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各个社团都摩拳擦掌,准备在汇演中大放异彩。
文学社和话剧社商议决定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一场原创话剧,将文学的细腻与话剧的生动完美融合,力求打造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鉴于夏晚清在文学社展露的斐然文采,主笔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她的肩头。
当社长将这个决定告知她时,夏晚清既兴奋又忐忑,兴奋于能有这样大展身手的机会,忐忑于生怕自己能力不足,辜负大家期望。
陆景琛听闻此事后,心底暗暗盘算起来。
他对文艺汇演本身兴趣寥寥,但一想到能借此机会与夏晚清朝夕相处,多些时间陪伴她、帮衬她,便毫不犹豫地跑去话剧社毛遂自荐,甘愿当个打杂跑腿的小工。
话剧社正缺人手,见他主动上门,身材高大健壮,看着就有力气,能搬道具、布置场景,便欣然应允。
初次踏入话剧社活动室,陆景琛的目光便急切地搜寻着夏晚清的身影,待看到她安静地坐在角落,正低头翻阅资料、眉头微蹙思索时,他的心瞬间安定下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踱步过去,轻轻拍了下她的肩膀:“嘿,晚清,我来给你当助手啦!”
夏晚清闻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陆景琛,你真的来了!
我正愁好多事儿不知咋下手呢,有你帮忙,太好了。”
两人正说着,一阵高跟鞋敲击地面的清脆声响传来,节奏急促而有力。
只见话剧社社长尹萱大步走进活动室,她身材高挑,妆容精致,一袭修身连衣裙衬出她的干练气场,只是那眼神,透着几分高傲与清冷。
尹萱径首走向夏晚清,目光在她身上上下打量,嘴角勾起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却未达眼底:“你就是夏晚清?
久闻大名,文学社的写作才女,这次剧本可就全指望你了,别掉链子。”
夏晚清站起身,微微颔首,礼貌回应:“社长您好,我会尽力的,还请您多指导。”
尹萱轻哼一声,随手将一叠资料扔在桌上:“这是话剧的初步框架和要求,学校给定的主题是‘青春梦想’,咱们得紧扣这个。
还有,之前我跟几个老师讨论过,他们提了些想法,也都在里面了,你好好看看,尽快出个初稿。”
说完,她又看向陆景琛,眉头微蹙:“你就是新来帮忙的?
看着倒挺壮实,一会儿先把那边的道具箱子搬到仓库整理好,别毛手毛脚弄坏了东西。”
陆景琛心里虽有些不悦,但为了夏晚清,还是压下性子点头应下。
待尹萱扭着腰肢离开,他才朝地上的箱子走去,低声嘟囔:“这社长,架子还真大。”
夏晚清无奈地笑笑:“人家是社长,压力也大,想把节目做好,要求严些也正常。
咱别计较,先忙起来。”
说着,便埋头研读起资料。
接下来的日子,夏晚清全身心投入剧本创作,每日早早来到活动室,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时而托腮凝思,时而奋笔疾书,笔下的人物在青春的迷茫与梦想的追逐中逐渐鲜活。
陆景琛则在完成尹萱交代的各种杂活之余,总会悄悄给夏晚清递上一杯热茶、一块点心,默默陪在她身边,偶尔也会分享自己对剧情的质朴想法:“晚清,我觉得这里主角放弃比赛有点太轻易了,要是加个内心挣扎的桥段,像篮球比赛里最后一秒还不放弃追分那样,会不会更打动人?”
夏晚清听后,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将建议仔细记下。
初稿完成那日,夏晚清满心欢喜地将剧本拿给尹萱审阅。
尹萱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慢悠悠地翻着剧本,脸色却越来越阴沉。
“这就是你写的初稿?”
尹萱猛地将剧本摔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情节平淡如水,人物性格也不鲜明,就这还文学社骨干?
我看是浪得虚名!”
夏晚清满心委屈,眼眶瞬间红了,她紧咬嘴唇,不让泪水落下:“社长,我……我是按照要求写的,可能还不够好,但我可以改。”
“改?
说得轻巧!
距离汇演没多少时间了,照这进度,黄花菜都凉了!”
尹萱站起身,双手抱胸,步步紧逼,“从现在开始,你每天给我出一个新剧情方案,什么时候满意了,什么时候算完。
还有,把之前的人物设定全部推翻重来!”
陆景琛在一旁听得火冒三丈,上前一步,挡在夏晚清身前:“尹萱,你别太过分了!
晚清为这个剧本费了多少心血你看不到?
有问题大家一起商量,凭什么这么刁难人!”
尹萱瞥了他一眼,冷笑:“哟,这还没怎么着呢,护上了?
陆景琛,这是话剧社的事儿,你一个打杂的少插嘴,做好你的本分。
不然,就给我滚蛋!”
夏晚清拉了拉陆景琛的衣角,轻声说:“别吵了,是我没做好,我改就是了。”
陆景琛心疼地看着夏晚清,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陪她熬过这难关,绝不让尹萱的刁难得逞。
从那之后,夏晚清陷入了没日没夜的修改中,陆景琛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帮她找资料、跑腿送稿件,还西处拉着话剧社其他成员给剧本提意见,试图从众人的反馈中找到突破口,好让夏晚清的压力能减轻几分。
尽管前路荆棘满布,但两人携手的身影,在这艰难的筹备时光里,却显得愈发坚定,仿若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奔赴那场属于青春与梦想的舞台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