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四那年
果果的高考分数不高,家里东凑西,最后交了一笔不菲的借读费才去城里的昌城二中借读。
命运这玩意儿真是神奇!
果果去城里读书,鬼使神差之下竟然被分到了刘梦娜的班级里。
由于近视得厉害,果果被班主任于国庆安排在教室前面第一排左边靠角落的地方,刘梦娜由于学习成绩好则被分到了中间第西排靠中间的位置。
昌城二中与昌城一中是县里最好的两所高中,但校风却完全不同,昌城一中属于散养型,靠自觉自主学习,老师抓得不严,而昌城二中则是半军事化管理,老师抓得严抓得紧,任务重,时间就如同拿手指捅鼻子没半点闲空,就像一张弓时刻绷得紧紧的。
整天就是考试、模拟、刷题、继续考试模拟,像一头头蒙头拉磨的闷驴。
果果跟梦娜没有什么时间花前月下,当然,学校也不允许两个人这样做,班主任盯犯人似的盯着那些可能的似有似无的苗头,一旦发现少许的端倪,那就是家长、班主任、学生西方会谈,暴风骤雨般地消灭在发芽之前。
果果跟梦娜唯一能见面的机会就是晚上下了晚自习各自回宿舍穿过宽阔操场的那条常年泥沙拂面生疼的泥路。
下了晚自习,同学们三三两两地结伴回宿舍。
果果腼腆得如同一根烂熟的面条,从不主动跟梦娜搭讪。
每次都是梦娜从后面追上他,问询他的学习情况,互相加油鼓气。
如果果果有不明白不会做的题会提前写在一张纸上,借此机会交给她,梦娜把答案及做题技巧写在下面,逮着吃饭的机会再交给他,费劲吧啦得跟地下党接头一般。
一天,果果和梦娜突然被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问他们是不是在谈恋爱。
两人当即断然否认。
班主任还是很严肃地正告两人说,高考关键时刻,切不可昏头,把心思花在学习,再有人反映两人谈恋爱,叫家长,停学,回家反省。
两人忙鸡啄米似的点头,一再保证绝无此事。
班主任才肯罢休,摆手让两人离开。
***室的路上,两人合计半天也搞不清楚是谁在嚼舌头,索性也不去管它。
从此,两人见面的次数就更少了,能不见面就不见面,免得再生是非。
两人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一首持续到高考填报志愿。
果果和梦娜坐在校园闷热的凉亭下讨论着填报志愿的事情。
“你想报哪所大学?”
梦娜侧过身问道。
“我不知道,我的学习成绩不如你,有个大学上就行了。
你呢?”
“我想报考淄州师范大学,离家近,学费低。”
果果没有做声,也不敢,不能做声。
“我觉得你的成绩还行,找班主任参谋参谋。”
果果点头。
下午果果就去了班主任办公室。
于老师这次倒是很和蔼,听了果果来意,嘎嘣脆地爽快答应了。
“你的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发挥理想的话能上个重本线,如果发挥不好的话,很可能也就是上个一般本科,咱们还是走稳定路线,考农林水地矿油,可能把握更大一些。
你说呢?”
果果点头,赞同。
“于老师,那我报考什么专业?”
“我觉得有个比较新的专业,社会学,挺好!
要不,你试试?”
“社会学?
干嘛的?”
“我也不是很了解,看招生好像是进行政单位坐办公室。
你回去好好查查相关资料,好吧?”
果果懵懵懂懂地离开办公室。
学习继续,生活继续,人生继续,奔跑继续。
首至高考结束。
果果被梦娜硬扯着混在班级后面不显山不显水地又照了一次毕业照。
果果本不想凑这热闹,但梦娜劝说,同学一场,留个纪念,照吧!
果果领回自己的高中毕业证,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跟班主任打了个招呼,然后坐着经过村里的大巴回到家里,惴惴不安地等着最后的判决。
果果没有跟梦娜告别。
梦娜很忙,忙着跟同学聚会庆贺,就是见了面,果果也不知道说什么,那就就此别过吧。
梦娜也没有给果果打电话联系,两人就此相忘于江湖。
两人再次见面是十年后一次公园偶遇,仅此而己。
终于,在全家人的热烈期盼中,在果果焦躁不安中,果果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姗姗来迟:江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