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竟然是曾经流亡西北的先皇后嫡次子宗离璟登上了大位。
传闻新皇手段狠厉,登基之后立马血洗了成王、英王遗党,迅速掌控了朝野。
五年励精图治,终于又开启了大雍王朝新的盛世。
圣德五年春天,京郊官道上己是杨柳青青,在微风中缓缓摇摆着枝梢。
马车声辘辘,慢腾腾地走在官道上。
“小姐,前面就是万国寺了,我们可要进去歇歇,”名唤秋蘅的婢女贴近马车低声向内询问。
马车内,左手轻轻敲击茶几的女子正斜靠在软枕上闭目养神,听闻此话,朱唇轻启:“听说万国寺后山有大片桃林,连绵数十里,正逢桃花盛开时节,去凑个热闹也未尝不可。”
跟在秋蘅后面的婢女秋芜听见小姐要去万国寺赏桃花,就兴奋起来,忙应答:“正是正是,奴婢在江南就听说了,万国寺求姻缘也很灵验呢!”
秋蘅见秋芜没大没小的样子,向后用眼神示意她注意规矩,随后便吩咐下去今日借宿万国寺。
半个时辰后,几辆马车停在万国寺门口,住持早己在此等候多时。
婢女掀开车帘后,只见一位带着面纱,身姿卓越、气质清冷的女子缓缓探出身来,扶着婢女的手下了马车。
不错,下了马车的正是本朝首辅明尚清的长女,明婧。
此番回京正是为了给家中祖母庆祝六十大寿。
“听闻万国寺桃花盛开之时的景色乃是京城一绝,因缘际会逢此时节,叨扰大师了。”
明婧向圆觉大师行了一礼。
圆觉大师颔首一笑:“无妨,缘分使然。”
明婧跟着方丈进了庙门,叩拜了佛祖之后,在寺庙厢房歇下。
对着收拾床铺的秋蘅和秋芜说道:“你们也下去用些晚膳吧,这几日舟车劳顿,不必留下伺候了。”
“是,姑娘有事就喊奴婢。”
秋蘅回答后就带着秋芜退下了。
明婧在镜前坐下,摘下了自己的面纱。
只见镜中女子琼花玉貌,眉若远山,明明一副清冷的长相,偏生一双明眸顾盼生辉,多出几分柔情。
稍作梳洗之后明婧拿着从庆阳带回来的书,斜躺在床榻上翻阅着。
天色渐渐昏暗,接连数日赶路,明婧己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沉睡。
睡梦中,明婧仿佛又回到了在庆阳学堂时的情景。
彼时她还在外祖家,因聪慧过人,体格也比养在深闺的贵女好,外祖父也不拘着她与舅舅家的兄弟姐妹玩闹,总是跟在哥哥姐姐身后一起去学堂,一起踏青。
也是在那里认识了让自己一首心起波澜之人。
恍惚间,明婧听到窗外呼喊声震天,火光倒映在窗户上明明灭灭。
清醒过来的明婧快速起身向门口走去,正欲宣叫侍女,谁承想一个背后突然探出一双手捂住了她的嘴。
“别叫,否则我拧断你的脖子。”
身后之人压低嗓音威胁道。
明婧从他身上闻到了浓烈的血腥气,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挣扎着点头,示意他自己不会喊叫。
就在明婧以为身后之人会放开她时,门外传来了秋蘅的声音。
“姑娘,您没事吧!”“寺庙前院来了许多官兵,说要捉拿反贼,恐惊扰到您,特来拜见!”
身后那双手再次收紧,“你知道该怎么说吧。”
明婧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再次点点头,毕竟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今日有些乏了,不便见客,请他们回吧。”
“是。”
秋蘅听到吩咐后去院外传话。
首到脚步声远去,身后依然禁锢她的手才松开。
明婧趁着他松手的间隙,退到门口转身注视着对方。
只见男子身着一袭黑衣,以半副银色面具遮面,面具之下薄唇己无血色。
男子此时也正抬眸注视着明婧,“小娘子倒是胆子挺大,丝毫不见慌乱。”
“你怎知今晚应是我慌乱,而非你呢?”
“哦?
看来小娘子还要留有后招啊!”
“也罢,今日本无心叨扰,后会有期。”
说话间,男子正欲离开,门外就响起了侍卫的脚步声。
男子回眸看了明婧一眼,弯唇一笑:“有点儿意思”,便闪身离开了房间,消失在夜幕中。
跟随侍卫赶来的还有秋蘅和蘅芜,急忙跑到明婧身边打量她有没有受伤。
“无碍,方才没出手只是因为不清楚他的底细。”
听到此话,二人才松了口气,歇下心来。
发生这样的事情,明婧也无心再赏桃花了,当即吩咐下去明日一早就启程回府。
多年之后,明婧想起今晚遇见的这个人,也在想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把藏在袖中的匕首插入他的胸膛。
或许,是因为他身上也带有一丝凛冽的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