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听我讲。
先从同盟国开始讲:一、英国(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英国当时超厉害,殖民地多,海军强。
它在欧洲想让各国势力平衡。
德国一崛起,威胁到英国在欧洲的地位和海上贸易,英国就加入协约国了。
打仗时,英国海军把德国海路封了,德国的粮食和原料进口少了很多,对德国打击很大。
二、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French Third Republic)法国是欧洲的大强国,跟德国一首有矛盾,特别是之前普法战争法国丢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块地。
一战时,德国来攻,法国是重点目标。
在马恩河战役里,法国军队挡住了德国的进攻,这仗打得太关键了,首接让德国想速战速决的计划泡汤。
法国在西线战场主要负责防守,虽然死伤很多人,但守住了国土,保住了民族尊严。
三、俄罗斯(俄罗斯帝国)(Russian Empire)俄罗斯那会儿是全球最大国家,人多资源也多。
它在巴尔干和德国、奥匈帝国利益不对付,塞尔维亚还是它老铁。
奥匈帝国打塞尔维亚,俄罗斯就为了自身利益和民族团结,加入协约国。
俄罗斯在东线战场拖住德奥军队,虽然一开始装备和指挥差点,但兵多,给德奥造成***烦,也给协约国其他战场争取到时间和空间。
西、意大利(意大利王国)(Italian Kingdom)意大利本来是同盟国的,但因为和奥匈帝国有领土矛盾,战争一打起来,意大利就倒戈加入了协约国。
它主要在阿尔卑斯山那块和奥匈帝国打山地战。
虽然意大利也损失不小,但它的参战把同盟国的兵力分散了,这对协约国在欧洲的战局有积极作用。
五、美国(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一开始没参战,保持中立。
但德国搞“无限制潜艇战”,把不少美国商船给击沉了,损害了美国的商业利益。
而且美国和协约国经济联系紧密,协约国还从美国买了好多军火物资呢。
到了1917年,美国就正式对德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了。
美国这一参战,给协约国带来了很强的经济、军事和人力支持,它在战争后期的西线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协约国最后赢得战争胜利贡献很大。
现在通不过,己经写完了,咱再来讲讲,协约国:一、德国(德意志帝国)(Ger***n Empire)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变得很强,经济和军事都提升很快,就想重新分殖民地,争欧洲霸权。
德国还制定了“施里芬计划”,想先快速打败法国,再全力打俄罗斯。
战争一开始,德国军队战斗力挺强,克虏伯大炮等先进武器也发挥了大作用。
但战争一拖长,德国两边作战压力越来越大,国内经济也因为长期打仗和海上封锁,陷入困境了。
二、奥匈国(Austro-Hungarian Empire)奥匈帝国是个有很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巴尔干地区势力很大。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刺杀了,这事儿就像一根导火索,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奥匈帝国先向塞尔维亚宣战,然后各国就一个个跟着卷进来了。
奥匈帝国的军队主要在巴尔干和东线跟俄罗斯打仗,但他们的军队素质和指挥都不太行,战争越打越难,国内的民族矛盾也被战争搞得越来越严重。
三、奥匈帝国(Austro-Hungarian Empire)奥斯曼帝国是个古老的***帝国,当时虽然在走下坡路,但在中东还很有地位。
它和德国、奥匈帝国都看英法不顺眼,所以加入同盟国了。
在一战中,奥斯曼帝国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里和英法联军干了一仗,这仗它还打得挺顽强的。
不过整体来看,奥斯曼帝国的武器和后勤都不如协约国,战争越打越吃力,丢了不少地盘。
一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了,原来的地盘上冒出好多新国家,像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