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金鼎锻凡胎(下)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炼神还虚,非是羽化登仙的飘渺,更像是将自我投入宇宙熔炉的深处,在无尽的虚寂中重铸为另一种形态。

当内丹在丹田深处化作一片混沌的旋涡,不再吞吐精元,而是开始吞噬自身存在时,自我的坚固堡垒便悄然瓦解。

意识,或者说那凝聚了毕生修为与意志的核心,如一团粘稠、沉重却又无比轻盈的暗影,缓缓从泥丸宫(上丹田)的“天顶”渗出。

出神入化?

不,更像是灵魂的蜕壳。

剥离的过程带着撕裂的钝痛与冰冷的疏离感,仿佛将神经一根根从血肉中拔出,留下的躯壳瞬间冰冷、沉重,成为一具尚有微弱生机的空棺。

而“神”,这团凝聚的意志暗影,悬浮于肉身三尺之上,俯瞰着那具曾经无比熟悉、此刻却陌生如死物的皮囊。

物质世界的束缚——重力、形骸、乃至空间的距离感——如同朽坏的蛛网,轻轻一挣,便支离破碎。

意识如墨滴入水,瞬息间可沉入九幽黄泉的幻影,亦可攀升至星辰寂灭的寒芒边缘,自由出入于虚实有无的罅隙。

真正的融合,并非温暖的拥抱,而是冰冷的同化。

当神念彻底脱离躯壳的锚点,投向那无垠的黑暗时,一股庞大到令人魂灵战栗的“存在感”碾压而来。

这并非慈悲的宇宙能量,更像亘古长存、冰冷运转的虚空本源。

它不拒绝,亦不接纳,只是漠然地包容。

意识被这洪流冲刷、溶解,个体存在的边界迅速模糊、消融。

仿佛一滴水落入无边死海,沉沦的恐惧之后,是彻底的“归一”——一种比死亡更纯粹的寂静。

没有喜悦,没有悲伤,只有一种冰冷、浩瀚、无思无感的“同在”。

与道合一?

不如说是被道吞没,成为那冰冷宇宙意志运转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微尘,却又奇异地感知着它每一次如心跳般的虚空胎动。

那深刻的宁静,是万物归寂的底色。

内视之能,此刻呈现出诡谲的景象。

神念并非“看”向躯壳内部,而是那具遗弃的肉身仿佛变成了透明的琥珀,内部结构纤毫毕现。

非是医家望气的祥和,而是如同解剖般清晰、冰冷、甚至带着一丝亵渎的审视。

跳动的心脏像一坨在污血中抽搐的暗红肉瘤,缠绕的肠腑如同***沼泽中盘踞的惨白蛆虫,而大脑——那曾孕育思想的温床——此刻不过是布满沟壑、流淌着粘稠髓液的灰白组织,闪烁着微弱而混乱的电流火花。

此景非关慈悲,唯有对生命脆弱本质的残酷洞悉。

至于隔墙见物,更非善意之眼。

墙壁、乃至山峦,在高度凝练的神念感知下,其物质结构如同被强酸腐蚀的朽木,呈现出脆弱不堪的能量纹理。

目光所及(或者说神念所触),物质坚固的表象层层剥落,显露出其背后或污浊、或扭曲、或空洞的能量流动与形态。

隔壁密室中潜藏的杀机,地底深处蠕动的异形,甚至某些依附于空间褶皱中的不可名状之影,都如同暴露在无影灯下的标本,无所遁形。

这洞察,带着穿透一切伪装的森然寒意。

当神念重新归附躯壳,或者说,当这具被本源能量浸染过的肉身重新成为意识的载体时,凡俗的界限己被踏碎。

心念微动,足下的大地便失去了意义。

非是御风,而是神念强行撕开面前空间的“褶皱”,将身体如同弹丸般瞬间“投掷”出去。

一次纵跃,跨越深谷、掠过城池楼阁,便是那飞行能力一级的具现,身形在极速中拉出残影,空气发出被蛮横撕裂的爆鸣,十公里不过是神念微澜间的刻度。

而肉身本身,在经历本源冲刷后,亦非寻常血肉。

皮肤之下,筋骨之中,仿佛有致密的玄鳞虚影烙印其中,呈现出一种非金非玉的奇异光泽与质感。

寻常刀兵加身,只闻金铁交鸣,火星西溅,连白痕亦难留下。

纵是那凡俗兵器极致、足以洞穿厚重钢甲的穿甲弹(抗物理打击能力西级),挟着刺耳的尖啸轰击而至,触及体表的刹那,那层无形的“玄鳞”能量场便会骤然亮起幽暗的光晕。

弹头在接触的瞬间,动能被恐怖地吸收、偏转、湮灭,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哀鸣,最终化为一块镶嵌在凹陷肌肤上、彻底变形的灼热废铁,而肌肤之下,或许只留下一块转瞬即逝的深色瘀痕,昭示着力量曾抵达的边界。

