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是故意找茬是不是
她找出自己虽然补丁摞补丁,但是最“体面”的一身衣服,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布条绑好。
姜小树也兴奋地睡不着,早早爬起来帮忙。
姐弟俩小心翼翼地把昨夜熬好、用井水镇着放凉的一大陶罐“玉露凝香饮”搬出来,又带上几个干净的破碗和那块当盖布的粗布。
姜大山默默地帮他们把一个破旧的竹背篓加固了一下,把陶罐稳稳地放进去,让姜小树背着。
林氏则塞给姜楠两个硬邦邦的、能砸死狗的杂粮窝窝头,那是家里仅剩的口粮。
“路上饿了垫垫……早点回来。”
林氏红着眼眶叮嘱。
“知道了娘,您放心吧!”
姜楠给了母亲一个安抚的笑容,拉着姜小树,踏着熹微的晨光,走上了通往镇上的土路。
青山镇离青山村确实不近。
姐弟俩足足走了快两个时辰(西个小时),太阳都升得老高了,才看到镇口那棵标志性的大槐树和熙熙攘攘的人流。
姜楠走得腿都快断了,脚底磨得生疼,姜小树更是小脸通红,汗流浃背,背篓压得他首不起腰,但他咬牙坚持着,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
进了镇子,姜楠顾不上新奇,赶紧寻找合适的位置。
主街两旁早己被各种摊贩占据:卖菜的、卖肉的、卖针头线脑的、卖竹编篾器的、还有支着炉子卖包子馄饨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空气里混合着各种食物的香气、牲畜的味道和人体的汗味。
姜楠拉着弟弟在相对不那么拥挤的街尾,找了个靠近一棵大柳树的角落。
树下有片小小的阴凉。
她麻利地放下背篓,把陶罐抱出来,揭开盖布,露出里面乳白微绿的液体。
又把几个豁口碗一字排开,倒上浅浅一层“玉露凝香饮”。
那独特的、带着奶香和薄荷清凉的香气,在充斥着汗味和油烟味的街尾,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迅速扩散开来。
“咦?
啥味儿?
怪好闻的?”
“凉飕飕的,还有点甜香?”
“看那边,那俩小孩卖的是啥?”
很快,就有几个好奇的行人围了过来。
一个挎着菜篮的大婶伸头看了看碗里:“小姑娘,你这卖的是啥水?
颜色怪怪的。”
姜楠立刻扬起一个热情的笑容:“婶子,这叫‘玉露凝香饮’!
是用新鲜羊奶和上好的清凉草药秘法熬制的!
大热天的喝上一碗,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浑身都舒坦!
您闻闻这味儿,香不香?
凉不凉快?”
她这么一说,旁边的人也忍不住吸了吸鼻子,那股清凉的香气确实诱人。
“羊奶做的?
那不得膻死?”
一个挑着担子的汉子皱眉道。
“大叔您放心!”
姜楠早有准备,端起一碗递给那汉子,“咱家秘法处理过,一点膻味没有!
您尝尝看?
不好喝不要钱!”
她眨巴着大眼睛,一脸真诚。
那汉子将信将疑,但看着碗里清亮的液体和姜楠笃定的眼神,又闻着那实在勾人的香味,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来,小心地抿了一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脸上。
只见那汉子眉头先是习惯性地皱着,随即猛地一松,眼睛惊讶地睁大,紧接着咕咚就是一大口!
喝完,他咂咂嘴,一脸难以置信:“嘿!
神了!
真的一点不膻!
凉丝丝的,滑溜溜的,还带着股草药的清香味儿!
好喝!
真解渴!”
他说着,又忍不住喝了一大口,碗瞬间见底。
“真的假的?”
围观的人见他反应这么大,更感兴趣了。
“小姑娘,给我也来一碗尝尝!”
“我也要!
多少钱一碗?”
姜楠心中一喜,有门儿!
她赶紧说道:“今天头一天开张,让大家尝个新鲜!
三文钱一碗!
可以先尝尝,觉得好喝再买!”
她特意留了几碗浅底的用来试喝。
“三文?
有点贵啊,一碗素面才五文呢。”
有人嘀咕。
“尝尝,尝尝再说!”
有人递过来三枚铜板。
姜楠麻利地收钱,倒了一碗递给那人。
那人学着汉子的样子尝了一口,眼睛也是一亮:“哎哟!
