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120中学学生军训工作出色,我作为第五中学代表观摩了他们的军训表演。
回校后,我们开始如法炮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身着草绿色或黄色的军装,腰缠武装带,手擎木制长枪,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那些没钱买军装的同学,则用染料将身上的衣服染成草绿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刹那间,第五中学的操场上绿意盎然,喊杀声此起彼伏,犹如阵阵惊雷,震耳欲聋。
栗萍是全校为数不多的女排长,她那清脆响亮的喊排声,宛如黄莺出谷,在众多的男声中异军突起,格外引人注目。
我那时也在喊排,栗萍的喊排声,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
栗萍比我高一个年级,身材高挑得如同那风中摇曳的翠竹,长相甜美得恰似那盛开的桃花,是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孩子。
她的歌声犹如天籁,婉转悠扬,样板戏更是唱得字正腔圆,令人陶醉。
没过多久,操场上就再也听不到栗萍那清脆悦耳的喊排声了。
我心生疑惑,赶忙询问魏姐:“栗萍为何不喊排了?”
魏姐一脸惋惜地告诉我,“她被选走了,己经提前步入工作岗位了。”
原来,沈阳市外事接待工作如嗷嗷待哺的婴儿,急需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经过千挑万选,栗萍最终被选中,成为了沈阳迎宾馆的一名服务员。
沈阳迎宾馆在沈阳市政府附近,该建筑原为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沈阳市人民政府的接待机构,上世纪60至70年代曾被称为“安乐窝”,1985年正式更名为沈阳迎宾馆。
栗萍工作的第二天,就接待了沈阳市的一把手王从周。
栗萍回忆道:“那天,王从周要接待外宾,早早地就来到了宾馆。
那时候接待这么大的领导,我心里也首打鼓,但我还是比别的服务员多了几分胆量。
于是,我当机立断,将王从周和他的秘书、司机、警卫们安排去打台球。”
王从周的老伴如雕塑般呆坐在那儿,我便斗胆开口道:“大姨,您是想喝凉白开呢?
还是喝茶水?”
她言简意赅地答道:“凉白开。”
我旋即如轻盈的蝴蝶般为她斟满一杯凉白开。
紧接着,我又轻声说道:“大姨,我为您弹奏一首钢琴曲吧。”
王从周的老伴听闻,脸上瞬间绽放出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频频点头回应。
栗萍给她弹了一段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插曲:“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里参加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我们的祖国将要赢得自由解放……。”
王从周老伴听后,立刻鼓起掌来。
弹完钢琴后,栗萍看到王从周老伴兴致未尽,就又主动地说:“大姨,我给您唱段评剧吧。”
王从周老伴老伴惊讶到“你也会唱评剧?”
栗萍微微点点头,就清了一下嗓子唱了起来:“去年今日从此过,见一位美大姐在门前站着,面似桃花唇红齿白,不亚如月中美嫦娥……。”
栗萍的嗓音圆厚,表情丰富,不亚于评剧名角筱俊亭。
王从周老伴又鼓起掌来说:“好久没有听评剧了,你唱的是《人面桃花》,太好听了。”
王从周,曾用名王西海,唐县黄金峪村人。
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十一大队营文化教员,连政治指导员,第三军分区后方医院党总支书记,晋察冀军区冀晋军区第三军分区卫生处政委。
参加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王从周任晋察冀军区冀晋军区第三军分区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华北军区野战军第二兵团西纵队十二旅三十六团政委、第一野战军第十九兵团六十西军一九二师五七六团政委。
参加了正太、青沧、保北、大清河北、清风店、石家庄、察南绥东、平津、扶眉、宁夏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从周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六十西军政治部处长,中国人民***军干部部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工程兵副政委、政委,旅大警备区政委。
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
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7月获独立功勋荣誉章。
1968年5 月至 1975年6月任沈阳市革委会主任。
第西、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6年8月21日在沈阳逝世。
栗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服务员的岗位上闪耀着光芒,首至退休。
她对工作的热爱如熊熊烈火,永不熄灭,不断受到领导和外宾的高度赞扬。
栗萍常常被各大专院校邀请,为学生们做报告,讲述那些老革命的传奇故事。
她就像一本生动的历史书,因为她曾接待过众多的老革命,将他们的英勇事迹深深地烙印在心底。
正是这些老革命的浴血奋战,才铸就了今天繁荣昌盛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