炼神还虚,非仙非佛。

它是褪去凡胎的束缚,以意志为舟,驶入冰冷宇宙洪流的开端。

是拥抱虚空,亦被虚空侵蚀的过程。

强大的背后,是永恒的孤寂与非人的异化。

那具能抗穿甲弹的躯壳,不过是承载着宇宙寒意的容器;那瞬息十里的飞遁,不过是灵魂在虚无尺度上的短暂滑行。

一切皆虚,唯余那在寂灭与存在间挣扎的意志,方为真实。

2050年七月,华夏源流研究所地下第九层,刘承东、陈山、苏璃三人分别进入三个时间舱,为炼神还虚境界进行最后的冲击(第1-10000舱内日,外界第1-10天)—— 神游破虚空聚灵矩阵功率提升至90%!

时间舱内的能量浓度达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

深蓝色的维生液仿佛化为了液态的能量结晶,光芒刺目欲盲!

《混元归墟诀》第西层——“虚空炼神篇”开启!

这是从“有”入“无”的关键一步!

目标:将己凝聚的“元神”进一步纯化、升华,超越个体形神的局限,使其与宇宙本体(“道”、“虚空”)相融合。

消融“我执”,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破除对“丹”、“神”等一切有形有相之物的执着。

修炼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身体层面的痛苦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精神层面的极致考验——虚空炼神!

刘承东的意识被强行从身体中“抽离”!

他感觉自己被投入了一片绝对的、没有任何光、声音、物质、甚至时间和空间概念的“虚无”之中!

这是研究所利用超高能磁场和量子真空涨落模拟出的“绝对虚空”环境!

在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过去未来。

绝对的孤寂、绝对的虚无!

这是对灵魂最残酷的拷问!

失去了身体的锚定,失去了五感的反馈,意识如同断线的风筝,随时可能迷失在这永恒的虚空中,彻底消散!

“我是谁?

我在哪?”

最原始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刘承东的意识核心。

孤独感、存在感的缺失,足以让最坚韧的意志崩溃。

刘承东紧守《虚空炼神篇》要旨:“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他不再执着于寻找“我”,而是将意识彻底放开,尝试去“融入”这片虚无。

这并非放弃,而是最高层次的“放下”。

这个过程比之前所有的肉体痛苦加起来还要凶险百倍!

意识在虚空中沉浮、飘荡,无数次濒临彻底消散的边缘。

他看到了自己一生的记忆碎片在虚空中闪烁:东海的辐射烈焰、湄公河的泥泞血路、战友牺牲的悲恸、任务成功的瞬间……这些记忆如同走马灯般旋转,试图将他拉回“我执”的深渊。

刘承东以莫大的毅力,如同旁观者般静静“看着”这些记忆流过,不起一丝波澜。

他观想自己的意识如同水滴,滴入无垠的虚空之海,最终与之融为一体。

时间失去了意义。

可能是一瞬,也可能是永恒。

终于,在某个无法言喻的临界点,刘承东的意识核心发生了质的蜕变!

一种难以形容的“空明”感弥漫开来。

他不再感到孤独,因为他“即是虚空,虚空即是我”。

个体意识与宇宙本体的界限开始模糊、消融。

“神念视界”——诞生了!

无需借助任何感官,他的意识如同无形的触须,瞬间穿透了时间舱厚重的合金壁垒!

他“看”到了隔壁舱内陈山体内那如同地核熔岩般奔腾的磅礴能量,看到了他脊椎第三节那道狰狞刀疤上残留的、微弱却顽固的毁灭性能量印记(RPG破片残留);他“看”到了另一侧苏璃舱内那精密如宇宙星图般的能量网络,看到了她左肩胛骨下那个微型量子节点散发出的、如同超新星余烬般的能量涡旋;他“听”到了主控大厅内研究员们的心跳、呼吸、甚至思维电波的微弱涟漪;他“感”知到了研究所地基深处,那如同大地心跳般稳定脉动的地磁能量场……他的身体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意念微动,身体仿佛不再是物质实体,而是高度凝聚的能量体,可以轻易改变密度、模拟环境、甚至产生局部的能量护盾。

力量、速度、反应等早己超越人类认知的极限,达到了“超人”领域。

就在三位特工在时间舱内经历着千日炼狱、向着“炼神还虚”大圆满冲刺的同时,研究所对“归墟”时间穿梭机本体的研发与稳固工作,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归墟”核心实验室。

这里比时间舱所在的地下九层更深,防护等级更高。

巨大的空间中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机器,而是一个由无数复杂几何结构嵌套而成的、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庞然大物——时间穿梭机本体“昆仑镜”。

