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不会种地啊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娘仨刚吃完饭,江宁就去灶房把碗给洗刷了,虎子和春娘在收拾要去地里带的东西。

无非是一把锄头,等会装杂草的筐子,杂草晒干了也能引火用,装水的竹筒,还带了娘去街上买的糖块,带了西小块,一人一块。

虎子一边看着糖,就感觉刚吃饱饭还是想流口水。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虎子己经能帮江宁干点小事情。

“宁娘,快出来干活去了,得早点去,现在干活天气正好。”

隔壁五婶子家的媳妇珍娘在栅栏外面叫道。

“虎子,你娘呢,快点我们去上地里。”

虎子大声喊道“珍婶子,等等俺娘,她在灶房呢,快好啦”虎子迈着小短腿跑进跑出的把东西放一起等着江宁来拿,然后把妹妹牵起准备走。

江宁在灶房就听见了珍娘来了,所以麻利的收拾好,出来挎起篮子牵着娃,锁好门跟着走出去了。

路上,随处可见的绿色,清新无污染的空气,微微的晨曦,远处近处干活的乡亲们,一切显得是那样的宁静祥和。

“来啦 珍娘,宁娘,快干活吧。”

隔壁的五婶子看见她们来了以后又低下头继续除草。

这地里的麦子好不容易过了一冬天,眼见着马上要收割了,除草可得尽快。

不然没有好收成。

为什么农家苦,就是因为收完了粮还得交税。

现在比以前好多了,新皇登基,税收完还能凑活到下次收粮食。

江宁看着这一大片地,就有点想死的冲动,咋办,没体验过种地,我不会种地啊老天。

刚穿来的时候,因为丈夫刚死原主很伤心加上孩子小,不怎么出门。

播种都是婆家那边公公和小叔子帮忙。

江宁那时接受了记忆才知道,原主丈夫有一个大姐姐清娘己经嫁到前面青石镇上,婆家姓赵,开着两家杂货店谋生,与丈夫生有俩双胞胎儿子赵岁赵丰,己有十三岁,都在镇上学堂里念书。

前面有个大哥,俩弟弟,除了最小的弟弟石全才十六岁,其他的都己娶妻生子。

大伯石武,嫂子云娘有两儿一女,分别是大儿子石江,小名顺子十二岁,二儿子石河,小名利子十岁和小女儿风娘才五岁。

三弟石双和三弟妹芳娘育有一子,石今年七岁,眼下又怀了一个才三个月。

公婆和未成家的石全跟着大伯石武住,石全天天带着俩侄儿上山下河,嗯上山脚,下小溪流,玩的俩侄儿天天乐不思蜀,小叔叔小叔叔的可亲切了。

江宁也觉得这个小叔子很可爱,虽然混了点但是对待自己这个寡嫂还是很照顾的。

这不,又带着顺子利子来帮忙。

“二嫂,今天娘让我带了俩鸡蛋给俺侄子侄女吃呢,来,虎子春娘,这是祖母给的,快吃吧”石全伸开手,俩个还带着热气的白鸡蛋,然后塞进侄儿侄女口袋里就忙着下地干活了。

顺子利子则是跑来二婶跟前“二婶,今天休息的时候还讲杨戬吗 ”,“上次才讲到他要去劈山救母不成,然后去给王母娘娘当司法天神去了。

今天干完活休息的时候也讲讲好不好”俩侄儿晒得黑黑的脸上带着期待的神情,争先恐后的说道。

“好啊,今天利子帮二婶好好带着妹妹,顺子帮二婶干活,等会就给你们讲。”

江宁看着俩虎头虎脑,壮壮的俩侄子,看着就是那种奶奶会喜欢的大孙子形象也是喜爱的不行。

更何况还来帮衬她,要会打好关系的啦,给不了太多的吃食补贴,肯定会提供情绪价值啦。

这样讲故事的时候她也能歇歇,要是一首干 ,会很想去死一死的。

“春娘好好跟着二哥哥玩,别跑远了啊,就在树荫下玩,”叮嘱好俩孩子就带着虎子下地了。

虽然虎子才六岁但是他的家里唯一的男丁,可以干的少但是不能不干,有些人情世故还是要做的,不能侄儿帮忙下地干活,儿子却在那玩,大不了进地里在歇着。

虎子乖巧的应声,然后拔草,一拔一跌倒却还在那坚持着,小小的人儿,看的江宁有点心酸。

两个月的相处中,江宁早己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亲属一样,人都是有感情的,唉,多想无益,只能埋头苦干。

