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踏入了陈留的地界。
在一座宁静的村庄稍作休整后,二人继续踏上旅程。
当他们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时,忽然几声震耳欲聋的虎啸划破了林间的宁静,令他们瞬间警觉起来。
刘琛紧握手中寒光闪烁的龙渊宝剑,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前方。
就在这时,一只身形庞大、花边白纹相间的大虫从眼前疾驰而过。
刘琛毫不犹豫地引弓搭箭,弦响箭出,霎时间,离弦之箭如同流星般呼啸而至,精准地穿入大虫的身体之中。
紧接着,一名身高九尺、皮肤黝黑的大汉手持双戟,犹如天降神兵般飞跃而至。
他手中的双戟以雷霆万钧之势狠狠地打向白纹大虫,大虫瞬间便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瘫倒在地。
刘琛与史阿走上前去,只见那壮汉面露凶光,声音粗犷地开口道:“这大虫乃是俺在这林中追逐数日的猎物,你们只不过碰巧遇到,俺看你们二位身穿华丽,应该不会跟俺抢吧?”
刘琛闻言,急忙摆手笑道:“然也然也!”
随即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林间。
刘琛心中暗自思量,此人身高九尺,一身武艺天下罕见,实乃可遇不可求的英雄豪杰,他有意结交一番。
尽管刘琛表现出非常的客气,但是壮汉却不为所动,只是冷冷地说道:“俺不过一乡野村夫,公子还是快走吧。”
刘琛并不死心,于是又试探性地问道:“不知壮士姓甚名谁?”
他心中其实己有答案,但仍想亲自听对方说出。
壮士见状,警惕之色更甚,但刘琛却毫不气馁,先自报家门道:“我乃刘琛,家祖父是冀州刺史刘焉,此番游历至此。”
壮士闻言,竟是怒目而视,咬牙切齿地说道:“原来是狗官之孙……”史阿听闻此言,也是怒目圆睁,就要发作。
但那壮汉却似乎并不恼怒,只是淡淡地说道:“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典韦是也!”
刘琛一听,心中顿时欢喜万分。
他早闻典韦替友杀人、勇猛无双的事迹,如今亲眼见到,更是觉得此人非同凡响。
于是,他赶忙说道:“可是那位替友杀人的典壮士乎?
吾久闻典壮士大名,对壮士更是慕名己久!”
典韦听闻此言,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然后说道:“正是在下!”
刘琛见状,更是趁热打铁地说道:“我意挽大厦之将倾,然独臂难支,望典壮士助我一臂之力!
我可为壮士正名,免去官兵追捕之虞,壮士意下如何?”
典韦闻言,先是一喜,随即又眉头紧锁地问道:“那你能让俺每日饱饭否?”
刘琛闻言,不禁哑然失笑,随即拍着胸脯保证道:“那是自然!”
典韦闻言,心中再无犹豫,向前跪倒,郑重地说道:“如蒙不弃,俺愿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琛见状,赶忙上前扶起典韦,喜形于色地说道:“我得典兄,如虎添翼也!”
三人相视而笑,又是一番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林间。
而后,刘琛、典韦、史阿三人又一同前往典韦家中。
途中,刘琛问起典韦是否有表字,典韦憨厚地摇了摇头。
刘琛略一思索,便说道:“我观典兄犹如古之恶来,力大无穷,勇猛无比,便叫典恶来如何?”
典韦闻言,心中大喜,连忙称好,从此以后,他便有了“典恶来”这个响亮的名号。
在接过典韦老母之后,刘琛便命史阿派人将典母安全送往洛阳妥善安置。
又经过几天的赶路,三人正策马前进时,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阵阵喊杀声。
他们循声望去,只见一群盗匪正围着一队商队与商队的护卫厮杀得难解难分。
眼看护卫就要被杀光,三人随即策马上前援助商队。
在三人的加入之下,盗匪很快便被斩杀殆尽。
商队的人见状,纷纷向三人投来感激的目光。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华丽、容貌可人的少女款款走上前来,声音甜美地说道:“感谢几位壮士救命之恩!
小女子乃冀州中山无极甄家甄姜是也。
壮士可留姓名?
小女子也好来日答谢。”
刘琛转过头来,看着面前这位如花似玉、温婉可人的少女,心中不禁微微一动。
他微笑着说道:“小事不足为道也!
在下刘琛,这二位乃是我兄弟史阿与典韦。”
史阿与典韦闻听此言,皆感动不己,心中顿时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却见甄姜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她羞涩地看着身高八尺、面如冠玉、手持宝剑身着黑装的刘琛,轻声问道:“不知几位壮士欲往何处?”
刘琛微笑着说道:“冀州。”
甄姜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喜。
她说道:“小女子车队护卫几乎损失殆尽,既是同路,不知可否与公子一道?”
刘琛闻言,也不好拒绝,便微笑着答应了下来。
于是,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继续踏上了前往冀州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