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趴在课桌上,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在桌面上洒下一片片光影,他的思绪却飘回到了小学时光。
小学时的周一,成绩确实优异,每次考试成绩公布,他的名字总是稳稳地排在班级前列。
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总能快速理清思路,精准作答,赢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侧目。
作业本上,老师用红笔写下的“优”和鼓励的评语,便是他努力的见证。
可他并非那种人见人爱的“万人迷”,性格内敛的他,和同学们相处时,更多是礼貌而客气的。
课间休息,总有同学围在成绩好的同学身边请教问题,周一也不例外。
但他不会像有些同学那样,眉飞色舞地分享解题思路,而是耐心地讲解,等对方完全明白后,便又安静地坐回自己的座位。
偶尔有女同学递来纸条,上面写着“你这道题是怎么做出来的”,或是“放学后一起走吧”,他会礼貌地回应,可这些互动,都没能在他心里泛起太多涟漪。
首到奥赛班的苏瑶出现,一切悄然改变。
苏瑶站在人群中,是个极为普通的女孩。
她没有精致的五官,穿着朴素的校服,身形略显单薄,扎着简洁的马尾辫。
可一旦投入学习,她就像被点亮了一样。
奥赛班的课程难度颇高,一道道难题像高耸的山峰横亘在大家面前。
苏瑶面对难题时,眼神中透露出的专注与执着,让周一印象深刻。
有一回,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复杂的竞赛题,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听到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
苏瑶皱着眉头,紧盯着题目,手中的笔不停地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时而停顿思考,时而又奋笔疾书。
突然,她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突破口,快速地写下答案。
当她站起来,条理清晰地阐述解题思路时,周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佩。
从那以后,周一总会不自觉地关注苏瑶。
课堂上,他会偷偷观察她专注听讲的神态;课间,目光总会在教室里搜寻她的身影,看她是不是又在埋头攻克难题;奥赛班小组讨论时,他内心深处期待能和苏瑶一组。
一次物理奥赛项目分组,命运似乎听到了他的心声,他和苏瑶被分到了一起。
合作过程中,周一愈发感受到苏瑶的独特。
她不仅思维敏捷,而且有着超乎常人的耐心。
遇到分歧时,她不会急于反驳,而是认真倾听周一的想法,然后再条理清晰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有一次,他们在研究一道物理实验题,关于电路连接的问题,周一按照常规思路进行连接,却怎么也得不到正确结果。
苏瑶仔细观察了电路,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在她的坚持下,两人尝试了新方法,果然成功了。
那一刻,两人相视一笑,一种默契在他们之间悄然滋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奥赛班的学习中相互竞争、相互促进。
每次模拟考试,他们的成绩总是不相上下,这种良性竞争让他们更加努力。
学校举办的科技节上,他们共同制作的物理模型,虽然外观并不精致,但凭借巧妙的设计和精准的原理阐述,获得了二等奖。
站在领奖台上,手捧奖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然而,年少的喜欢总是羞涩而含蓄的。
周一从未向苏瑶表达过内心的这份特别关注,只是默默地将这份情感藏在心底。
小学毕业那天,校园里弥漫着离别的气息。
同学们互相交换毕业留言册,写下祝福的话语。
周一看着苏瑶忙碌的身影,几次想要鼓起勇气走到她面前,说些什么,可双脚却像被灌了铅一样沉重。
回到家,他翻开毕业留言册,看到苏瑶写的留言:“希望以后我们都能在喜欢的领域闪闪发光,保持联系。”
那一刻,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为这份来自苏瑶的鼓励而开心,又为即将与她分别而感到失落。
思绪回到现在,周一望着窗外操场上同学们嬉笑打闹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
他不知道苏瑶如今身在何处,是否也会偶尔想起小学那段一起奋斗的时光。
但他清楚,那段与苏瑶共度的岁月,就像一束微光,照亮了他的童年,也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向往优秀、追求梦想的种子。
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这束微光将始终陪伴着他,激励他不断前行,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