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庆典

封建苦农 河统 2024-12-24 20:51:5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终于,秋收的大幕拉开了。

天还蒙蒙亮,整个村子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轰”地一下热闹起来。

咱这一家也不例外,我和老婆像上紧了发条的老钟,迅速起身,简单扒拉几口早饭,就扛着镰刀、背着竹篓冲向了稻田。

来到田边,眼前的景象让人心潮澎湃。

金黄的稻穗在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丰收的交响乐。

太阳慢慢升起,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隔壁的赵大叔,弯着腰,镰刀在他手中飞舞,所到之处,稻子纷纷倒下,他一边割稻,一边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那跑调的声音能把树上的鸟儿都惊飞,但他却自我陶醉得很。

咱也踏入了稻田,稻子亲密地簇拥着咱,似乎在欢迎咱的到来。

我紧紧握住镰刀,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一挥,镰刀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轻松地割断稻秆。

咱猫着腰,快速地割着,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泥土里,瞬间就被吸干了。

老婆在咱身后,手脚麻利地把割倒的稻子整理好,堆成一个个小稻堆。

“阿福啊,今年这稻子长得可真好,我看咱得请村里的大伙吃顿饭,好好庆祝庆祝!”

“行嘞,老婆!

等收完了稻子,咱就摆上几桌,把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请来。”

我笑着回应道。

就在咱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喧闹声。

原来是村里的几个孩子,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辆破旧的板车,他们把板车当成了“战车”,在田埂上你追我赶,嘴里还喊着:“冲啊,丰收大军来啦!”

那板车在崎岖的田埂上颠簸着,摇摇欲坠,吓得旁边的鸭子们嘎嘎叫着西处逃窜。

“你们这群小兔崽子,别在这儿捣乱,小心摔断了腿!”

赵大叔首起腰,对着他们大声喊道,脸上却带着笑意。

“赵大叔,您就放心吧,我们这是在给大家助兴呢!”

其中一个小孩笑嘻嘻地回答。

到了中午,太阳高悬在空中,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大家都累得腰酸背痛,但脸上的笑容却丝毫不减。

我和老婆坐在田埂上,拿出带来的干粮和水,大口地吃着。

这时候,村里的老顽童李爷爷拄着拐杖走了过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一只大花狗。

“阿福啊,你们这收成不错啊!”

李爷爷笑眯眯地说。

“是啊,李爷爷。

多亏了老天爷照顾,这一年的辛苦总算是没白费。”

我恭敬地回答道。

“哼,这老天爷也是看你们勤劳,才给你们这么好的收成。

不像我家那小子,整天偷懒,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一样懂事。”

李爷爷一边说着,一边用拐杖敲了敲地面。

那只大花狗在一旁嗅来嗅去,突然发现了我的干粮,眼睛一亮,猛地扑了过来。

我吓了一跳,赶紧把干粮举得高高的。

“去去去,这是我的午饭,你可不能抢!”

我对着大花狗喊道。

大花狗似乎听懂了我的话,耷拉着脑袋,灰溜溜地跑到李爷爷身后,那模样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休息了一会儿后,咱又继续投入到秋收的战斗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稻田里的稻子越来越少,而咱身后的稻堆却越来越高。

傍晚时分,天边被夕阳染成了一片火红,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

咱终于收完了最后一块稻田,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稻子,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阿福,你看这稻子,像不像一座座金山?”

老婆靠在我身边,轻声说道。

“像,这可都是咱的宝贝啊!”

回到村里,大家都在谈论着今天的秋收成果。

有的人家己经开始盘算着能卖多少钱,有的人家则在商量着如何储存这些粮食。

我和老婆也没有闲着,咱开始把稻子运到院子里,准备脱粒。

就在咱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村里的二狗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阿福叔,不好了,村头的王大爷家的粮仓着火了!”

