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烟缭绕间,忽有乌鸦衔着纸钱掠过正殿檐角,惊得跪拜的香客纷纷抬头。
那株百年老槐无风自燃,幽蓝火焰顺着枝干蜿蜒而下,竟将树皮灼出片片狐纹。
火舌舔舐处,树心渗出琥珀色浆液,落地即凝成铜钱大小的珠子,滚到城南苏氏医馆门前时,已裹满烟灰。
学徒陆九龄正伏案誊抄《肘后备急方》,忽觉后颈一凉。
抬头望去,几粒槐树灰烬飘落纸面,墨迹竟如活物般扭曲游走,在"治尸厥方"处洇成一道朱砂符咒。
符纹形似狐尾盘绕,尾尖正指医馆后院的橘井。
"师父!
"陆九龄捧着医书冲进内堂,却见老医师苏怀瑾端坐蒲团,祖传铜镜横置膝头。
镜背饕餮纹正渗着青苔,苔藓间竟生出细小白花,花蕊中似有金粉闪烁。
苏怀瑾枯指抚过镜面,哑声道:"橘井泉香,当验今夜。
"话音未落,井台传来金石相击之声,如百鬼叩门。
三更梆子敲到第二响,井水突然沸腾如汤。
陆九龄提着灯笼靠近时,见水面浮出个鎏金匣子,匣面嵌着七颗猫眼石,排列恰似北斗七星。
最奇的是锁孔形制,竟与苏家世代供奉的铜镜边缘纹路严丝合合。
"莫碰!
"苏怀瑾夺过铜镜扣上锁孔。
镜背饕餮纹突然睁开第三只眼,碧色瞳仁射出青光,匣中帛书无风自展。
陆九龄瞥见"青囊补遗"四字,呼吸陡然急促——这正是苏家失传三百年的秘典,传闻苏仙公乘鹤飞升时,曾将此书投入橘井镇煞。
帛书末页画着面古镜,镜中映出的却不是人脸。
断尾白狐蜷缩井底,九窍钉着银针,每根针尾都系着朱砂写的生辰——正是苏氏历代先祖的八字。
苏怀瑾猛然攥紧铜镜,掌心灼出"青丘"二字,恍见先祖苏仙公驾鹤西去时,袖中落下一截狐尾,尾尖银针与画中分毫不差。
"师父!
您的手..."陆九龄惊呼未毕,铜镜突然炸裂。
碎片划破苏怀瑾的食指,血珠滴在帛书上,竟凝成行小字:"衡山有难,狐冢将开。
"五更鸡鸣时分,医馆木门被叩响。
青衫书生倚门而立,面色惨白如纸,袖口沾着暗红血迹。
陆九龄正要搀扶,忽嗅到股腐臭味——那血迹中混着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