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窗口看了许久,有些迷茫,心中想着事情。
如果我现在有工作,就得顶着外面寒冷的风和细细的雨,然后挤着公交去上班。
路上可能还会抱怨天公不作美。
现在没有工作,可以在家闲着,风吹不着,雨也淋不着。
但是看着窗外一辆辆车驶过,心里还是有些低落。
不论是开小轿车,还是披着雨衣骑摩托,亦或者是撑伞走路,大家都在为了生活而奔走。
而我,没有方向。
这几年受到网上言论的影响颇大,尤其是很多利己的言论,比如:这个世界就来一次,我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大家都是第一次当人,我凭什么要让着你。
人生苦短,吃你想吃的饭,见你想见的人,看你想看的风景,做你喜欢的事情。
人生本来就是减法,来日并不方长。
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但是深思之后,又觉得有那么点不同意见。
因为我发现了其中有些矛盾,也可以说是,我在自己和自己抬杠。
如果人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那么法律的约束还有什么用?
大家都寸步不让,何为公德美德?
如果一个对芒果严重过敏吃了会死的人,但是又很喜欢芒果,那她是吃还是不吃?
如果喜欢一个人,但是人家有对象,你还要不要接着喜欢?
你或许会说,喜欢一个人,是自己的事情,和他人无关,但是这样的喜欢,难道不是折磨自己,还可能给他人造成困扰,何不放过自己?
余华老师说过: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也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我也觉得,苦难并不值得歌颂,但是你熬过了苦难的人生,你就值得赞扬。
就如英雄本来就是英雄,不是因为牺牲才成为英雄的。
脑子里想了好一会儿,我才在电脑前坐定,打算开始继续书写我的第一本小说,但是天气对我心态的影响有些大,我迟迟敲不下一个键盘。
觉得自己太过感性,太过伤春悲秋,和黛玉妹妹有的一拼。
于是我收起电脑,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好久没看的书。
这本书之前看了几页,没看完,现在上面都落灰了。
我拿帕子擦了擦,又重新打开看。
这本书叫《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作者是李筱懿。
看了她笔下的张幼仪、陆小曼和林徽因等人物,我感触良多。
里面的内容我不宜过多描述,怕有抄袭的嫌疑,但是我还是比较推荐的。
因为文字确实是有力量的东西。
我夹上书签,放下书本,又继续开始写我的小说。
这下不知为何,思绪纷涌,我手下的动作一首没有停过,甚至连饭也不想去做,只想先把脑子里的墨,甩出来。
我怕自己一会儿就忘记了。
我现在码字速度不快,天黑之后才写的差不多,晚上八点半才去做饭,我现在的吃的有点特别,做起来稍微费时一些。
吃完饭洗完碗回来己经快十点了,我赶忙把今天写的小说检查了一遍,然后才发布出去。
之后才慢悠悠打开这本小说,更准确来说,是日记。
不是对这本书不上心,相反,这本书是我逐字逐句斟酌之后才写的,和编故事不同。
这写的都是我真实的经历和当下最真实的想法。
或许几天之后再打开看,我不一定能回想起此刻写这些文字时的感受,但是我记录下来,之后再看,又会有当时的感受,然后再记录下来。
这或许也是日记存在的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