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积累第一桶金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咖啡馆的喧嚣被王霏决然抛在身后。

她沿着梧桐树荫掩映的街道快步前行,阳光透过新绿的枝叶洒下斑驳碎金,投在她脚步沉稳的影子上。

空气中弥漫着春日特有的生机与新雪初融般的清冽,仿佛整个世界在为她重新洗牌。

复仇的快意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坚实、更为急迫的冷静。

三天——日历上的数字如同烧红的烙铁,在她心头烙下滚烫的印记。

三天后,周航精心设计的“借款投资”合同陷阱便会张开獠牙,如果她不能在此之前筑起坚实的堤坝,那前世的灭顶之灾随时可能重演。

更紧迫的是,历史的车轮即将滚向那个遍地黄金的时代节点——国内股市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而N江之畔,一场规模更大、机会更加骇人的盛宴也正在暗流涌动。

时间!

资本!

缺一不可!

她需要原始积累的第一桶金!

王霏的目标极其清晰:金城证券营业部。

记忆如同精密的导航仪,绕过曾经熟悉的公交站牌,引领她走进一条不甚起眼的临街门面房。

狭小的门楣上挂着老旧的招牌——“鹏程信息服务部”。

里面几个工作人员正百无聊赖地看着报纸或昏昏欲睡。

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油墨味和旧纸张的气息,与门外的车水马龙格格不入。

这就是她的起点。

此刻这里毫不起眼,却是少数能绕开监管、为特定人群提供“特殊”信息服务的灰色渠道之一,更是少数能与N江那边建立快速资金流通的小窗口。

王霏知道,再过几年,这种地方会如同昙花一现般迅速消失或被严格取缔,但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这短暂的时间缝隙里,它就是掘金者的跳板。

她要找的人,是胡志彪。

一个西十岁上下、其貌不扬甚至有些油滑的中年男人,但前世证明,此人虽贪婪却足够谨慎,只要报酬到位,办事手段颇为可靠。

“找胡经理。”

王霏走到柜台前,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清冽,目光精准地落在一个正对着电风扇打瞌睡的胖胖身影上。

那人猛地一个激灵醒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抬头,看到王霏精致的面容和那双仿佛洞悉一切的清冷眸子时,脸上仅存的迷糊瞬间被精明取代。

他打量着她身上裁剪得体、质料不凡的薄风衣,眼神蓦地亮了起来。

“胡哥今天没……”旁边一个年轻小伙下意识地想要回绝。

“我姓王。”

王霏看也没看回话的小伙,目光牢牢锁住胡志彪,“跟他提‘丽景酒店1995年底’那条线的消息,他就知道我是谁了。”

这是一个精心挑选的切口,只有胡志彪能听懂的敲门砖,暗示着某种隐秘却真实存在的联系路径,也带着不动声色的威慑。

胡志彪脸色微变,那个酒店名字意味着信息获取的某些特定、绝不摆在台面的手段。

他立刻从吱呀作响的木椅上起身,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只是眼神深处多了一丝审慎:“哎呀,稀客稀客!

王小姐对吧?

里边请,里边请!

小张,倒茶!

要最好的毛尖!”

简陋的会客室里,弥漫着劣质茶叶与旧家具混合的古怪气味。

胡志彪殷勤地递上茶杯,王霏只象征性地沾了沾唇。

“王小姐,不知您这边是有什么信息……” 胡志彪试探着开口。

王霏打断了他,开门见山:“不是卖消息给你,胡经理。

是跟你做笔交易。”

她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目光如同冰锥般锐利:“我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开一个港股账户。

资金,我有办法解决,但渠道要快、稳、安全。

同时,还需要你们信息服务部帮我盯紧三支香江上市的股票:港深高速、鹰君地产、数码港科技。

从现在开始的每一分钟,它们的报价波动、市场传闻、尤其是大户动向,都要第一时间报给我。”

她清晰地报出三个名字,语气笃定,毫无商量余地。

胡志彪的绿豆眼猛地睁大了。

王霏提出的要求,每一项都踩在灰色边缘。

开户不难,但“最快时间内”和“安全”往往是对立的。

盯股票更是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尤其在跨市场信息传递远不如今天便捷的96年。

“……王小姐,” 胡志彪舔了舔发干的嘴唇,“这开户嘛,风险不小啊,而且这盯盘服务……两万。”

王霏平静地吐出两个字,如同在说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

“开户手续费包括所有运作成本?

连信息费在内?”

胡志彪声音拔高了一点,带着不敢置信的惊喜。

“不包括。”

王霏摇头,目光平静无波,“开户成功后立刻付清。

额外的信息费,我按每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度单独结算。

只要结果让我满意,不会亏待你胡经理。

但时间,我只给你,”她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到明天中午之前。”

她的目光扫过墙上滴滴答答的老式挂钟。

无形的压力骤然降临。

胡志彪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一天!

开户流程本身就不简单,还要协调信息传递渠道!

他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两万块是笔巨款!

在这个工人月薪普遍不足千元的年代,几乎相当于普通人两年多的收入!

巨大的诱惑和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时限在他脑子里的激烈交锋着。

王霏静静地等,手指在冰冷的瓷杯边缘轻轻摩挲。

她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她要动用的是前世知晓的最快“通道”,成本高昂到奢侈,但这就是她为了抢时间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胡志彪的渠道虽然灰色,但在96年这个微妙的时间点,恰恰是跨越壁垒的唯一捷径。

这笔钱,她将从自己接下来精准的短线操作里,百倍地赚回来!

“……得嘞!”

沉默了几秒钟,胡志彪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闪过一丝赌徒般的狠厉,声音却带着肉痛,“两万!

明天中午!

王小姐您是爽快人!

我胡胖子就算砸锅卖铁,也给你把这事儿在明天中午前办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