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蓝星之外
这里名为王家村,此刻一位名为王蒙的中年男子正在一间不大不小的木屋前踱步,屋内时不时传来他妻子的叫声和催生婆的喊声。
“加把劲,就快出来了,再加把劲。”
王蒙心急如焚,双手紧紧攥成拳,指节都泛白了。
他望着紧闭的屋门,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焦急。
突然,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屋内的嘈杂与屋外的风雨声。
王蒙先是一愣,紧接着脸上露出狂喜的神情。
“生了!
生了!”
屋内传来催生婆欢快的喊声,“是个大胖小子!”
王蒙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冲进屋内。
只见妻子面色苍白却带着疲惫的笑容,襁褓中的婴儿正挥舞着小拳头,小脸皱巴巴的,却让王蒙觉得无比可爱。
王蒙轻轻走到妻子床边,握住她的手,声音略带哽咽地说:“辛苦你了,娘子。”
妻子虚弱地笑了笑,说道:“这是咱们的孩子,一切都值了。”
这时,窗外的暴风雨似乎也渐渐停歇,一道微弱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了这个新生命的身上。
王蒙看着孩子,心中满是欢喜与责任。
他思索片刻,郑重道:“这孩子就叫王辰,愿他如星辰般闪耀,有光明的未来。”
时光飞逝,王辰在王家村快乐地长大。
他与同龄小伙伴们一同在田野间奔跑嬉戏,去村边的小河里摸鱼捉虾。
农忙时节,他会跟着父母到田间帮忙,学着翻地、播种、浇水。
到了赶集的日子,一家人会早早起床,带着自家种的农产品去集市上售卖。
王辰好奇地看着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品尝各种小吃。
一转眼,王辰到了12岁。
十二岁那年的夏天,雨水格外丰沛。
王辰和几个半大小子钻进了村后平日里大人不让去的黑风岭外围,想找点野果子解馋。
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雨把他们冲散了,他在湿滑的山林里慌不择路,脚下被盘结的老藤一绊,整个人骨碌碌滚下一个陡坡。
天旋地转,泥水糊了满脸。
等他龇牙咧嘴地撑起身,抹开眼前的泥浆,才发现自己跌进了一个被浓密藤萝几乎完全遮蔽的山洞口。
洞口幽深,往外冒着森森的凉气,带着一股陈年的土腥味。
好奇心压过了恐惧。
王辰拨开湿漉漉的藤蔓,壮着胆子钻了进去。
洞内并不深,光线昏暗。
借着洞口透进来的微光,他看见洞壁深处,一具早己腐朽成枯骨的骸骨盘膝而坐。
白森森的骨架在幽暗中泛着微光,空洞的眼窝首勾勾地“望”着洞口的方向。
王辰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几乎要转身逃出去,视线却被枯骨摊开在膝上的几样东西吸引住了。
一本薄薄的、颜色发黄发暗的册子。
还有一枚…石头?
那东西约莫拇指大小,静静躺在枯骨灰白的指骨旁,通体呈现出一种温润的乳白色,内里仿佛有极其细微的、如同星尘般的光点在极其缓慢地流转。
即使在昏暗的洞穴里,它也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让人心神安宁的柔和光晕。
鬼使神差地,王辰咽了口唾沫,强忍着对那具枯骨的恐惧,小心翼翼地挪了过去。
他屏住呼吸,飞快地抓起那本册子和那枚温润的石头,像被烫到一样猛地缩回手,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山洞,首到重新沐浴在雨后山林湿漉漉、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里,才扶着膝盖大口喘息,心口还在怦怦狂跳。
回到家,他躲在自己那间小小的、只放得下一张木板床和一张破旧木桌的屋子里,才敢借着油灯的光,仔细打量这两样东西。
册子是用一种极其坚韧、非皮非纸的暗黄色材料制成,封皮上没有任何字迹。
翻开内页,上面是密密麻麻、如同蝌蚪般扭曲盘旋的奇异文字。
王辰一个字也不认识,只觉得那些笔画透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看久了竟有些头晕目眩。
他不敢多看,小心地将册子藏在了床板下最隐秘的缝隙里。
那枚石头则被他贴身挂在了脖子上,用一根结实的麻绳系着。
说来也怪,这石头一贴身佩戴,王辰立刻感觉到一股温润的暖流从胸口缓缓散开,原本因为淋雨和惊吓而有些发冷的身体迅速暖和起来,连带着心神也安宁了不少。
更奇妙的是,他发现每当自己在山林里奔跑玩耍,或是***休息时,这石头似乎能隐隐吸纳周遭草木的气息,那股温润滋养的感觉就愈发明显。
他不懂什么“生气”、“灵气”,只当是捡到了个神奇的暖玉,心中暗暗欢喜,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暖石头”。
至于那本看不懂的册子,王辰并未完全遗忘。
小孩子的好奇心是压不住的。
过了些时日,恐惧渐消,他又偷偷把它翻了出来。
那些扭曲的文字依旧如天书,但册子后半部分,却有几幅极其简单、只有寥寥数笔的人体线条图,旁边标注着一些同样扭曲、却似乎能勉强模仿勾画的符号。
图上画着几个盘坐的小人,身上画着一些弯弯曲曲的箭头,指向身体的不同部位。
王辰看不懂字,却对这些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学着图上小人的样子,盘腿坐在自己硬邦邦的木板床上,闭上眼睛,努力去感受身体内部。
起初什么感觉也没有,坐得腿麻腰酸。
但不知是那“暖石头”的作用,还是他天生就有些懵懂的灵觉,一次深夜,当他摒弃杂念,试着按照图中一个最简单箭头的方向去“想”时,一股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却真实存在的“气感”,如同一条细小的暖流,真的在他小腹深处若有若无地动了一下!
这微乎其微的发现,却像一道惊雷在王辰心中炸开!
他激动得差点从床上跳起来。
从此,他着了魔似的,一有空就躲回小屋,对着那几幅简陋的图,笨拙地模仿、感受。
他不懂心法口诀,只凭着那几幅图和对“暖石头”带来的微弱气感的体悟,开始了最原始、最懵懂的“修炼”。
那本神秘的册子,被他称为《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