潜伏在空气里的病毒,随时可能引发剧烈的反应。
“林医生,10床的检查结果出来了,要现在去看吗?”
护士小杨递过一叠化验单,眼神里带着些不安。
“我去吧。”
林望接过单子,习惯性地扫了一眼。
数据平平,但病人是个老兵,最近总有人说前线要有动作,医院里像他这样的病人多了起来,或许是巧合,或许不是。
走廊外的阳光终于穿透玻璃,照在病人的床头。
10床的老人眯着眼,嘴里咕哝着什么。
林望走近,轻声问候。
老人睁开眼,眼神里有种曾经见过死亡的平静。
“林医生,外头的新闻都在说,东线要打了,你说会不会影响咱们这儿?”
老人声音低沉,像是在自言自语。
林望没接话,只是换了个角度帮他调整输液瓶。
他知道自己的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能安慰人——医院的日常就是如此,病痛和谣言一起蔓延,只有行动和专业才能维持这脆弱的平衡。
查房很快结束,林望刚回到办公室,手机屏幕便亮了起来——许薇发来消息:“今晚有空吗?
我想聊聊前线的事。”
林望微微皱眉。
许薇是他的大学同学,后来成为了新闻记者,专跑时政和军事线。
最近她频繁地试图联系林望,话题无非是“战争”、“前线”、“医疗物资”。
林望知道,她想要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对未知的掌控。
医院的中午总是短暂且忙碌。
林望在食堂草草扒了几口饭,便被叫去会诊。
下午的门诊病人络绎不绝,有人说自己胸闷,有人说自己失眠,更多的人只是想找个能听他们说话的医生。
一天下来,林望觉得自己像是在潮水中游泳。
人们的恐惧和焦虑越来越明显,但还没有爆发,只是悄悄地蔓延在每一个角落。
傍晚,医院门口的广场上,聚集了几家电视台的采访车。
林望认出许薇的身影,她穿着深色外套,正和同事低声交谈。
镜头和话筒都收敛着,像是等待着什么。
林望走过去,许薇看见他,朝他招手。
他们在医院旁的咖啡厅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外头的街道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的警车闪过灯光。
“林望,你觉得这次真的会动手吗?”
许薇开门见山。
林望沉默了一会儿:“医院这几天病人明显多了,尤其是老兵和外地来的。
大家表面都很平静,但我觉得……不太对劲。”
许薇点点头,拿出笔记本:“我己经申请了前线采访资格,后天就走。
想了解下医疗队的情况,前线医疗物资准备得怎么样?”
林望苦笑:“我们也在等通知。
医护人员都很紧张,但只能先做常规准备,等命令下来再行动。
你真的要去?”
许薇的眼睛亮了起来:“当然。
战地采访是记者的使命,我想亲眼看看。”
林望望着她,忽然觉得许薇和那些病人一样,都在等待着一场变故降临,只不过她选择主动去迎接。
“你要小心。”
林望低声说。
“你也是。”
许薇笑了笑,合上笔记本,“林望,如果真的打起来,你会去前线吗?”
林望想了想,点头:“如果医院派我去,我会去。
医生的职责就是救人,无论在哪。”
他们都没有再说话。
窗外的天色己暗,城市的灯光逐渐亮起,仿佛在黑暗中守望着什么。
咖啡厅里安静下来,林望和许薇各自沉浸在思绪里。
战争尚未爆发,但所有人都在准备着。
他们的生活表面上依旧如常:林望查房、会诊、开药,许薇整理采访计划,申请拍摄许可。
可在每一个夜晚降临之时,城市的心跳都变得更急促而不安。
林望回到医院,走进值班室。
窗外的夜色深沉,他打开电脑,翻看最新的医疗物资清单。
许薇发来一条消息:“林望,今晚谢谢你。
无论如何,希望你平安。”
林望回复:“你也是。”
他关掉电脑,靠在椅背上。
医院的灯光永远不会熄灭,像是守护着整个城市的最后一道防线。
但林望知道,破晓之前,总有一段最深的黑暗。
他闭上眼睛,听见远处传来急救车的鸣笛。
战争还未真正开始,但阿兰西亚己被一层无形的阴影笼罩。
林望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一切只是虚惊一场,可他也清楚,风暴的前夜,所有的宁静都只是表象。
夜色渐深,医院的走廊里依然有脚步声响起。
林望知道,等到破晓之后,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