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姜黎月身着清新的柔粉色华服,奔跑在御花园的小径上,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惊起了枝头休憩的喜鹊儿。
儿时的她,是那般天真烂漫,眼眸清澈明亮,仿若藏匿着万千星辰。
父王是她心中最为高大伟岸的男子,总是喜欢将她高高举起,放在肩头,带她欣赏都城的繁华盛景;母后则温柔慈爱,手把手教她习字作画,那殷切的关怀如同春日暖阳,暖彻心扉。
春日里,御花园中那来自各国的珍品花竞相开放,姜黎月穿梭在花丛间,追逐着色彩斑斓的蝴蝶。
她的小手轻轻握住那纤细的花枝,用鼻子轻嗅着花朵的芬芳,满心欢喜的欣赏着御花园的美景。
身旁的宫女太监们满脸宠溺,小心地护着这位小公主,生怕她有丝毫的磕碰,让这位天女受了伤失了笑颜。
夏日,太液池畔垂柳依依,她与一众官家姊妹在池边嬉戏,驾着一叶小舟与众姊妹一同隐匿在荷花池内饮酒作诗好生快活。
待到秋高气爽,宫墙边的枫叶如丹,她会拾起那形状各异的红叶,央着贴身嬷嬷好生放在妆奁内,珍藏起这季节的馈赠。
冬日飞雪时,整个宫廷银装素裹,她在雪地里堆起一个又一个雪人,小手冻得通红却毫不在意,脸蛋上洋溢着纯真的喜悦。
在一次中秋宴会上,姜黎月身着一袭月白色高腰锦缎长裙,裙摆轻拂地面,如潺潺流水般柔顺。
裙身绣满了细腻的银色丝线勾勒出的缠枝莲纹,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恰似月色下波光粼粼的湖面,灵动而优雅。
腰间系着一条浅蓝色的丝绦,丝绦上挂着一块温润的羊脂玉佩,玉佩上雕刻着的玉兔捣药图案栩栩如生,与中秋之景相映成趣,外披一件薄如蝉翼的淡粉色纱衣,那纱衣上用金色丝线绣着点点繁星和飞舞的流萤,轻举步间,星光流萤闪烁摇曳,如梦如幻。
袖口与领口皆镶着一圈洁白的狐毛,柔软而温暖,抵御了秋夜的丝丝凉意。
她的云鬓高挽,头戴一顶精致的金镶宝石凤头冠,凤口中衔着一颗圆润的东珠,垂下的珠串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额前垂下一排细密的珍珠流苏,恰到好处地修饰了她光洁的额头,更衬得那双明亮的眼眸宛如秋水含星。
耳上坠着一对明月珰,其色温润洁白,随着姜黎月的一举一动轻轻摇曳,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宛如将那中秋之月挂在了耳边。
颈间戴着一条红宝石项链,那红宝石鲜艳夺目,如同燃烧的火焰,在月白色与淡粉色的服饰映衬下,愈发显得艳丽华贵,为她整个人增添了一抹明艳的色彩,使之在这阖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成为了宴会上最璀璨夺目的存在,举手投足间尽显豆蔻年华少女的娇俏与皇室公主的尊贵优雅。
宴会上,丝竹声声,舞姬们翩翩起舞,身姿婀娜。
姜黎月依偎在母后身侧,一同谈论着后羿与嫦娥的传说,品尝御厨精心制作的月饼。
彼时,她还未料到,那个即将闯入她生活的男人,会成为她日后爱与恨的交织。
那时候,萧御寰曾随叶国使节团到访。
他一袭月白色的锦袍裹身,袍角处绣着的翠竹暗纹,更衬得他身姿翩翩。
他与碎玉公主年纪相仿。
二人在宫廷的花园中相遇,起初姜黎月还有些羞涩但不过片刻她便被萧御寰的才学所吸引他们一同在凉亭赋诗,谈论着叶国的风土人情,全然不顾身后宫人的催促。
那时的谈话,还未夹杂着假意,未夹杂着宫内的尔虞我诈未夹杂着国恨家仇,有的只是对对方的欣赏与爱慕。
离别之际,萧御寰从怀中掏出一枚精致的玉佩,红着脸递给碎玉公主,许下诚挚的诺言,说日后定会再来找她畅聊。
姜黎月则将自己亲手缝制的荷包送给萧御寰,眼中满是不舍,那荷包上绣着的并蒂莲,宛如他们纯净美好的情谊。
宫廷的学堂里,太傅悉心教导着姜黎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她聪慧过人,只需稍加提醒,便能融会贯通。
那太傅也曾言:公主若是男儿郎那便是雄霸天下之大才。
习字时,她专注认真,笔下的字逐渐有了风骨,如行云流水般洒脱。
抚琴时,指尖轻拨琴弦,悠扬的琴音仿若山间清泉,潺潺流淌。
绘画时,她用画笔勾勒出宫廷的美景、春日的繁花、夏日的翠柳,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这宫廷深深的眷恋,那画卷中的色彩,恰似她早年生活的斑斓多姿。
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战争的阴霾悄然笼罩这片土地。
叶国公然将盟约撕毁大举侵犯凌国,越国为了讨好叶国也加入这场纷争之中前后夹击凌国,随着局势的日益紧张,宫廷中的氛围也变得凝重起来。
往日的欢歌笑语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士兵们匆忙的脚步声和将领们严肃的面容。
姜黎月尚不明白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只是隐隐觉得心中不安,那曾经明亮的眼眸中,开始有了一丝阴霾,仿佛预感到即将到来的风暴将会彻底改变她的生活,将她从这幸福的云端狠狠拽下,拖入无尽的深渊,而她那美好的时光,也如同这宫廷上空渐渐消散的炊烟,只能留存于记忆深处,化作一抹无法触及的伤痛,在日后漫长而艰辛的岁月中,反复刺痛着她那颗破碎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