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京都刘家 权势滔天 人人如龙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刘家之所以能成为京都权贵,皆是家族众人奋斗的结果。

刘国华出身华东,家里乃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富户。

抗战打响后,他亲眼目睹了敌军对同胞的烧杀抢掠,愤懑之下毅然投身军旅。

从小兵做起,前后参与了无数战役。

凭借敏捷的身手,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被总部领导赏识,派国外著名军事学院进修。

回国后,便被总部派去前线某野战军担任参谋长。

靠着出色的军事谋略,指挥战士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斗。

刘国华能文能武,一生浴血奋战,立功无数。

建国后,经中枢领导和委员会一致批准,最终步入中枢,成为八大长老之一,身居高位,权力滔天。

妻子林凤芝是世家大族的千金小姐,曾耗尽家财购买物资,援助革命军的抗战行动,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铁娘子。

两人膝下有西子二女,分别是大儿子刘汉业,二儿子刘汉民,三儿子刘汉霖,西儿子刘汉阳,五女刘娇娇,六女刘慧娴。

在那个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年代,大多数家庭都秉承着多子多福的旧观念,哪怕再贫穷,也会多生育儿女。

因此,刘家算是人丁兴旺。

在刘国华的影响下,后辈各个才华横溢,现今也都身居高位。

刘斌父亲刘汉阳,是京都最年轻的副国级干部。

大伯刘汉业担任东南战区军部司令员。

二伯刘汉民是海关港口一把手。

三伯刘汉霖是重型机械军工厂的领导。

两个小姑姑分别是中建集团和中影集团高层。

刘斌在刘家后辈子弟中并不是最年长的,他排行第五,上面还有几个堂哥堂姐。

他们在家族的庇护下,比常人有着更加优质的资源。

但同样的,也承受着远超常人的压力。

好在他们还算争气,各个都是人中之龙。

而且在刘家的影响下,他们不论是从军,还是从政,亦或者是经商,起点都是无数人遥不可及的存在。

好在他们并没有辱没刘家名声,在各自领域中勇攀巅峰。

但要说优秀。

年轻一代中,刘斌无人能出其右。

这得益于刘斌的天赋,以及刘家倾尽一切资源的悉心栽培。

文韬武略,权谋手段。

这些,刘斌有过之而无不及。

毫不夸张的说,刘斌己然是第三代公认最出色的子弟。

说不定等刘国华百年后,还会让刘斌成为刘家掌舵人。

正因为如此,刘斌才想着在国外做出一番事业,证明给爷爷看,他并没有辜负爷爷的栽培。

好在,刘斌做到了。

如今,是时候给爷爷一个惊喜了。

国外留学七年。

创立了华盛资本,还把资产做到了3000亿美元。

“刘斌,你选择回国发展,让爷爷感到很欣慰。”

“要知道随着龙国改革和经济发展,上面颁布了诸多政策,目的就是鼓励全国人民积极参与建设。

尤其是这几年,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增长。”

“可以说,如今是龙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期。

正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回国,大展身手。”

原本他还担忧刘斌在国外留学,增长了知识和眼界,会嫌弃国家各方面还处于落后阶段,不愿意回来发展。

眼下看来,完全就是他多虑了。

“爷爷,国外是经济繁荣,但那终究不是故土。

而且每天都有无数资本在博弈拼杀,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没有背景、势力,即便再有才华,也难熬出头。”

“还有种族歧视,地域歧视,我们龙国人再怎么努力,也根本不可能接触到核心,更别说成为各大集团的高层。”

“再者,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眼下更是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这时候回国投资,无疑是个最佳时机。”

“我是经过慎重考虑,才拉起了这么一个团队,打算回国缔造出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在刘国华心目中,刘斌未来所取得的成就,不比他父亲逊色。

甚至,还有可能达到他如今的高度。

“这么说来,你是己经下定决心,以后不走仕途,打算从商?”

刘国华沉默了一会,这才抬起头,神情严肃的看向刘斌,问道。

刘斌从爷爷眼中,看到了一丝失望。

尽管爷爷隐藏得很好,但还是被他捕捉到了。

“爷爷,对不起,我辜负了你对我的期望。”

“其实在我看来,不论是从政还是从商,只要是做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事情,本质都是一样的。”

“我若从政,担任一方父母官,便是发展地方经济和解决人民生活上的困难。

我若经商,同样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收购各种工厂,帮地方解决人民就业难的问题。

甚至,还可以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

”“二者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经商。

在这方面我有比任何人都要大的优势,那就是我根本不缺资金,而且还有办法让资本为我所用,更快更好的帮国家发展经济。”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