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天气怎的这样怪,以往西宁府都是干旱少雨的,怎的今年雨水如此多。”
这道清冷的嗓音一出,让旁边打着扇正走神的小丫头竹秋瞬间清醒。
“姑娘,这天老爷要下雨我们也是无法的,不过竹秋倒是觉得这雨下的好,不然要是像以往一样闹旱灾那可是不美。”
竹秋笑嘻嘻地说道。
“也是,这天与以往不同到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这心里总感不安。”
依然是那道清冷的嗓音,不过说完这句她竟清咳了几声。
“哎呀,姑娘,怎的咳嗽起来,莫不是我打扇风太大了?
还是怎滴?
我立刻去请府医”竹秋着急说道,说完便作势要走。
“等等,你莫急,我这应当是天气反常所致,等午饭后你再去请府医,切莫惊动母妃。”
窗外,细雨如丝,轻轻地敲打着窗棂。
屋内,一位身形消瘦的女子静静地坐在窗前,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她的肌肤如雪,白皙的面庞上镶嵌着一对明亮的眼睛,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精美的花朵,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
她的头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她的背上,用一根白色的丝带轻轻地束起,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她的手指修长而纤细,轻轻地抚摸着手中的书卷,突然,她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她的脚步轻盈而优雅,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她走到门口,向后回望屋内片刻,依然向外走去首至走至廊下却也只是静静地欣赏着雨中的美景。
些微雨丝轻打在她的脸上,凉凉的,痒痒的,她却感觉无比的惬意。
忽而,“哎呀,姑娘您怎么能让雨淋着您呢,您刚还在咳嗽呢,快些回屋吧。”
竹秋急急说完便要来扶。
“无妨的,竹秋,我只是坐的久了又见雨势渐小想出来赏赏雨,再说我的身子也没有那样差,无须大惊小怪的。”
女子笑骂说道。
“那可不行,姑娘您是平西王嫡女,圣上亲封的清平县主,身份如此尊贵,身子康健那自是一等一的大事,再说您要是又病了,王妃那可又有得说了。”
竹秋急忙道。
是了,此女并不是别人正是平西王的嫡幺女清平县主——孟知晴。
“罢了罢了,我拗不过你,回屋吧。”
孟知晴轻拍着竹秋的手臂笑说道。
于此同时,一位传旨太监坐着马车来到了平西王府,马车在平西王府门前停下,传旨太监从马车上下来,手中拿着圣旨。
王府的管家和家丁们看到传旨太监来了,都急忙迎了上去,管家恭敬地向传旨太监行礼,说道:“公公,您怎么来了?
有什么事吗?”
传旨太监看了管家一眼,说道:“奉皇上旨意,前来宣读圣旨,请平西王与清平县主出来接旨。”
管家听了,虽有疑虑但也不作它想,连忙说道:“是,公公,您稍等,我这就去请王爷与县主。”
说完,管家转身向王府内跑去。
“姑娘,姑娘!”
管家急匆匆的走进孟知晴的院子叫喊道。
“管家,怎的如此急切,是出什么事了吗?”
孟知晴疑惑道。
“没,没有,只是宫里来人了说是要宣读圣旨指明要请您过去接旨。”
管家用袖口擦了擦脸上的雨水说道。
“我?
好的,我这就过去。”
孟知晴虽心有不解但仍不敢耽误时间,生怕那位又觉着孟家居功自傲怠慢于他。
不一会儿,平西王就从王府内走了出来,身后紧跟着孟知晴,他看到传旨太监站在门口,连忙走上前去,向传旨太监行礼,说道:“公公,您辛苦了。”
传旨太监看了王爷一眼,说道:“平西王,不必多礼,圣旨在此,请王爷接旨。”
平西王听了,连忙跪下,孟知晴亦然,传旨太监打开圣旨,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当朝平西王之嫡女孟知晴品行端庄,恭谨端敏、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
今皇六子赵霁,年己逾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
值孟知晴待宇闺中,与皇六子赵霁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孟知晴许配皇六子赵霁为王妃。
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钦此。”
平西王听了,眉头紧皱,神色凝重,孟知晴俨然被惊极了,呼吸都凝滞了,传旨太监面露不愉催促道:“平西王?
县主?”
平西王听后,轻拽孟知晴,连忙说道:“谢主隆恩。”
传旨太监宣读完毕,将圣旨递给了王爷,说道:“平西王,恭喜您了。”
平西王接过圣旨,说道:“公公,您辛苦了,请到府内喝杯茶吧。”
传旨太监说道:“多谢平西王了,不过,咱家还有事,就不打扰王爷了。”
说完,传旨太监转身向马车走去,上了马车,离开了王府。
门口只留平西王与孟知晴相顾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