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既来之则安之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叶妙是急着想去镇里,一来通过更发达的地方了解这个世界,二来,也赶紧换些钱,想办法在这里活下去。

在末世摸爬滚打十余年的黑暗日子都过了,对叶妙来说,离开父母穿到陌生世界,就算再崩溃,她也得努力支棱起来。

叶妙心想着,她能突然穿过来,万一哪天又突然穿回去,还可以再见父母呢呢?

所以叶妙想着要好好活着。

既来之,则安之。

不过叶妙想出门,李婶却不让。

“妙丫头,你现在身体还虚着呢,可别仗着自己年轻就不当回事,这要是不好好养伤,等你老了,可就要吃苦头了。”

叶妙在跟李婶打探消息的时候,自然也简单介绍了她的情况,除了姓名年龄没有瞒着李婶,其他却首接虚构说是从北狄逃难过来,与父母失散。

李婶倒是没有怀疑,反倒对叶妙的身世心疼不己。

李婶让叶妙多休息,叶妙很是听劝,当即点头道:“好,我听李婶的,等好些了再出门。”

虽然两人相处时间不长,相处起来却极为亲近。

李婶又怕叶妙躺着无聊,开口道:“你可以喊春花陪陪你,跟你聊天解解闷,等你身子好了,李婶陪你去镇上。”

李婶说的春花正是她的女儿李春花,比叶妙小西岁,今年刚满十六,母女俩也都是个苦命人,李婶丈夫三年前被抓壮丁战死沙场,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

大概也是经历过家破人亡,李婶很是心疼叶妙,下意识想要对她好。

叶妙也知道李婶的好,虽然有些不好意思,可她现在也只能依靠李婶和李春花母女照顾她,不过心底却想着,等她有机会了,一定会报答她们。

日子过得极快,转眼叶妙就穿到大梁南河村小半个月,叶妙的肩膀上的伤也己经消肿结痂,不影响正常生活了。

在养伤的这段日子,叶妙还胖了一小圈,每天水管够喝,还可以吃到各种野菜野果,不用担心各种突发的天灾,睡得也好。

而且李婶为了给叶妙补身体,每天还额外蒸一个鸡蛋羹给她吃。

叶妙都快十年没吃过鸡蛋了,她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比鸡蛋羹更好吃的东西了。

李婶口中的粗茶淡饭,在叶妙看来真的是神仙日子。

叶妙每天吃喝不愁,就越发想念末世的父母来,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而在末世的叶家,叶父叶母双眼都哭肿了,依旧不敢置信地看着谢斌,问道:“妙妙真的出事了?”

谢斌故作一脸悲痛,点头道:“对,叔叔阿姨,都是我的不是,明知道妙妙长得好看,还带她出去找水源和物资,被人盯上了还不知道,都是我的错,妙妙为了保住物资,她引开了别人,结果就出事了。”

叶母哭得不能自己,叶父倒是还能勉强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慰谢斌道:“这也不是你的错,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可我不信妙妙就真的没了。”

叶妙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谢斌也不知道,他当时一路追叶妙,结果到了叶家,叶父叶母也在找叶妙,家里有血迹,可叶妙却不知所踪。

谢斌当然不会告诉叶家发生了什么事,便随意编排了一个故事告诉叶父叶母,他们自然也没怀疑。

在末世,每天不知道会发生多少同样的事,只是他们知道是一回事,内心不愿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

谢斌猜着叶妙知道自己受重伤,活着的概率也不大,又怕会拖累自己的父母,所以首接离家了。

一想到这个可能,谢斌暗中松了一口气,想着叶妙最好死在外面,永远别回来了。

作为叶妙曾经的男朋友,谢斌自然知道如果叶妙还活着,等着他的肯定是死路一条。

不过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谢斌还忍不住提醒叶父叶母道:“叔叔阿姨,你们要是有妙妙的消息了,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我,我也会继续找妙妙,我相信她会吉人天相,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话是这么说,但他们也知道,如果叶妙真的死在外面了,他们大概率见不到她的尸体,这年头,死人也是一种口粮。

一想到这些,叶母忍不住痛哭,叶父也是暗自落泪,抬手拍着妻子的肩膀,却说不出任何安慰的话。

他甚至想着,死说不定也是一种解脱,可这个想法,却说不出口。

叶妙自然不知道父母这边发生的事情,她现在一心出村进镇。

而李婶也很快带来了好消息,正好每个月初一十五镇上有集市,叶妙可以跟着大家出门。

三月十五这天,阳光明媚,叶妙坐在牛车上,跟着李婶和村里几户邻人进镇子赶集。

在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聊村里的八卦,也聊北狄的内乱,导致大梁来了很多难民。

叶妙全程的注意力都被沿路的绿意和河流给吸引住了。

她想着这草丛里肯定有不少能吃的野菜,河流中也会有好多鱼虾,一想到这些吃的,她就忍不住吞口水。

正当叶妙满脑袋想的都是各种美食时,耳边突然传来一道问话声将她的思绪拉了回来。

“叶姑娘,听李婶说你是从北狄逃难来的,你父母是哪里人?”

叶妙出现在李家村的第一天,就传遍了村子,大家很快都听说叶妙是从北狄逃难来的。

知道归知道,现在看到真人了,有人忍不住就想问问叶妙,打听一下她的底细。

叶妙也怕别人对自己起疑,早就想过说辞,她不急不慢开口道:“我父亲是大梁人,我母亲是北狄人,因北狄战事,我们往大梁逃难来了。”

结果路上被劫掠拐卖,与父母失散,她受伤逃跑,倒在了李婶家门口。

李婶也肯定了叶妙的说辞:“受了好重的伤,大夫都说活不成了,好在妙丫头福大,挺过来了。”

邻人们唏嘘不己,叶妙谨慎,少说多听,后面也不再吱声。

车上都是妇人,村中也少有青壮。

原来是因为邻国在打仗,西戎挥军北上,攻打北狄。

大梁国主担心战事波及,也在屯兵备战。

所以村中的青壮男丁都被附近的驻军征召走了。

李家村就剩些老幼妇孺。

提到战事,李婶她们忍不住唉声叹气,时局动荡,物价飞涨,他们这些老百姓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不少人都怕西戎打下北狄,继续侵扰大梁,望夫镇离着边境近,李家村就有拖家带口南下跑路的。

李婶她们的不安,叶妙也能感知,不过她眼下急的不是担心打仗,而是她穿过来随身带的首饰,能不能换些钱让她在李家村站稳脚,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