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姬河小镇就是在南城废墟上建立,原本的北城如今仍是荒芜之地,偶有修士在北城寻宝,随着时间推移也是越来越少。
北岸原本沿河而建的宏伟建筑成了断壁残垣,千年的岁月洗礼冲刷,破败的城楼,从南岸看去仍然能够依稀想象当年的气势磅礴。
往来的商贾和乘舟路过的修士才子路过此地,仍然感叹万千。
史书对于姬城的记载仍然言语不详,只有野史杂记中偶有记录,只因大战毁天灭地,城中凡间修士与凡人皆灭,只记录上界圣子于姬城失踪,引得三界齐怒,降临姬城布下结界而后灭城。
如今的姬河码头一片兴盛,姬河从小镇而上五十里有魔鬼峡之称,河道狭窄落差极大,水流湍急,两侧皆为悬崖峭壁。
下游载货船只多是抵达小镇后将货物卸下,转由马车运输,或北上或西行。
也偶有大族船只因有修士伴行,以法力护佑,通往上游。
依靠地理位置优越性,小镇生活自然算得上富足。
镇上客栈,酒肆,衣坊,医馆,工坊,铁匠铺,车行一应俱全,除此之外竟然还有一家颇具规模的青楼,多是为了给往来商贾消遣。
姬河小镇有三大姓氏,李姓,杜姓和黄姓。
李姓是姬城冤魂退散后第一家到达此地的姓氏,乃是李氏族人,在以法力退散冤魂后,觊觎此地可能藏有仙人宝藏,故安排族人在此扎根,前期还从门中调遣数百名修士在废墟中查找遗宝,可惜收获一般,仅是一些法器残片,且破损严重,法器中的法阵都己残破,无法修补。
还好一位外门弟子寻得一片化神期法器残片,巴掌大的庚金之精。
上交后首接获得内门弟子待遇获得大量修行资源。
不过该弟子资质颇为一般,在筑基期停留数百年仍未突破元婴,早己身死。
所幸其早期颇为明智,求得族中后人可在姬河小镇生活,在此扎根,明天宗中如今仍有杜姓几位内门弟子和数十位外门弟子,最高境界己突破元婴,门中弟子中排名前十,名为杜文宇。
黄氏则是商贾,原本是南方小族,为大族运盐和粮草起家,看中小镇的地理位置,与李家商议全额出资码头修建,且族长长袖善舞,在此安家。
不过码头所获盈利黄家只得二成,六成归李家,二成归杜家。
岸上客栈初建十三家,黄姓只有一家,李姓十家,杜姓二家。
后续一再扩建至今不过十九家,所扩六家皆为其他后来南方大族所建,其他产业也多为李家所有。
不过成为销金窟的青楼却不是李家所有,青楼掌柜竟是一位元婴大圆满修士,此人从何而来言语不详,只是听闻去了一趟李家见了此地族长,便在镇中见了一座青楼做起了独家生意。
至于李杜两家族长不过是筑基期修士,自然不敢在元婴期修士面前放肆,只是告知了宗门,后续宗门也没有什么回复。
所幸青楼也没有做什么强抢民女的营生,都是从官府查抄的官宦之家而来。
不过若有人敢依仗家势在此间青楼白嫖,三日内如果没有族中长辈过来赎人,可能就沉在了姬河。
值得一说的是黄家除却一家客栈,还有一家医馆,所卖药方颇有疗效且价格低廉,镇上普通人家生病还能免费上门问诊,不像其他几家价格昂贵,出诊就要收取一两银子的车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