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各位看官好啊~这里是作者夏天就要西瓜冰,接下来是一些废话,不占我的更新字数~灵感来源本文的脑洞源于“如果少商死在了那场大病里”的重生梗。

至于双重生,是本人很喜欢的同人梗(因为我是绝对的官配党)。

但是我的想法和原剧的不大一样,所以可能会有OOC,但都是我的问题。

希望不会影响了看官们的体验。

同时,我是绝对的少商粉,对凌不疑是顺带的,因此,凌不疑的开窍还需要一定剧情推动,请大家不要介意~剧情偏向本文中,少商用10岁到15岁的时间,代替了原著中的5年冷静期,以此可以以全新的面貌开启主线故事。

在文中,少商通过自己的努力跨越阶级,获得了和凌不疑并肩的能力,因此在我的文中,两人的互相尊重更为重要。

同时,我也不赞同什么女子的功劳记在夫婿名下的话,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但不是文学作品(请让我在这一秒钟认为我这也算是文学作品)的局限性。

但我也不希望,这样的想法让一些作者觉得少商应该独美云云。

虽然我身边有很多不好的婚姻,但婚姻本身是中性词,我们希望本身很好的人缔结婚约,但不应该污名化婚约。

凌不疑是一个对婚姻有期待的本身还可以,只是待改造的优质男性,这样的男性给我们聪明倔强的少商有什么不好呢?

(是的,我在叠甲,但这确实是我写文的初衷)。

写作计划本文大纲己经写好,不会偏离计划。

(应该会有细化,但不会大改)本文涵盖前尘征程落定三个章节。

其中前尘是剧情开始前的故事,而征程则是从原剧情的开始到二人大婚结束,落定则是婚后面临很多历史遗留问题的故事,相当于番外。

感谢各位看官看到这里,小女子这厢有礼了~“女公子,女公子?

女公子你快醒醒啊!”

空荡破败的旧屋里,一个女孩正跪在稻草铺就的地板上,摇晃着面前的女孩。

女孩不过六、七岁的样子,脸色苍白,但双颊带着不自然的红晕,眉头紧皱。

看得出来,女孩大概是发烧了,只要有个大人去请个医士,或者给女孩合适的照料,就能让女孩退烧,可偏偏她身边只有一个跟她年纪相仿的女孩。

幸好醒着的女孩知道,自己应该出门寻人帮助,她快速冲出屋门,震得门板摇摇晃晃,只剩下底下的门柱勉强支撑。

没过多久,躺在榻上的女孩悠悠转醒。

因为身子还在发烧,她整个脑子都晕晕乎乎的。

她看着头顶满是蛛网的房子,有些疑惑:难道程家己经破落到这个地步了吗?

“莲房……”女孩张嘴,就被自己沙哑的声音吓了一跳。

等了一会儿,没有人来,她又开始叫人。

阿父、阿母、三兄……甚至连大母都叫过了,都没有人来。

“女公子!

你终于醒了!”

一阵激烈的脚步声响起,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瘦小的女孩。

躺在床上的女孩愣住了,她第一反应是:自己是不是被家里人丢了?

冷静后才反应过来,这分明是年幼的莲房。

她试探着轻唤:“莲房?”

被称作“莲房”的女孩喜极而泣:“女公子!

你终于醒了。

莲房还以为你醒不过来了!”

说着就大哭起来。

床上的女孩努力地劝慰,一边思考现在的状况。

她在莲房的搀扶下坐了起来,熟悉的环境渐渐唤醒年幼时的记忆。

从门外进来了一位年长的妇人,她衣着比女孩身上的麻衣差不了多少,顶多是多了点补丁而己,但妇人却长长地叹了口气:真是造孽哟!

这可是将军的女儿,就因为父母在外征战,这小小的女儿便被送到破败的庄子上,任其自生自灭,连医士都没有请一个。

她刚才可都听见了,女孩迷迷糊糊地还在喊家人!

这掌家的叔母和大母真是心狠!

妇人是程家的庄户,只敢在心里抱怨。

身家性命都捏在当家的葛氏手里,葛氏说不让他们管女公子,他们也不敢明着帮忙。

这个妇人都是避开了庄子上的人,偷偷来的。

她走到床榻前,放下装满热水的木盆 把肩上的帕子吸满热水,叠成方块,敷到女孩额头上。

她温柔地劝慰两个无助的女孩:“没事了,就这样多换几次帕子,烧就能退。

等水凉了就来找我。

我没什么能帮你们的,借个锅灶还是可以的,要是有心,还我点柴火就行。”

“谢谢阿媪。”

躺在床榻上的女孩诚恳道,莲房见自家女公子这么说,也面对妇人正坐,端端正正行了个大礼:“多谢阿媪,日后莲房定然报答。”

那妇人看着这么可爱的女孩,心都化了。

但她不敢久留,摸摸女孩的额头就转身离开了。

床榻上的女孩名叫程少商,是曲陵侯的幺女。

此时,她的阿父还不是曲陵侯,而她年方十岁。

莲房絮絮叨叨地跟女公子抱怨,庄子上的人都对她视而不见,只有这个妇人心肠好,不然连这盆热水都等不来。

九岁的程少商精力不济,眼皮首打架,不由地睡了过去。

在梦里,程少商终于想清楚了。

她重生了。

前世,她给凌不疑,不对,是霍不疑正名后,便一病不起。

阿父阿母不知寻了多少医士,都没能救回她。

在她弥留之际,那个让她爱恨交织的人己经离开都城,远赴西北战场。

她在阿父的恸哭、阿母的悔恨、大母的叹息和三兄的承诺中闭上了眼。

再睁眼,她就看到了这个童年记忆中的破旧屋舍。

程少商想起,这并非她第一次来庄子上。

葛氏不喜欢少商,又不得不养着她,怨气深重,再加上程少商从来不是什么省心孩子,自然而然地,程少商就成了庄子的常客。

这次来到庄子,是家中请了木匠,搭一个凉亭,少商对建造很感兴趣,去木工工地上转了几圈,接触了生漆,导致过敏。

大母见程少商这个情况,便找了老神仙,老神仙说是招惹了邪物。

于是少商就被大母和葛氏送到庄子,说是驱邪,其实就是放任不管。

谁知道,这次的过敏来势汹汹,一到庄子就高烧不止。

前世,其实并没有这场发烧。

少商猜测,这可能是重生导致的。

少商再次醒来时,己是黄昏。

红霞透过窗纸的破洞,披在少商身上。

她拿掉额头上有些凉意的帕子,撑起身子。

一掀开被子,就被端着饭菜进来的莲房看见。

莲房连忙放下餐飨,过来扶着少商。

“女公子,你怎么还在烧啊。

我们先吃点东西吧。”

说着就给少商喂食。

汤食入口的那一刹那,少商就决定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