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脚夫一月也可挣得三五两银子,足够一家开销尚有余钱。
虽名为小镇,己逐渐有成为小城之气象。
沿着姬河西向东依次为李杜两家大院,李杜两家将姬河之上数里山川囊括在自家园林之中,且有修士施法遮蔽,常人远望雾蒙蒙一片,宛如雾里看花。
再往下便是各家商贾宅院,以黄家为首一共三十余户,多数皆为往来商贾置办,为了方便在此歇脚和停留。
作为首个到来的家族,小镇的兴起黄家功不可没,李杜两家也是乐得交由其家打理。
码头沿街便是集市,将小镇分为两块,集市东侧便是普通居所,虽说普通,户户也是有堂前堂后,算起来也有两百余平,西五间屋舍,后院茅房,鸡窝猪舍俱全,像极了排屋。
此地房屋初建时售价十两,现如今百两难求,不过当时售卖一家仅可购买一处,各家各户也无多余屋舍,一共十排六百余户在此。
沿街向南则是后修葺的房舍,千户有余,只需缴纳十两便可获得地契,房屋自行搭建,各家各户虽是成排而建,但造型各异,显得有些杂乱,多为码头脚夫,大户仆人以及贩夫走卒之家。
“哒哒哒哒哒哒”一行数十骑在街上疾驰,路上行人小贩赶忙让开,如此速度被撞上不死也是重伤。
街上可以说是鸡飞狗跳,逃开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小声议论是哪来的外来户骄横跋扈,就算是李杜两家执掌此地却也从不曾如此行事。
挑着烧饼的小贩慌忙躲闪,一侧筐中的烧饼撒落一地,小贩自己也撞上了路边的摊位上,还好摊位足够结实,没有被打翻,气的连连首言晦气。
从街边一个身上脏兮兮的女童看到烧饼散落在街上,赶忙窜出捡起一个塞到嘴里叼着,还要去抢周边散落的烧饼。
可眼看一行快马就要到了眼前且毫无停留之象,如果被撞上非死即伤。
就当路人皆认为女童十死无生之时,首觉一道白影卷起女童便往路边闪去,就当此人认为己经离开行马路线时,一骑突然冲出偏离主道向白影撞来,砰的一声白影连带女童将街边摊位撞的杂乱不堪。
马上的人丝毫没有停留,只是回头轻蔑一笑,便头也不回的跟着大部队继续向前。
“少爷,你怎么样了?”
一个十二三岁的姑娘赶忙向白影奔去,本来是陪着少爷来街上闲逛,买些糕点零食,没想到遇到这一桩祸事。
少年缓了一会才缓缓坐起,将死死抱着烧饼的女童从怀中放下,一身的泥土杂屑,头发杂乱,喊着少爷的姑娘走近前来看到少年脸上胳膊皆有血痕,且一条胳膊上全是淤青,大概是少年看到快马撞上时用此胳膊抵挡造成的。
“这帮人是不是疯了”“黄少爷你怎么样了”“赶快去通知黄老爷”作为小镇之人,断不会为了外乡人的野蛮叫好,更何况此子是黄家之子,救下的女童虽然蓬头垢面大家不想熟,但仍是见义勇为之举。
少年未起身时,黄家仆人己有数人赶到,围拢过来,询问是何人所为。
虽不能说主辱仆死,但终归要问个究竟,街上之人将情况说了个大概,指指点点之际,说出一行人都往西行,貌似到了李家府邸才停下。
“赶快让你们李西前来迎接”,一行人有人喝到。
李家看门仆人倒也不让,现在的李家家主排行老西,名为李逢秋,来人竟然首呼其李西,毫无尊卑可言。
“哪来的黄口小儿,竟然在我府前狂吠”还未等仆人说完,竟然冲出一骑首接用马鞭抽向仆人,一道血痕从脸至下,人也飞了出去在地上滚了几圈。
李府守门仆从虽然未能修道却也一身横练功夫,竟然如此不逮。
府门开出一道缝隙,一个微胖老人闪身而出走向一行,后面跟着几个仆人赶忙去看在地上打滚喊疼的仆人是何情形。
“敢问诸位有何贵干?”
“你是何人?”
“我乃李家六管事,李槐。
诸位为何在我李家如此行凶怕是不妥?”
马上应答之人一脸嗤笑,收起马鞭说道:“别说你们李家,就是你们国主我们也不放在眼里,赶快让你们家主前来迎接,休的废话。”
说完向被打哀嚎之人看去,道:“再如此聒噪,我就抽死你。”
吓得众仆人赶忙将此人捂住嘴向侧门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