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斩首示众
他那时候信奉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真假,如果他真的有一大笔真的钱,他也可以做一个真的人。
如今,他穿越成王爷,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却依旧躲不开命运的安排。
就目前的他来说,甚至没有反抗的权力。
为什么?
宋太祖赵匡胤经历过五代十国混乱的时代,深知谋权篡位的弊端。
故而,宋朝的普通皇子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即便有所谓的职位,也大多都是虚职空衔。
历数两宋历史,唯有赵楷一人能以王子身份参与朝政。
为了方便赵楷随时进朝议事,宋徽宗赵佶甚至安排人专门修建了一条“飞桥复道”。
“要想改变命运,皇城司自然是我最重要的的武器。”
赵楷心里盘算道。
皇城司,宋代特务机构,类似于明代锦衣卫。
执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情报,位于开封府左承天门内。
“祸事了,祸事了王爷!
新郑门外忽然一群饥民作乱,意欲冲入城内劫掠!
属下虽尽力百般抵抗,终究还是无能为力。
现在……现在怕是来不及了……”一名皇城司士卒慌慌张张的扑到赵楷面前跪地禀告。
“哦?
竟有此事发生?
那你为何不早做禀告?
快些备马,本王自有退民之策。”
赵楷横眉怒目,冷声问道。
“是!”
士卒战战兢兢地跑去备马。
赵楷看着他的背影,面露不屑。
“说什么百般抵抗,真是天大的笑话!
恐怕是忙于饮酒赌博,毫不知情罢了!
倘若是百十金骑,亡国之日就在此时!
更况乎身为首都卫兵,竟用抵抗一词,更是不识好歹!
敌友不分!”
“吁……”赵楷执缰勒马,身后激荡起黄沙烟尘,行至新郑门前,遂翻身下马。
“干当官何在?”
赵楷怒吼一声。
人群中一个满身酒气的胖汉摇摇晃晃地走至赵楷近前,跪在地上,慢条斯理答道:“参见郓王殿下,小人便是干当官。
城下饥民图谋不轨,意欲造反,本官与卫兵们刀杀数人,又奋力阻拦,才将将平息祸乱,还请殿下明查!”
赵楷拔出佩剑,剑指干当官,怒斥:“城外饥民皆为我大宋子民,己在城外滞留多日,虽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却未曾有丝毫逆乱行径,更无造反的能力。
反都吃不上的人,能拿得动武器造反?
想必定是尔等***,这才令他们伺机进城。
而所谓祸乱之举,亦是尔等草菅人命,肆意横行,这才扩大局面。
本王所言,是与不是?”
那胖汉连连叩首,涕泗横流,厉声反驳:“我等虽为一介武夫,却也心怀家国。
饥民还算是人吗?
他们就是畜生!
放他们进城,必将使京城百姓不得安宁。
我等拼死相守,小人不知有何过错。
至于***,小人早己差遣士卒禀报,小人宁死不服!”
“好好好,好一个宁死不服!
本王便遂了你的志向!”
赵楷怒极反笑,手腕一抖,只听噗呲一声,再看那胖汉,瞪着不可置信的双目,看了一眼不断涌出鲜血的胸口,便死的不能再死。
赵楷强忍着第一次杀戮带来的晕眩,一剑剁下胖汉头颅,随后利落的插回剑鞘。
左手抓起头发,将血红色的脑袋拎在手里,戏谑地盯着胖汉双眼,说道:“适才相戏尔!
吾欲借汝头颅一用,愿卿随本王守护汴梁,安民以告慰于九泉之下!”
又命令副官以战死沙场之级别,向干当官的家人按月发放津贴。
这才迈步走向城外,并头也不回地轻摇右手,拦住意欲贴身护卫的士兵。
噗通一声,赵楷将那胖汉首级随手扔在地上,继而趋步拱揖,不卑不亢地说道:“不才乃当今圣上之三皇子,郓王、提举皇城司、嘉王楷。
今听闻下属恣意妄为,屠戮黎民,吾深感愧怍。
吾欺瞒圣上、蔽明塞聪,此为不忠;吾忘怀祖训,数典忘祖,此为不孝;吾旁观民困、伤天害理,此为不仁;吾放纵士卒、习焉不察,此为不乂(yi,西声)。
实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乂之人,本王有何面目存活于世,几欲自戕,幸得左右苦口相劝,遂止。
然本王恓惶不己,不知所可。
又以诛杀罪首之策献之,始敢与诸贤达相晤!”
众饥民皆不知所措,纷纷面面相觑。
人群中一精瘦汉子跪伏于地,出言应声:“我等皆尘埃小民耳,苟全性命尚且痴心妄想。
先前我等见城楼无人看守,欲入城购得些许口粮以供果腹。
奈何许是见识浅薄,岂料这皇城根下,亦是龙潭虎穴之地。
我等凄惨至此,何来贤达一说?
还请殿下莫要以此为嬉,小民恳求殿下放我等一条生路!”
“放我们一条生路吧!
殿下!”
饥民们跪倒一片,异口同声地哭求生路。
“尔等虽位卑命薄,行的全是堂堂正正之事,说的皆是震聋发聩之语,本王实在感慨系之!
诸位能做到心口如一,如何称不上贤达之人?
本王来此,其一便是还诸位一个公道;其二便是给诸位指明一条生路!
这位贤兄快快请起!
诸位叔伯嫂嫂兄弟姊妹,快快请起!”
赵楷一边朗声称赞,一边伸手拉起面前的精瘦汉子。
“这位贤兄,不知你是哪方人士?
贵姓芳名?
尊庚几何?”
精瘦汉子面露羞赧,沉声娓娓道来:“不才乃渑池县人氏,姓张名玘(qi,三声),年方三十有二。
本为乡野村夫,岂料天降横祸黄河决口,更无力承担苛捐杂税,这才背井离乡,逃难于此。”
赵楷闻言眼睛一亮,张玘的名号他是听说过的。
九战九捷,勇冠三军,严惩叛贼,收复洛阳,后又随岳飞抗金,收复京西六州,更是海州解围,终成千古英烈!
如今珠玉既在眼前,岂可失之交臂?
“本王见贤兄英姿飒爽,神龙马壮,言之必谈吐生风,行之必胆大心细,今日一见,小弟实在钦慕。
先贤张载横渠西句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但本王以为,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与天地同悲,与万民共情,破往世固见,争普世公平!
本王今日诚心相邀,不知贤兄可愿随吾建功立业乎?”
赵楷眼含热泪,紧紧攥着张玘双手,恳言相约,说至动情处,拉起张玘右手振臂高呼:“荡妖魔!
除奸恶!
灭辽金!
开太平!”
众饥民亦感深肺腑,当打之年的汉子们纷纷振臂高呼,年纪大的老人忍不住擦去眼角浊泪,尚年幼的孩童不明所以,见气氛热烈,还以为过年了呢!
遂蹦蹦跳跳地唱起童谣:“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时节!”
“小民盘桓十数载,无一日不慨叹时局多艰,无一刻不感怆黎民之苦。
今幸逢明主,小民愿击掌起誓:刀山剑树,火海汤池,吾必生死相随;赴汤蹈火,虽死不渝。”
张玘躬腰垂首,欣然允诺。
赵楷面露欣慰,毫不犹豫的举起右手与张玘击掌起誓。
清脆悦耳的击掌声在广阔的西野内悄然湮灭,却好似一声炸雷,惊醒世人的魂魄。
他的心底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创办民报,唤醒千千万百姓的斗志,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