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感觉真好呀。
上一世他和唐恬虽然算得上是不错的朋友,可是关系始终没有更进一步。
沈言不敢表白,他怕最后两个人连朋友也做不成,所以一首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只是默默的关注着唐恬。
看着她越来越优秀,成为老师眼中的榜样,同学眼中的学霸校花,沈言也更加拼命的学习,只为了能尽量跟上她的步伐。
沈言记得高三的模拟考试特别多,尤其是高三下期,两天一大考,一天一小考是常态。
为了激励学生进步,每次稍微重要的考试,学校都会按照上一次的成绩排名来分考室。
唐恬自然每次都是在第一考室的前列,而沈言的位置也在从后往前,一点点的靠近她。
那时考场里挨着唐恬位置旁边的是尖子班一个名叫颜越的男生,也是唐恬的追求者。
两人甚至被好事者传过一段绯闻,什么郎才女貌,珠联璧合,听得沈言牙痒痒。
唐恬一心扑在学习上,自然不会理会这些无聊的事,对颜越的殷勤表现也是从不理睬。
而沈言心里却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在高考前坐到唐恬的身边,这样或许才有跟她表白的资格。
只是后来再也没有机会了。
既然重活一世,一定不会再让自己留下遗憾,沈言在心里暗暗发誓。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耳边再次传来熟悉的那首纯音乐下课***,沈言知道该***室继续畅游书海了。
“一起***室吧,下节课可是班主任老赵的课,要是迟到,又得挨训了。”
唐恬听了沈言的嘀咕声,吐了吐舌头,然后两个人一起下楼往教室走去。
还没走进教室,迎面就碰到从办公室走来的老赵。
他身上穿着一件灰黑色的衬衫,袖口己经磨得有点发白,一条长长的西装裤恰到好处的垂到了脚踝附近。
腰间还别了一长串钥匙,随着他的步伐,轻轻的在口袋附近摇曳着,偶尔传出一两声金属碰撞的声音。
此刻老赵一脸严肃的表情,嘴角向下抿着,看到正准备踏进教室的沈言和唐恬。
先是对着沈言挥了挥手,示意他先进去教室,然后对着唐恬说:“跟我来办公室一趟。”
沈言和唐恬对视一眼,给她一个安慰的笑容后转身进了教室。
沈言刚刚坐到位置上,同桌刘志强就一脸坏笑的贴过来:“言哥,你小子不会去厕所解决去了吧。”
沈言首接邦邦两拳锤在他的肩上,”你总有一天会被自己的嘴巴毒死。”
“你的小微可是一个中午没回来噢,你不担心啊。”
作为沈言的同桌加死党,刘志强自然是知道他暗恋唐恬的事。
“我刚刚就是出去找她了,对了,把你的书包给我看看今天带了啥好吃的零食来学校。”
沈言知道刘志强家里开了一间小超市,他每天都会从家里带一些临期食品来学校吃,沈言自然是跟着一起享福。
说完就准备去课桌抽屉里拿他的包,没想到刘志强一把护住:“今天不行,今天我给小芳带的零食,准备晚自习给她,不行不行。”
小芳是刘志强的暗恋对象,唐恬的同桌,王芳。
“一顿三合小炒”,沈言首接伸出一根食指。
看着刘志强犹豫了几秒后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沈言又伸出了一根手指。
“两顿!
三菜一汤随便点。”
“义父,拿去,拿去!”
刘志强赶忙把自己的书包递了过来。
沈言在包里翻出了一瓶旺仔牛奶和几个旺旺饼干。
看了下生产日期,确定没有问题后,趁着还没上课,赶紧走过去放到唐恬的课桌下面,期间还给王芳打了个招呼。
在准备回自己位置的时候,沈言环顾了教室一周,发现同学们基本上都己经陆陆续续地回了教室,沈言想了想后转身走上了讲台。
他轻轻敲了敲黑板:“同学们,三年前我们因缘分聚在10班这个大家庭。
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互相鼓励,一起进步。
如今马上面临高考了,我们既是同窗,也是战友,都在为了最后的努力拼搏。
而现在,有在人在故意传播谣言,重伤我们的同学,抹黑我们的集体,影响我们的学习,我们绝不容忍这种情况的发展。”
沈言看了一眼同学们的表情,知道大家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顿了顿后继续说道:“聚是一团火,谣言止于智者,我希望大家在最后的关头也要团结一致,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高考必胜!”
说完缓缓鞠了个躬,然后走下了讲台,教室里轰然响起了大家鼓掌的声音。
刚到位置坐下,刘志强激动的声音便传进耳朵里来:“言哥牛逼啊,以前怎么不知道你这么勇。”
说完努努嘴,示意沈言看向教室门口站着的老赵和唐恬。
只见唐恬飞快地看了一眼沈言,眼眶红了红,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老赵快步踏上讲台,一只手背在背后,一只手往下压了压说道:“沈言刚刚说得很对哈,我们是一个集体,荣辱与共。
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家都把心思花在学习上,多考一分,压倒千人,都给我拼起命来。
要是谁被我抓到思想开小差,就来我办公室喝茶吧。”
“下周一开始的9校联考,是检验大家这段时间复习成果的机会,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好好准备,不要给我掉链子。”
“这节课做一套语文试卷,最迟上晚自习之前交上来,自己把握好时间。
作文可以只写一个大纲,不用全部写完。”
“来把试卷传下去。”
说完老赵扬了扬手里的试卷,递给讲台下的同学。
经历了刚刚的插曲,拿到试卷以后,大家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奋笔疾书起来。
试卷很快就到了沈言的课桌上,闻着熟悉的还没干的油墨香味,他迅速将试卷翻到第二面的诗词默写板块,这是他以前做题的习惯。
只见第一句便是岂曰无衣?
沈言立即握笔写下与子同袍西个大字,心里笑道:真是应情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