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他一见如故
听说状元郎容貌极佳!”
人群中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顿时掀起一阵骚动。
“是啊是啊,殿试前我见过他,那君如珩长得……简首像天人下凡!”
另一人立刻附和。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这状元郎可真是一表人才啊,不知是哪家的姑娘有这等福气,能嫁给他。”
“听说他不仅才华横溢,还通晓武艺。
文武双全,真是百年难遇的俊杰。”
“如今他声名鹊起,将来必定位列庙堂,风光无两。”
“今年的科举可谓是龙争虎斗,状元郎能拔得头筹,实乃当之无愧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对君如珩赞誉有加。
而此时的君如珩,正骑着高头骏马,身披红袍,缓缓行于京中街道。
烈日当空,他却面不改色,玉面如霜,唇角紧抿,神情清冷。
街边酒楼的二楼临窗包间中,温顾眯着眼看着街道上人潮拥簇,眉头微皱。
他抬手唤来贴身侍卫。
“叫林总止将人驱散些,京兆府是吃干饭的吗?
这般人潮涌动,迟早出事。”
金焕抱拳低声应下,悄然退去。
温顾端起茶碗,碗盖轻轻拨去浮叶,目光不紧不慢地投向街下那一抹红影。
状元游街,满城皆颂,君如珩自然是人群焦点。
温顾心中却嗤笑一声——也不知皇兄当日如何定榜,那探花面若无盐,站在君如珩身侧,简首像是泥地里的瓦片衬着琉璃,半分风采也沾不上。
仿佛是有所感应,君如珩忽而抬头,目光掠向酒楼二楼。
一眼便见窗内一位头戴玉冠的男子正闲闲品茶,茶碗遮住了半张脸,仅露出一双目光凌厉的眼,似能洞察人心。
二人目光在空中交汇,刹那仿佛电光石火。
素日里波澜不惊的君如珩,眼底却泛起一丝莫名的涟漪。
他轻轻颔首,向温顾微一点头,旋即收回目光,继续随队而行。
温顾望着那玉面郎君,唇角微微扬起,多情的桃花眼掠过一抹兴味。
他手中茶盏微转,笑意不明。
这时,包间门被轻轻叩响,小厮上前开门,门外站着皇帝身边的李公公。
温顾放下茶杯,转头望去。
“景王殿下,咱家奉旨,宣您进宫。”
温顾轻叹一声,语气带着几分无奈:“皇兄今日不在御书房决定新科学子的去处,倒想着叫我做什么?”
李公公笑容和煦,语气却不容置疑:“万岁爷今日心情颇好,召您进宫是有喜事呢。”
“哦?
那便看看,是什么喜事。”
温顾起身,淡淡吩咐道:“小亭子,给本王备马。”
-乾清宫中,皇帝望着眼前丰神俊朗的弟弟,满意地点头。
“老六,你也到了成家的年纪,朕替你选了几位世家闺秀,你看看有没有中意的。”
温顾心中暗叫不好,脸上却依旧带着几分笑意。
“皇兄,您这是叫臣弟娶亲呢,还是想叫我做驸马?
这般阵仗,臣弟只怕镇不住。”
皇帝轻哼一声:“你少贫嘴。
朕倒不着急,只是母后在朕耳边日日唠叨,也不得清净。
你且看看这些画像,若有合心意的便回个话。”
温顾忙讨饶:“臣弟还想为皇兄效力几年,暂时不想成家。”
皇帝岂能不知他内心九九,吹胡子瞪眼的让御前总管把画像递到温顾手上。
温顾接过画像,翻了几页。
左丞相之女,刑部尚书之女,江宁总督之女……一个个都不是寻常人家的姑娘。
皇兄倒是好算盘,生怕他手中无权做事,倒也不怕他权大谋逆。
他心不在焉地随手翻着,脑海中却浮现出那骑马红衣、清冷绝尘的身影。
不由低低一笑。
皇帝见状,挑眉问道:“笑什么?
难不成有中意的?”
温顾收敛笑意,眼神玩味:“不是,只是忽然想起了一桩趣事。”
皇帝略显好奇,却也不追问,只道:“别顾左右而言他。
前几日让你去查的户部案子,查得如何?”
温顾双手抱拳,佯作苦相:“皇兄,这才几日,臣弟连文书都没翻完一半。
若皇兄真想叫我尽快办妥,倒不如给我拨几个人手。”
皇帝似笑非笑:“说吧,看上谁了?”
温顾眼底闪过一抹光,语气淡淡却意味深长:“今年的状元郎就不错。”
皇帝闻言一怔,旋即摆手笑骂:“倒是跟朕抢人了。
也罢,翰林院报到之后,你便去借他一用,但记得,别把人耽误了正途。”
温顾躬身行礼,语气中透出几分真情:“谢皇兄恩典!
若无旁事,小弟就先行告退,还望皇兄保重龙体。”
言罢,他不等皇帝回话,己大步流星地离开殿内,轻快得仿佛卸下千斤担子。
-走出乾清宫,阳光铺洒在青砖宫道之上。
温顾负手而行,步履悠然,心中却在暗自盘算。
他早听说那状元郎文武双全,才名卓绝,如今一见,倒比记忆中的那人收敛了几分锋芒。
他微微一笑,目光深邃。
“择日不如撞日,明日便去会一会这位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