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遇见姚老师
春节说到就到了,我们每年都赶在正月初三回家团聚。
家里有个80多岁的老妈,虽然爸爸两年前去世了,对她的打击挺大,但是好在她身体还是比较健康的。
最令我羡慕的就是老妈有一头乌黑的头发,这在80多岁的老人里是非常罕见的。
再照个镜子看看我自己,前额和鬓角的白发就像雨后的春笋,争着往外长。
姐妹们都赶回来了,虽然说相互都是家离得不算太远,但是每年除了春节和老妈的生日,我们也很难有机会都这么齐全聚集到一起。
姐妹们知道我儿媳妇怀孕了,纷纷让我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
我告诉她们我是喜忧参半。
“你忧的是什么?”
妹妹问我。
我说:“我感觉自己对照顾孩子一窍不通,现在都讲究个科学育儿,我怕自己照顾不好儿媳妇和宝宝。
你知不知道哪里有类似于月嫂培训班之类的,我想去学学习一下!
正好现在自己闲下来了,也有时间。”
妹妹说:“市内就有一家不错的月嫂培训学校,我这里有联系电话,你可以去咨询一下。”
我当时就把电话打了过去,对方说她们正月十六就开课了,让我可以先去试听一天。
到了开课这天,我早晨八点就到了育婴中心。
这里离我家并不远,走路15分钟就到了。
一楼是一个糕点店,育婴中心在三楼。
我上了楼,一位看上去很有气质的女士正在拖地。
她就是这里的负责人姚老师。
姚老师问我来参加学习育婴师的目的是什么?
我告诉她儿媳妇怀孕了,我是为了照顾我自己家的孩子。
不一会儿,陆陆续续又来了五个人,大家各自做了自我介绍,其中只有一个女生是32岁,结婚了还没有孩子。
其余的西个都是像我这样过了50岁的奶奶级。
有个女生是幼儿园老师退休了,想来学习为了找工作当月嫂。
另外3个都是为了照顾好自己家的孙辈才来学习的。
看起来,和我有相同想法的人不止我一个。
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这些奶奶们也真是拼了!
她们己经五十多岁了,但为了照顾好孙子,不得不重新回到课堂。
看着投影仪,认真记录笔记,专心听讲,她们的认真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参加高考的自己。
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孩子的关爱,让人不禁感叹。
教授我们育婴知识的姚老师,资历可不一般,她是专业的医学院毕业,退休前曾经是市妇幼医院的产科医生,市妇幼保健中心的主任,市妇联主席。
就单单这些头衔,就够我羡慕好几天了。
姚老师告诉我们,她自费办这所学校,每年就单单是这个三层楼的租金就的15万元,聘请其它各门理论课和实操课的老师,工资也要好几万,还有每年的什么年检费等也要4、5万。
常常是把自己的工资也搭进去了。
并且像维修电脑,修缮房屋,甚至掏下水道的活把老伴也搭进来了。
姚老师说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自己在退休以后给自己找点事做,不想那么稀里糊涂地老去。
姚老师轻轻张开她那保养得宜的嘴巴,用一种略带自嘲的语气告诉我们:“你们看,我现在这一嘴啊,全是假牙!”
她微笑着,仿佛在分享一个生活中的小秘密。
接着,她继续说道:“每到夜晚,当我取下这些假牙后,看着镜子里那个瘪着嘴的老太太,还真有些不习惯呢!”
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感慨。
然而,话锋一转,她的眼神变得坚定而明亮:“但到了白天,我必须戴上我的假牙,穿上得体的衣服,挺首腰板,打起精神,站在这里给你们讲课。
因为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骄傲。”
听到这里,我不禁被姚老师的精神所打动。
她虽然年事己高,但依然保持着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敬业精神。
她的话语让我想起了著名作家三毛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这句话似乎完美地诠释了姚老师的人生态度。
尽管岁月己经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相反,她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去影响和教导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