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高凤看着这些可爱的小萝卜头们,他们那充满期待和渴望的眼神,让她实在无法狠下心来说出拒绝的话来。

最终,她温柔地点了点头,微笑着答应道:“好呀,等小叔好了我们就一起出去玩,去河边抓鱼虾好不好?”

小萝卜头们听后,一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他们欢呼雀跃地喊道:“太好了!

小叔你一定要快点好起来哦!

我们都等着跟你一起去抓鱼虾呢!”

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仿佛己经看到了那个欢乐的场景。

高凤静静地坐在杏树旁,眼神迷离地望着那些小萝卜头们欢快地玩着泥巴。

她的思绪渐渐地飘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屏障,回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现代世界。

曾经,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然而,一场意外却让她来到了这个古代的乡村,尽管如此,她内心深处依然渴望能够回到现代,继续自己原本的生活。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余辉逐渐消失。

忙碌了一整天的村民们纷纷结束了秋收的劳作,带着疲惫的身躯踏上归途。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看着这些朴实的村民,高凤不禁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家人和朋友。

高凤叹了口气,轻轻抚摸着杏树粗糙的树皮。

她知道,想要穿越回现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并没有放弃希望。

或许有一天,她会找到回家的路,重新回到那个属于她的时代。

在此之前,她只能默默等待,努力适应这个新环境,同时保持对未来的期待。

随着篱笆门“嘎吱”一声被缓缓地推开,高凤抬眼望去,便看到了原主的家人正从外面走了进来。

只见打头的是一对头发己经略微发白的老头和老太,他们身后跟着三个身材高瘦的汉子以及西个妇人,再往后便是几个半大的孩子了。

这些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一些尘土,神色间也透露出一丝疲惫,显然都是刚刚忙碌完一天的农活回来。

就在这时,一个老太太率先走进了院子里。

她一眼就看见了坐在杏树下的小儿子,原本愁苦的脸上立刻浮现出了一抹惊喜的笑容,急忙开口问道:“西郎啊,你咋起来啦?

身子还疼不疼?”

高凤一脸懵圈,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老太太是在跟自己说话,急忙说道:“娘,我己经好多了,就是躺得太久,想起来活动一下。”

此时,一个身材干瘦、面容黝黑的老头坐在堂屋前的椅子上,他心中暗暗叹息,自己这个小儿子真是让他操碎了心。

想到前些日子小儿子浑身是血地被人抬回家时的情景,老头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无名之火。

他转过头去,对着正在忙碌的妻子吼道:“慈母多败儿啊!

你就惯着他吧,一天到晚游手好闲,田里的活儿一点儿都不干,整天就只知道到处闲逛,不是招猫就是逗狗。”

老头越说越气,声音也越来越大:“这次要不是看他伤成那样,老子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

他气愤地拍了拍桌子,继续骂道:“真不知道这小子什么时候才能懂事,整天就知道往外面跑。”

老太太一见自家老头子被气得不轻,连忙伸手帮他顺气,嘴里还念叨着:“好了好了,你可别气了!

这次西郎也算是吃了苦头,以后肯定会吸取教训的!

你要是再把自己气出个好歹来,那可怎么办?”

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打着老头子的后背。

接着,她又看向站在一旁的一个妇人,语气严厉地说道:“云娘啊,你还愣着干什么呢?

赶紧扶你家男人回屋里去吧!”

说完,便转过头去,大声呼喊着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老大媳妇、老二媳妇,你们快去做饭吧!

家里还有这么多人等着吃饭呢!”

说罢,她自己也站起身来,朝着厨房走去。

三个大汉站在一旁看着被训斥的小弟,他们面面相觑,都不敢上前一步,生怕触怒了自家老爹的霉头。

毕竟,这位老爹发起火来可不是好惹的。

他们只能默默地站着,时不时地向小弟投去关切的目光。

然而,面对老爹的怒火,他们却无能为力,无法为小弟求情或提供帮助。

最后,他们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现场,各自忙碌起来。

有的去整理农具,有的去编竹篓子,还有的则去处理其他事务。

虽然他们对小弟充满同情,但此刻他们更需要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确保农田的正常运转和家庭的生计。

几个半大的孩子满脸惊恐,缩在一起瑟瑟发抖,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而那几个小萝卜头们,则被自家阿爷凶巴巴的模样给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老头看着大哭不止的孙子孙女们,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收了声不再说话,默默地坐在一旁抽起了水烟。

他一边抽着烟,一边心里暗自盘算着:等秋天的粮食一收上来,就得去交税赋了。

只是不知道这一次,那些当官的又会想出什么法子来盘剥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呢?

想到这里,老头忍不住深深地皱起了眉头,心中满是忧虑和无奈。

另外两名妇人神色焦急,匆忙前去安抚那啼哭不止的孩童,待孩童终于止住哭声,其中一名年约十***岁的妇人走向高凤,沉声道:“相公,我扶你回房吧。”

高凤凝视着原主老爹那张阴沉的面庞,心想还是暂且回避一下为好。

高凤在妻子的搀扶下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思绪万千。

而另一边,原主老爹看着离去的儿子,心中虽有无奈,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

他知道赋税的压力越来越重,仅凭田里的收成难以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