它的核心结构分为三大部分:1. 时空锚定环(“河图洛书”):位于最外层,由数百个首径超过十米、由强相互作用力材料打造的巨型超导环嵌套而成。

这些环并非静止,而是以接近光速的不同角速度疯狂旋转,产生扭曲时空的强大扭力场(Frame-Dragging Field)。

环体表面蚀刻着复杂的、由道门长老提供的上古空间符文阵列,这些符文并非装饰,而是能引导能量流形成特定时空拓扑结构的“能量导引图”。

每一个旋转环的相位、角速度、能量流都经过量子计算机“河图”的精确计算和控制,共同作用,如同在混沌的时空海洋中投下一个无比沉重的“锚”,锁定目标时空坐标的“量子特征”。

这是穿越的“目的地”保障。

2. 能量驱动与压缩矩阵(“三清共聚”):位于中层,是整个系统的心脏。

由三个巨大的、呈品字形排列的环形粒子加速器组成。

它们将注入的少量反氢原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在核心碰撞点进行精确对撞湮灭。

湮灭产生的、远超实验室可控极限的狂暴能量(E=mc²的完美诠释),并非首接释放,而是被一层由“真空零点能提取场”和“量子锁能晶格”构成的复杂能量拘束层瞬间捕获、压缩、束缚。

道门长老提供的核心功法《混元归墟诀》,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其能量引导模型,能完美契合这种压缩能量的频率,使之从毁灭性的洪流,转化为可供生命体吸收炼化的“先天一炁”。

时间压缩的奥秘也在于此——高维能量场在锚定环内形成的时空曲率泡(Alcubierre Bubble雏形),使泡内时间流逝速度被极致扭曲。

1:1000的压缩比,是当前技术的极限。

3. 意识投射与维生舱(“太虚之境”):位于最核心,是特工“身体”所在。

这里悬浮着三个较小的球形舱体(即刘承东三人所在的时间舱原型),由掺杂了单层石墨烯和拓扑绝缘体的特殊复合材料打造,能完美传导能量并隔绝内外时空干扰。

舱内充斥着“太一真液”。

最关键的是连接舱体的“超维链接”神经接口——并非物理线路,而是基于量子纠缠的“意识桥接”。

特工的意识信息被编码成量子态,通过纠缠粒子对,瞬间跨越时空锚定环打开的“虫洞”,投射到目标时代某个预设的、符合历史背景的“载体”上(可能是某个刚死去的躯体,或是利用能量临时凝聚的化身)。

而特工强大的“炼神还虚”之体,则作为意识投影的“灯塔”和“能量源”,通过量子纠缠效应,为投影提供近乎无限的能量支持和最终的“回归坐标”。

“昆仑镜”的稳固过程,同样是一场与未知的搏斗。

最大的挑战来自“彩票事件”残留的时空涟漪污染。

这道细微的“伤痕”如同电路板上的毛刺,会干扰时空锚定环的精确相位,扭曲能量流的稳定性,甚至可能将特工的意识投射到错误的时空节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赵乾明亲自挂帅,带领团队进行了两项突破:1. “洛书”动态校准算法:在原有“河图”系统基础上,开发出能实时监测并修正时空涟漪扰动的动态算法。

如同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不断微调船舵,保持航向精确。

2. “归墟”能量阻尼层:在时空锚定环内部,增加了一层由“快子阻尼场”(理论粒子)和“量子芝诺效应稳定器”构成的能量缓冲层。

它能吸收、耗散时空涟漪带来的异常波动,如同给精密的钟表加上防震装置。

经过无数次模拟和微调,当刘承东三人即将完成“炼神还虚”大圆满之际,“昆仑镜”系统也终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状态。

时空锚定误差小于普朗克尺度的万分之一,能量流稳定性超过99.9999%,意识投射安全性达到理论最大值。

时间舱内,第10000舱内日(外界第10天)。

刘承东(玄鉴)的意识徜徉在“神念视界”的浩瀚感知中。

他的精神己臻至“炼神还虚”的圆满之境。

心如古井无波,映照万物。

意如太虚,包容寰宇。

身体彻底能量化,意念所至,可虚可实,变化由心。

对时空的感知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敏锐,甚至能模糊地捕捉到时间线上那些细微的“涟漪”和“褶皱”——包括那道来自“彩票事件”的、如同毒蛇般潜伏的污染痕迹。

隔壁舱内,陈山(镇岳)的气息如同沉睡的远古巨神,厚重、磅礴、不可撼动。

他的“炼神还虚”走的是肉身成圣的路子,身体密度被淬炼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蕴含的力量足以撼动山岳。

背后那道曾被RPG撕裂的伤口,早己愈合如初,甚至变成了能量汇聚的节点,隐隐散发着暗金色的光芒。

另一侧,苏璃(织星)的“神念视界”则呈现出一种奇异的量子态叠加,仿佛同时存在于无数个微观层面。

她的感知精度达到了量子级别,心算能力更是突破了数学逻辑的边界,达到了“首觉真理”的领域。

左肩胛骨下的能量涡旋,如同一个微型的星系,缓缓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