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划过一个有点歪的弧线,空心落网,引来一阵掌声,林潇然在旁轻轻拍了下课本,嘴角不自觉翘起一丝。
本来只是几个同学在课余时间的闲聊和小比赛,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普通的篮球场风波,竟然能在整个校园里炸开,上演成一场“大新闻”。
“潇然,你再不鼓励我,就是对我职业篮球梦想的极大不尊重。”
周晓棠笑嘻嘻地挤过来,脸上沾着汗,“你们班的高冷学霸只会用成绩打击人吗?”
林潇然还没来得及回复,一个社团学长突然冲进球场,神情慌张。
他大声喊道:“出事了!
你们那个新生谁扔坏了校篮球?!
学生会要查!”
惯例里,每年开学总有一两件学生会介入的“疑难杂事”。
这事刚好被围观同学发到班级群,消息一时间刷屏,留言区里开始出现各种阴谋论版本。
有的说是新生闹事,有的首接艾特了林潇然和周晓棠。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林潇然的脸色微变,还没说话,高启尧己经快步走到他们身边,一手抱着画板,一手拉住许长远:“我们是不是也算‘相关人员’了?”
许长远低头整理着手机上的代码,眼皮都没抬一下:“我不知道,你们篮球社有损坏赔付的协议吗?”
刚转学来的姜芷蓝眨了眨眼睛,几步走过来站在大家中间:“我刚到这学校,不背锅。
而且,我还没摸过篮球。”
“但我知道谁摸过。”
她话音刚落,周围的几个体育特长生也加入了讨论。
场面一下子变得复杂:一群新生在球场中央,焦急而莫名其妙地被“集体围观”,学生会同学气场满满地举着相机拍照,仿佛在办案现场。
周晓棠最先反应过来,挥手拦住一位拿着记录册的学生会成员:“我们在这里打球,没扔坏篮球。
不信可以查监控!”
监控,两个字让围观学生楞了一下,气氛顿时缓和。
林潇然看准时机,走上前对着学生会学长讲:“篮球场不是只有我们在用,今天早晨还有其他班同学。”
高启尧拉了拉他的胳膊,小声补充:“我上体育课路过的时候看见球有点变形了。”
许长远突然在手机上点了几下,低声说:“我进了校网。
篮球场边有新监控,后台能调出来。”
“安全技术部部长就是不一样。”
姜芷蓝眨眨眼,半玩笑地拍了拍他的肩。
很快,在许长远的“技术特长”协助下,他们找到了一段关键录像。
录下来的是早上一群高年级学生在球场边还球时,随手将球重重地摔在地上。
录像播放出来,全场哄然。
问题终于澄清,林潇然理性冷淡的语气却意外地多了几分自信:“所以说,新生背锅是校园保留节目。
以后大家还是要多学些‘证据能力’。”
学生会的人有点尴尬,但很快端正口气做笔录:“谢谢你们配合。
打扰了。”
旁边的同学们爆发出善意的笑声,连平素拘谨的许长远都很罕见地顶着手机屏幕,冒出一句:“校园破案组,首战告捷。”
气氛逐渐轻松起来。
周晓棠擦了擦汗,冲林潇然眨眼:“你看,不鼓励我没什么,关键时刻你还是靠谱。”
姜芷蓝伸了个懒腰,自信地补充:“又一条社团奇遇达阵,后面该组个小团体了吧?”
高启尧站在一边,摇头微笑:“下次艺术节,你们要出风头可得提前踩点。”
他们几个并肩走在球场边,间或夹杂着笑声和吐槽。
林潇然故作镇定:“你们太吵了,成绩会被你们拉低百分之一。”
周晓棠一听,把球递回他:“学霸,体育也能拉分数哦。”
人群慢慢散去,事件的热度也随之平息。
可他们的关系,在这一场风波中悄然靠近了一步。
原本在不同小圈子的六人,开始彼此留下了印象和默契。
到了晚自习前的教室门口,几个人在楼道碰头,许长远难得主动抬头:“我查了一下社团名单。
明天还有AI编程社面试,有兴趣吗?”
高启尧侧身看向他,眸中带着几分迟疑:“你要去?”
“我只是觉得有意思。”
许长远说,“这次,不会出现篮球事件那么尴尬了。”
姜芷蓝笑起来,嗓音忽高忽低:“编程社是不是有点太安静?
等我穿亮片裙去给你们捧场。”
教室里灯光柔和,林潇然刚坐下,发现不知何时桌角多了一张折好的纸条。
他展开一看,上面画着一个戴眼镜的小人,手里还举着篮球,底下写着:“学霸才不是高冷,运动场也能爆灯。”
他抬头,正好对上周晓棠调皮的眨眼。
高启尧在旁收拾画板,嘴角含着笑,姜芷蓝和许长远则果断讨论起各自感兴趣的下一个活动。
意外风波告一段落,友情的种子在他们之间悄然生根。
教室外暮色渐浓,相互扶持的气息却越来越厚重。
而晚自习的第一课铃响,他们终于不再是互不相识的普通同学,而是要一起迎接新挑战的小团体。
球场与教室、热血与冷静。
新的故事,己在这场风波后娓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