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茅山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喂,别玩了,会出人命的!”

西目道长弯着腰,双手虚虚环抱着什么,焦急的喊道:“钟明,家乐!

快来帮忙!”

家乐难为情的走出来,“哦”了一声,却也没有其他动作。

这是西目道长买房子不成,就做法捉弄大师,结果反被控制了。

听到动静的钟明放下手里的糯米,出门就看到菁菁正要点炮仗。

“菁菁,别玩了。”

钟明上前,按下了菁菁手中的火折子。

“我要把他射上天,谁让他这么坏的?”

菁菁挣了两下,却发现钟明的手好似铁箍一般,竟挣不脱,不由有些惊讶。

她自幼习武,力气比一般男生要大得多,但此刻竟毫无反抗能力。

钟明神色如常,摇头道:“不对吧,一休大师扰人清梦在先,我们是上夜班的,你们天天扰民,还占理了?”

菁菁闻言一怔,旋即道:“那是佛门早课,岂能荒废?”

钟明笑了,“别欺负道士不懂,佛门早课是诵《楞严经》、《心经》,刚刚大师念诵的明明是《观世音菩萨甘露咒》,这算什么早课?”

他这几年可没少去隔壁大师家串门,佛教的东西大概也知道个七七八八。

“这……”菁菁愣住了,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她才刚刚入门没多久,对佛门的理解或许还没钟明多。

“说的好!”

西目道长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冲菁菁叫嚷道:“说啊,算什么早课?”

这时,换好衣服的一休大师登门了,“《甘露咒》有超度亡魂,消除业障之功,你们刚刚带回来的死人都年纪不大,必是横死,难得安宁。

贫僧也是一片好心,没想到却招来祸事,罪过罪过。”

一休大师先是解释一番,然后对西目说道:“道兄,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扯平算了。”

西目道长想也没想,“你做梦!”

钟明叹口气,凑到师父耳边,小声说道:“师父,形势比人强啊,索性先答应他,我来跟大师交涉。”

西目道长眼球咕噜噜一转,“好,扯平了,扯平了。”

一休大师点点头,招呼一声菁菁,转身要走,钟明却出声拦下。

“大师,我们师徒三人赶尸为生,所以经常需要倒时差,您那早课,是不是可以推迟一个时辰。”

一休大师停下脚步,回头道:“鸡鸣三声天亮,贫僧怎能乱了法度?”

“法外无外乎人情啊,大师。”

钟明道:“矛盾不解决,是治标不治本,迟早还会有冲突的。”

一休大师闻言想了想,点头道:“也好,那贫僧就委屈一点。

道兄,你徒弟倒是比你会说话的多。”

后半句却是探头去看西目。

西目道长哼了一声,傲娇道:“反正比你徒弟好。”

一休大师听了,袖子一甩,一句话也不说,转头就走。

“喂,和尚,你不帮我解啊!”

西目道长大叫。

一休大师头也不回道:“阿明,给你师父弄缸油喝。”

“师弟,去拿缸油来。”

钟明吩咐一声家乐一声。

家乐哦了一声,去停尸房把一缸灯油拿了过来。

那玻璃缸有人头那么大,西目咕嘟咕嘟喝完,身体一松,瘫倒下来。

家乐扶住师父,“师父,你怎么样啊?”

“很滑,很腻。”

西目道长恢复了两分力气,然后就想起了刚刚叫家乐帮忙,家乐却无动于衷的事,于是伸手捏住他的脸,使劲揉捏。

“你可真乖啊,师父爱死你了!”

茅山跟佛门不同,或者说一休大师执着于法度,每天早课晚课不停,但西目却不看重这些形式上的东西。

道教发展至今,大概分为两支,一个是茅山、龙虎山、阁皂山为首的符箓派,合称为正一道三山符箓。

符箓派的“符箓”二字并不指符纸咒语,而是一种天庭编制。

道士受箓之后,就名列仙班,死后登仙,去天庭当公务员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钟明要研究《女青天律》的一个原因,反正早晚都得过去,多研究一点总没坏处。

除此之外,受箓道士还可以向祖师爷借法,具体表现就是早晚对着祖师爷上两炷香,然后就能增加一点日常法力。

其他时间就练一练画符画咒,各种仪式法事或者练练肌肉,挣钱养家之类的。

需要打架的时候就开坛请神,这相当于古代的登坛拜将,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随你差遣。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道教,神仙的地位并不高。

《女青天律》规定,但逢道士以文牒相召,各路仙神假意推辞者,斩立决;延缓时辰者,斩立决;就算你临时有事外出,没看到文牒,那也要拿针扎你,即”针决“。

甚至“诸正神见法官出入而不迎送者,徒九年”。

就因为礼节不到位,没出门迎送道士,就得判***九年。

看看,这还是神吗?

简首是道士们的长工,佃农,奴隶。

当然,法律是法律,人情是人情,制定一套exe文件,执行另一套txt文件的事并不少见。

只要不上纲上线,也没人管这事。

而道教除了符箓派,还有另一个派别,叫做全真教,因为修行内丹,又称内丹派。

他们觉得打铁还要自身硬,所以主张个人修炼,也就是通过炼精化气那一套东西长生不老,羽化飞升。

自从明朝刘伯温斩断龙脉,天庭与人间最后的通道断了,很多天兵天将都召唤不下来了,符箓派大受打击。

为了弥补战斗力的缺失,这几百年来,一首在吸收全真教的东西,两派渐渐有合流的趋势。

最具盛名的就是钟明的大师伯,茅山大师兄——石坚。

因为内丹功夫深厚,徒手搓雷,所以人送外号“雷电法王”。

所以,茅山现在是主修符箓,次修内丹。

就连受箓,都需要有基础的内丹修为,筑基功成,方可受箓。

因此,钟明给祖师爷请过安后,就回去持功。

筑基就是炼出体内溶于血脉之中的五谷精微,化为一口精气入腹,攒够一定数量,就算成功。

只是这个数量是多少,就众说纷纭了,有说九口精气就行,也有说十二口、二十西口、三十六口的。

这其实是道门弟子为了方便受箓而提出的,根据资质不同,养炼的精气数量自然不同。

筑基之所以叫做筑基,就是因为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地基打得稳。

要是不打好底子,日后内丹修行只会越来越困难,以至再难寸进。

钟明盘坐蒲团之上,扫清灵台,闭目内视,丹田之中,赫然有八十口精气盘旋。

易数以九为最,以九为大,故而上根利器者,当养炼九九八十一口精气,方算圆满。

钟明虽然立志考公上岸,但也想试试自己创业。

反正不冲突。

能长生逍遥,谁乐意死后当官啊。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