二狗子焦急地喊道。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放下手中的活计,跟着二狗子就往村头跑去。

当咱赶到王大爷家的时候,只见他家的粮仓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村里的男人们纷纷提着水桶,拿着工具,奋力地灭火。

王大爷站在一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念叨着:“这可怎么办啊?

这可是我一年的收成啊!”

我冲进人群,和大家一起泼水、铲土,试图控制火势。

经过一番努力,火势终于渐渐小了下来。

虽然王大爷家的粮仓有一部分被烧毁了,但大部分粮食还是被抢救了出来。

“多亏了大家啊,要不是你们,我这一年可就白忙活了。”

王大爷感激地说。

这场小意外并没有影响村里秋收的喜悦氛围。

第二天,我和老婆早早地起来,继续处理剩下的稻子。

这样整着整着,好几个时辰就过去了。

孩子们在一旁欢快地玩耍着,他们把谷粒当成了玩具,互相撒着、笑着。

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模样,我和老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村里的人们都在忙着晾晒稻谷、储存粮食。

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那是丰收的味道。

随着稻谷的晾晒完成,村里的人们开始把一部分稻谷运到集市上去卖。

给村里的张大地主交完地租以后,我也装了满满一车稻谷,拉着去了桃县县城。

今年这才要了三成,这真是良心发现了!

县城里的集市人来人往。

各个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叫卖声此起彼伏。

我找了一个空位,把稻谷卸下来,开始等待买家。

“这稻谷怎么卖啊?”

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走过来,问道。

“一两银子一担,这可是今年新收的稻谷,颗粒饱满,质量上乘。”

我自信地回答道。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终于把稻谷卖了一个好价钱。

足足40两银子!

比去年翻了一半,拿着钱,心里乐开了花。

我在集市上逛了逛,给老婆买了一块漂亮的布料,给孩子们买了些小零食,然后满载而归。

就在咱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村里决定召开庆典,以庆祝这来之不易的丰收。

消息传开,整个村子都沸腾了起来,大家纷纷开始为庆典做准备。

庆典的地点选在了村子中央的那片空旷的打谷场上。

清晨,阳光洒满了打谷场,村民们早早地就开始忙碌起来。

有的在布置桌椅,将一张张木桌和长凳摆放得整整齐齐,形成了一个个有序的方阵;还有的在悬挂彩带和灯笼,红色的彩带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灯笼则像一个个熟透的红柿子,真把咱过年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孩子们也都兴奋不己,他们围绕在大人们身边,像一群小鸟。

有的孩子帮忙递东西,虽然小手还不太稳,但那认真的模样看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有的孩子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时不时地问着:“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吃啊?”

临近中午,庆典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打谷场上,桌椅摆放整齐,大伙儿都把这家给最好的东西拿来了。

村民们陆续来到打谷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老人们拄着拐杖,慢慢地走着,眼神里充满了欣慰;小孩也知道这是个好日子,他们互相打闹着、笑着,为这欢乐的氛围增添了几分活力。

老村长站在场地中央,看着能有50多岁吧,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各位乡亲们,今年咱们迎来了大丰收,这是大家辛勤劳作的结果。

今天,咱们就在这里好好庆祝一番,感谢老天爷的眷顾,也感谢大伙的努力!”

话音刚落,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接着,村里的几个年轻人自告奋勇地表演起了节目。

他们有的舞龙舞狮,那龙和狮在他们的手中仿佛活了过来,上下翻腾,左右舞动,引得村民们阵阵喝彩;有的表演杂技,在高空中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还有的唱歌跳舞,虽然歌声没有那么动听,舞姿也没有那么优美,但却让人感到无比亲切。

在表演节目的过程中,老婆则笑着给孩子们夹菜,看着孩子们吃得开心,她的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酒过三巡,村民们的兴致越来越高。

赵大叔端着酒杯,走到我面前,笑着说:“阿福兄弟啊,今年你家的稻子长得可真好,以后可得多教教我你那种地的窍门啊!”

我连忙起身,举起酒杯,说道:“赵大叔,您过奖了!”

日子会变得越来越好的,但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