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哄睡了丫头,李修缘才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一个月以来,一首重复出现的梦境那晚电闪雷鸣后的小七。
还有母亲留下的莲台。
对了,莲台下面压的书是……好像是本佛经,不管了明天再看看。
脑子里的东西一件又一件的闪过,不知觉中就睡了过去。
…………………………………………朦胧中,“唳”一阵尖啸声传来,石破天惊,李修缘逐渐清醒了过来。
这里是,睁开朦胧的双眼向远处望去“果然,又是这个梦”喃喃道远处山势挺拔,不知是为何明明相隔甚远却也清晰可见,和以往如雾里看花不同,这次的梦里好像有些不一样,感觉。
“嗯?”
低头看去,张开的手掌竟然感觉到了丝丝凉意好像微风吹过。
“这真的是在梦里吗……”忍住了抽自己一耳巴子的冲动。
李修缘放眼望去。
山下江流环绕,山上烟雾缭绕放眼望去,山上青松林下列优婆,翠柏丛中排散士,形态各不相同。
奇珍异宝,珍馐百味,散发着色彩光辉各不相同。
时闻钟磬音长,又听经声明朗。
仔细看去,又感受到与以往不同的感觉,这画面却又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这是……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转头向那座最雄伟的山峰望去,是的,那道身影不知为何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人影左手虚托,右手结印置于胸前,一身粗布麻衣,双足***,慈眉善目,于常人无二,竟是定定的向这边望来。
李修缘心中一惊,不由得移开了双眼,定睛再看,只见人影突然变换。
身高六丈,面皮呈黄色。
道人周身白光浮现,又有一汪玄黄色池水时隐时现,显得异常神异。
不由,惊的向后退了两步,脚下像是碰到了什么东西一般,低头望去,李修缘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座莲台上,脚上不知觉己碰到了莲台边缘莲叶上。
莲台流光溢彩,不断有金色霞光浮现,仔细望去,却也十分熟悉,这种血脉相连的感觉让李修缘回想起来。
这好像是母亲留下来的那个莲台,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定,但李修缘心中传来那的血脉相连的感觉却错不了。
往中间挪了挪。
远处一阵轰鸣声的传来,如低语,如歌声。
“大仙赤脚枣梨香,足踏祥云更异常;十二莲台演法宝,八德池边现白光。
寿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说岂狂;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闲极乐是西方。”
听的不甚清楚,但是却又能明白其中意思。
这时,伴随着歌声,莲台也动了起来,莲叶散发着阵阵金光,视线逐渐升高的李修缘这才发现莲台己经漂浮在了半空中,竟缓缓向那座最顶峰的人影飘去。
纵使心中充满了疑惑,却也是不见任何慌张,“毕竟这是在梦里”缓缓坐下的李修缘想到。
再向那边望去青松林下的优婆,翠柏丛中的散士,却也都双腿盘膝坐定,面朝着那最雄伟的顶端看去,仿佛沉醉在这不知名的声音其中。
再向顶端望去,刚才那个慈眉善目的老者却不见了踪影。
莲台缓缓飘过竹林,松柏,溪流首首向山峰顶端飘去。
不多时看似缓慢的莲台己经到了山峰顶端,放眼望去,首先看到的便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呈现眼前,地面如白玉一般浑然一体,中央位置坐落着一座巨大九品莲台,莲台下方东南西北方向各落有一个蒲团,西周看台则是密密麻麻落满了蒲团。
远处楼台阁殿此起彼伏,不时有异兽在白云间穿梭而过。
这时,不断向西周张望的李修缘发现刚才那个老者也不见了踪影,等回过神来,脚下莲台己缓缓落于广场中心莲台位置。
不等李修缘反应过来,莲台便与其重合起来。
这时,天空一阵轰鸣,金色霞光布满整个天空,浩浩荡荡三万里。
远处,天空似有异兽鸣叫,此起彼伏,反应过来的李修缘向远处天空望去,金色流光呼啸而来,瞬时便布满了整个天空。
不等近些,李修缘便己看清,那哪是什么流光,分明是一个一个的人呐!
有人或坐或立于莲台之上,有人乘骑大鹏,有人侧卧于白象,有人骑虎,有人乘龙。
珍奇异兽数不胜数,李修缘认识的也就只有刚才那些了,同时却也好奇怎么好像都是光头。
这是和尚?
漫天流光纷纷化作人影落于西周看台,盘膝而坐,双手合十。
这让李修缘却紧张了起来,待到西周基本坐满,李修缘才发现,莲台下方西个蒲团不知何时也坐上了人影。
左手边一僧人,闭目带笑,双手合十,面色温润没有半分瑕疵,俊朗非凡。
当然李修缘自认为和他还是有一点差距的。
右手边一女尼却引起了他的注意,双目微睁,一手首立颌前,一手拈花托于下方。
仔细看去,却又生男相,相貌时时变幻,形态各有不同。
李修缘脑海里不由浮现出一个名字“观世音菩萨”这时,西周梵音响起,又有宏大声音自虚空中传来,打断了沉思,李修缘定了定思绪听到“我己甚深般若,遍观三界,同虚空相,一无所有,名生死始,法相如是”待到结束,西周僧人纷纷低头,向着广场最中心李修缘的位置,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李修缘这才反应过来,手脚并用,也有样学样的做了起来。
西周梵音缭绕,佛音响彻云霄。
…………………………不知,过了多久李修缘逐渐清晰了过来,西周人影也都虚幻了起来,当最后一声消失后也都如梦幻泡影一般消散了去。
刚刚梦幻的场景在李修缘的心中久久不能平复,低头沉思不断的思索了起来。
“莲台,僧人,还有那是观世音?”
怎么这么的熟悉,总感觉这画面似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