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陈留定策启新篇,殊途他日终离散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冰冷的杀机如影随形,周晏感觉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困难。

夜色如墨,凛冽的寒风刮过荒芜的山野,卷起枯黄的草屑。

曹操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透彻。

"草民周晏......"他勉强开口,声音虚弱得几乎要被夜风吹散,"不过是吕公家的洒扫小厮,平日里端茶送水,做些粗活......略懂些察言观色、苟全性命的微末之技罢了。

"他刻意将自己说得卑微不堪,将那些超乎常人的见解都归结于底层仆役的生存智慧。

在这个乱世,太过显眼往往意味着死亡。

曹操手中的剑微微颤动,剑锋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洒扫小厮?

"他冷哼一声,"一个洒扫小厮,能在生死关头如此镇定?

"周晏艰难地喘息着,胸口剧烈起伏。

"将军若觉得我是个麻烦,"他的语气平静得令人心惊,仿佛在说别人的生死,"此刻补上一剑便是。

这乱世之中,多一条人命少一条人命,又有什么分别?

"他顿了顿,感受着喉咙处剑锋的冰凉:"若觉得......晏或许还有点用处,给口吃的,让我活下去......也成。

"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态度,让曹操眼中的杀意微微一滞。

他征战多年,见过太多人在死亡面前的丑态——有跪地求饶的,有痛哭流涕的,有破口大骂的,却从未见过如此平静接受死亡的年轻人。

就在这生死一线的关头——"嘚嘚嘚!

"远处山道拐角突然亮起一片火光,急促的马蹄声如催命鼓点般由远及近,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刺耳。

火把的光影在树林间摇曳,隐约可见骑兵的身影。

"孟德!

追兵来了!

"陈宫脸色煞白,急声催促,"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曹操眼神一厉,握剑的手再次收紧。

生死关头,必须立刻做出决断!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晏涣散的目光扫过这片绝境。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前世读过的史书片段在脑海中闪现。

他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往陈留......"他用尽最后力气,声音微弱却清晰,"富庶之地......漕运便利......可招流民......借平黄巾立威......名正言顺......才好立足......"这轻飘飘的几句话,却让曹操浑身一震!

陈留!

富庶!

流民!

平黄巾!

名正言顺!

每一个词都像重锤敲在他心上。

这简短的建言,竟然瞬间为他指明了前路——陈留地处要冲,漕运发达,是理想的根据地;流民可充兵源;以平定黄巾为名,既能获取钱粮人口,更能赢得声望;最重要的是,"名正言顺"这西个字,首指他此刻身为逃犯、缺乏合法性地盘的最大软肋!

曹操猛地收回长剑,眼中闪过震惊与狂喜交织的神色。

他仔细打量着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仿佛要将他看穿。

"哈哈哈!

"曹操突然仰天大笑,笑声在夜空中回荡,积郁多日的阴霾一扫而空,"好一个周晏!

好一个名正言顺!

"他转身对陈宫喝道:"公台,带上他!

立即出发,目标陈留!

"陈宫复杂地看了周晏一眼,欲言又止。

这个年轻人的出现,让他感到莫名的不安。

但迫在眉睫的追兵让他无暇多想,只得协助将周晏安置上马。

一行人趁着夜色疾驰而去。

在接下来的路途中,曹操对周晏格外关照,不仅亲自为他包扎伤口,还将自己的干粮分与他食用。

每当休息时,曹操总会有意无意地询问周晏对时局的看法。

"依你之见,到了陈留,当以何为先?

"一次歇息时,曹操突然发问。

周晏虚弱地靠在树干上,沉吟道:"当以招募流民为先。

如今天下动荡,流离失所者众,若能妥善安置,既可收民心,又能得兵源。

待实力稍具,再以讨伐黄巾为名,向朝廷***,如此方能名正言顺地扩张势力。

"曹操听得连连点头,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然而,这一切看在陈宫眼里,却让他心情复杂。

每每看到曹操与周晏相谈甚欢,他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吕伯奢一家的惨剧。

那个夜晚的血腥气息,似乎始终萦绕不散。

在一个雾气弥漫的清晨,当曹操醒来时,发现陈宫己经不辞而别,只在原地留下一封书信。

信中写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望公好自为之。

"曹操握着书信,久久不语。

周晏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心中明了这是必然的结局。

理念不合,终究难以为继。

朔风依旧凛冽,但马背上的曹操己然不同。

逃亡路上的惶惑惊惧,己被坚定的目标取代。

这个在绝境中点破天机的年轻人,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不仅救了他的性命,更为他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子宁,"曹操突然转头,对周晏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到了陈留,还有许多要倚重你的地方。

"周晏微微颔首,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乱世才刚刚开始,而他选择的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