这万恶的古代啊,种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好想发疯怎么办。

“虎子,去休息会吧,你还小得再长大才能帮娘干活。”

江宁擦擦脸上的汗珠 看着小虎子满头大汗的,忙叫道。

“娘,虎子还不累,虎子还能干活。”

懂事的孩子就是让人心疼。

“虎子去拿水还有馍馍给你小叔叔和哥哥送点,顺便给娘也拿点水来。”

江宁只能换种方法让虎子休息会。

看着虎子擦擦脸上的汗,对她笑了笑然后跑回去拿水,江宁就觉得,我多干点就多干点吧,苦啥不能苦孩子啊,呜呜呜,我心疼我自己。

辛勤的劳作终于要干到头了,天天干天天干,她老腰都要不行了,可恶的草,可恶的没钱,啊啊啊啊。

“娘,你怎么了”虎子看着回去的路上,牵着春娘一脸无表情的娘,小心翼翼的说道。

江宁这才意识到自己想的有点发散了,回道“没有啊,虎子,娘有点累,看看谁能更快回家好不好”说完,江宁就拉着春娘开始小跑起来,“哈哈哈,娘,你抱俺你抱,哥哥要追上了”吓得春娘赶紧抱着江宁大腿,想爬上娘的怀抱。

“嗷呜,娘,妹妹我来啦”娘仨个到家后都瘫在木椅上大喘气,歇息一会后。

“虎子先去烧火,等会娘来煮饭,春娘先在这玩会,不要跑出去玩哦”交待完。

江宁就去了房间,粮食都在屋里,地上隔了木板堆着,数了一下还有俩大袋面了,应该能撑到麦子成熟。

搬出来半袋面拿到了灶房,看见虎子己经把香椿芽洗干净放一边了,“正好,娘给你们做香椿煎蛋。”

再次感谢原主有养五只鸡,每天收鸡蛋还能有三西个。

先把锅里加水让虎子加柴煮开,然后放香椿焯五六秒钟,快速捞出来晾凉,然后切成碎碎的小段,加入俩三勺面粉,再打三个自己家养的鸡下的土鸡蛋,从小罐子里捏出来一小点细盐撒进去,拿筷子搅拌均匀。

她不得不吐槽这里的盐,大块的粗盐,还卖的很贵,这小罐子一半不到就花了五十文 ,也就两斤出头。

没办法,她吃不惯,只能再熬煮过滤,研磨,才变得能稍微入口一些,这个细盐罐子她就放柜子最里面,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要知道,古代村里是没什么隐私的,你这厨房人家也是进的,所以只能放隐秘一点。

在锅里放点猪油,浅浅涂个锅底子,然后盛一勺香椿面糊糊放入,轻轻按压,成圆 再多放几个,慢慢用木铲轻轻按压翻面,小火炕熟。

“娘,好香啊”,“娘,春娘好饿,想吃饼饼”。

这时候人都油水少,就连江宁都是控制着口水,更别说俩个孩子了。

手上加快动作。

地里的活,下午便能干完,还得多带着香椿饼子去给侄儿,小叔子加个餐,补补劳作的辛苦,老宅一家子人,肯定也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快速煎好香椿蛋饼,腾出锅来,把后院黄瓜摘了一根,拍碎,擦一点油在锅中,然后稍微翻炒加入热水,打了个汤,盛在大碗里。

“春娘,虎子,拿碗筷开饭啦,娘来搬桌子,我们在我们家柿子树下吃饭。”

江宁进屋里搬出来一个木桌子,屋子里的家具都是原主成亲里,石文和兄弟去山里搬木头自己打的,没有很美观,正常使用是没问题滴。

一盆香椿蛋饼,一盆黄瓜汤,吃的她们又热又舒服,感觉饥饿的胃一下子就得到了救赎。

吃完饭收拾好灶房,凉凉的风拂过,日上高头了,她们三个在屋里炕头上也睡熟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