是不错!
这大热天的,喝下去真舒坦!
值!
给我再来一碗!”
他痛快地又掏出三文钱。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又有那汉子的“好评”,加上姜楠刻意营造的清凉香气和“免费试喝”的噱头,摊位前很快围满了人。
尝过的人大多赞不绝口,毕竟这味道在古代绝对是独一份的新奇体验,尤其是在这闷热的天气里,一口下去透心凉,比喝井水舒服多了!
虽然三文钱对普通百姓来说不算便宜,但偶尔解个馋,或者给家里的孩子尝尝鲜,还是负担得起的。
“给我来一碗!”
“我要两碗!
带回去给我家那口子尝尝!”
“小姑娘,给我装这个小罐里!”
姜楠和姜小树忙得不可开交。
姜楠负责收钱、吆喝,姜小树则小心翼翼地用一个小竹筒做的简易“量杯”往碗里倒。
姐弟俩配合默契,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红晕。
看着一枚枚铜板落入那个充当钱袋的旧布包里,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姜楠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可比在博物馆对着玻璃柜里的瓶瓶罐罐写报告带劲多了!
陶罐里的“玉露凝香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就在姜楠忙得额头冒汗,准备给一位客人倒最后一碗时,一只修长干净、骨节分明的手忽然伸了过来,轻轻按在了陶罐边缘。
“且慢。”
一个清朗温和,如同山涧清泉般的声音响起。
姜楠一愣,抬头望去。
只见摊位前不知何时站了一位年轻男子。
他身形颀长,穿着一身洗得发白、却浆洗得十分干净的青色棉布长衫,肩上挎着一个半旧的粗布褡裢。
乌黑的头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起,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
他的面容清俊,眉目舒朗,鼻梁挺首,唇色有些淡,却微微抿着,透着一股温和又坚韧的气质。
最吸引人的是他那双眼睛,清澈明亮,像蕴着星辰,此刻正带着几分探究和好奇,看着陶罐里的液体,以及……姜楠。
他的衣着打扮很朴素,甚至有些寒酸,但那份干净整洁和通身的书卷气,让他在这嘈杂的市井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仿佛喧嚣中的一抹宁静。
姜楠的心跳,没来由地漏跳了一拍。
这古代……还有这种清流帅哥?
放在现代妥妥的校园男神啊!
而且看打扮,不像富贵人家的少爷,倒像是个……家境清贫的读书人?
“这位……公子?”
姜楠下意识地用了尊称,声音不自觉地放软了些,“您也要来一碗‘玉露凝香饮’吗?
只剩最后一碗了。”
她指了指陶罐底,确实只剩浅浅一层了。
那年轻男子微微摇头,目光却依旧停留在陶罐里,眉头微蹙,似乎在仔细分辨着什么。
他温声问道:“姑娘,冒昧问一句,你这‘玉露凝香饮’中,可是加入了……薄荷?”
姜楠心中一惊!
这人好灵的鼻子!
居然能闻出来?
她面上不动声色,依旧带着营业微笑:“公子好见识。
正是加入了新鲜的薄荷叶,取其清凉之性,方能解暑生津。”
年轻男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又浮现出更深的疑惑。
他抬眸,清澈的目光首视着姜楠,带着一种温和却不容忽视的认真:“薄荷性凉,清利头目,疏风散热,本是良药。
但羊奶,性温,滋养补虚。
这两者一凉一温,药性相左……姑娘将它们混合调制,是何道理?
寻常人饮用,是否会有妨碍?”
他的声音不大,语气也平和,但话语里的内容却像一颗小石子,瞬间在姜楠心中激起了涟漪。
周围几个还没走的客人也听到了,纷纷好奇地看了过来。
姜楠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完了!
遇到懂行的了!
还是个懂药理的!
她光想着味道好、能赚钱,完全忽略了食物相克、药性相冲这种“专业”问题!
这要是传出去,说她卖的东西喝了会出事,那她这生意可就彻底黄了!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
怎么办?
承认不懂药理?
那等于自砸招牌。
狡辩?
在懂行的人面前狡辩等于自取其辱。
她看着眼前这个清俊温和、眼神却透着敏锐的年轻男子,感觉额角的汗都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