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连肖烈也没想到,赵水盛竟然是赵斌的儿子。
肖烈和赵斌是地质学院的同学,又同在省物探队工作。
不同的是,肖烈是野外勘探技术员,赵斌是科技理论研究员。
他在地质杂志上发表过几篇有份量的论文。
文革初期,赵斌便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在一次次批斗中失踪了。
肖烈则因作风问题进了砖瓦厂劳改。
这也是赵水盛愿意认肖烈为师父的原因,是因为有一种父亲的情结在心中深埋。
据肖烈回忆,赵水盛的父亲赵斌是个柔弱书生,怎么会生下这么个雄强健壮,佻达活泼的儿子。
经过一段相处,肖烈了解到赵水盛的许多经历。
赵水盛在西五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了。
父亲便把他接到物探队,又随着父亲在批斗中失踪,他就由单位工会照看。
此时的赵水盛如同脱缰的野马,跑跑打架,无人管教。
首到被送进砖厂劳教,遇见李政委,才逐渐收敛性情,走上了青年成长的正轨。
肖烈注意到一个细节,也许可以解释赵水盛身上的神秘。
那就是他随父刚到物探队的第一天,竟从天上掉下一颗小石子,准确无误地砸在他右脚大拇指甲盖上。
指甲盖被砸的翻了个个儿,急的赵斌把指甲盖又翻过来,按在血污的大拇趾上。
奇怪的是,虽然赵水盛被禁足七天,但却没有感觉任何疼痛。
赵斌研究了那颗小石子,经过仪器检测,竟是一颗天外陨石。
从那以后,小家伙饭量大增,身体逐渐强壮。
尤其是男人的家伙什,长的格外发达。
十三岁那年,他从窗户里看见一个美女职工在水龙头下洗菜。
那白里透红的脸庞上罩着一层圣洁的光,两条白皙的胳膊结实又滋润,其胸前颤颤巍巍,腰身婀娜多姿。
窗户里的少年看呆了,腹下一股燥热。
那天夜里,赵水盛美梦成真,浑身一阵麻酥,人生第一次跑马了。
肖烈分析,赵水盛天赋异禀,一定和那颗小石子有关。
且不说天外殒石具有何等能量,就是它砸中的右脚拇指盖上,正是人体足厥阴肝经的起点。
足厥阴肝经随腿内侧上行,入毛际,绕阴器,上腹,最后出于睛明穴。
肝为刚强之脏,受到小石子的强烈***,赵水盛身强力壮,眼睛明亮,性格泼辣强悍也就不奇怪了。
砖窑上的活可不是一般人能干了的,首先要筛土和泥,制成泥坯。
然后将泥刮进模具,制成砖坯,成排的砖坯经过七天风干,再分层码放于窑内,确保通风均匀。
装窑苦累不说,且是个技术活,决定一窑砖的成败。
接着封闭窑门,点火烧至24小时,温度达摄氏1300度,要有专人监视火候。
最后停火,冷却后出窑。
这活说起来简单,每一道工序都是高强度劳作,并且又脏又累。
要经得起烈日烤晒,耐得住炉火熏蒸。
吃不消的人都淘汰了,留下来的都是壮实的汉子。
赵水盛则是精英中的精英。
几年下来,赵水盛皮肤己经晒成古铜色,肌肉凹凸有致,浑身有劲打块,加上师傅的严格训练,整个人显得强悍无比,沉稳有力,如同窑中烈火炼成的一块金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