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飞天至武当
分与数万难民的粮食与武功心法,却也一一安排下去,众多难民虽然心中不舍离去,但是看着将要离开的许年也只能依依不舍。
城外山林之间,与众难民一场篝火宴会过后,许年静静微笑看着簇拥而来的那些难民队伍之中的什长、队长,并一些江湖武林中人。
那些人手中捧着许年散去的经卷,一个个抓耳挠腮面色疑惑难解。
要说许年散出的武功心法,是什么神功秘籍却不见得,仅仅是名称说来都简单质朴至极,仅仅唤作老农百业功而己。
上面几乎少有文字,多是简单精细的白描画作,栩栩如生的图画是以老农耕作并民间百业而成,无非是一些木匠、石匠、纺织或脚夫力夫之流。
以那些人的日常忙碌工作的简单动作,来锻炼西肢躯干活动气血,以壮大活跃气血感人体气机变化而生气感渐生内气。
是最简单朴实却也最堂皇不过的法门。
不过这样的法门,在那些武林人看来,虽然其中义理兼备是一等一的筑基蕴养内气的功法。
哪怕是武林人修行,年久日深也能在江湖上当上个一二流的江湖好手,但是却和许年神仙高人的身份实在太不匹配。
此等功法也实在太普通了一些,甚至那些名门大派都未必看得上,众人以此询问,许年却是哈哈大笑随口糊弄道。
“若是更高深的功法,我当然能随手创作出来,可是不说能否让那些难民看懂,甚至能否在难民中流传出去都未必。”
“而我所著老农百业功,却是凡夫俗子之中,无论老农又或其他各业辛勤劳作之人,无需认书识字都可修行并能有所成就。”
“虽无别出心机之处,却也正道堂皇,不必担忧操之过急反而耗费气血,更能壮大身体,对于那些民间百业之中的普通人能身强体健不惧病痛之苦岂不是最好。”
说到这儿许年抚掌微笑中,却是双目泛出冷光,“而此等功法流传于世,民间百姓皆能修行,又能在其受压迫时有力反抗更是一件好事。”
众人闻言虽觉哪里有些不对,不过因不是难民就是好行侠仗义的武人,多是己经视朝廷法理无物的狂徒,顿时都是赞叹喜悦。
“许真人所传功法真是考虑深远,能让天下百姓身体强健,不受病痛之苦更是能让百姓不怕那元庭狗官压迫。”
不过许年话语未尽之处,却是旁人身处其中所无法看清得了。
这些人赞叹欣喜着许真人传下武功的慷慨慈悲,又震惊着许年能变出数十万册子给予难民的神通。
可是他们却难以想到,一旦这些修行起来再简单不过的册子无可阻挡通行天下,必然会让天下各地的百姓从中受益,天下人人皆可习武时又不知会涌现多少高手。
人人身怀利刃,固然会造就一个武学盛世,可是如今天下门派割据,地方有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各地官员鱼肉百姓使之流民无数天下倾颓的局势也只会瞬息瓦解,形成一个新的秩序格局。
之后许年又鼓励那些什长、队长组成的返乡队伍,在其回乡过程整顿秩序习练武功和互助兵击之法。
想来等那些难民各自回到家中,能够度过天灾存活下来,又能一首相互联系组成队伍演练兵戈。
几年之后他教出的弟子出山,凭他的声望立时就能拉出一个十数万能打能干的队伍来。
等到一切交待完成,看了看天时,许年也有了离开的想法,在众多武林人士和难民的环绕相送下,许年摆手牵来了驴子坐了上去。
看了看目光殷切隐含悲伤的众人,倒骑驴的许年大笑,拍了拍驴子的肚子道:“各位不必感怀,想来数年之后天下重新安定,民众安康之时,我们总有相见之日。”
说完念力环绕周身,驴子一声怪叫,许年骑着驴子飞升高空再难见诶。
众多的难民和武林中人见此,对许年飞天的神仙景象,又是一番跪拜赞叹不提。
等过了小半天后,在场的各个武林人和难民,此时也是相互惜别,几万的难民在各级的管理下,开始往自己的家乡返回。
与逃难离乡时的麻木茫然不同的是,每个人的眼中都重新有了对未来的期望。
——却说许年操控念力带着驴子一同飞空而行,行至一群山环绕绿树成荫,又有山泉流水环山而过的云山雾霭之妙境。
因驴子胆小恐高,又仿佛腹中饥饿不时怪叫,无奈的许年只能带着飞落山间河边。
看着驴子低头就水,许年没什么好脸色的骂道:“端的是不知什么叫做福气,本来该是我的坐骑,却能被我带着如列子御风而行一般结果非要下来。”
许年指着驴子笑骂:“这世上能飞天的驴子又有几个,这种机会都不知道珍惜。”
等到驴子状若无辜的怪叫,一边饮水一边低头吃草,许年转头开始打量起了周围的环境。
好在他的念力异能强大,能随意间便是几百甚至近千万吨的力量的做功,若是借助工具更是能放大无数。
此时动念之间哪怕只是想着扫描周围环境,念力辐射而出,却也能辐射周围方圆百里。
当周围的景象浮现脑海,许年脸色略显异样,却又忽然笑了起来。
“真是巧了,竟然刚好来这武当山,龟盘蛇绕千古名山。”
本就想着能来见大宗师张三丰,见此许年也不再耽搁,催促了几声驴子之后,翻身又骑在了驴子上。
拍着驴***道:“别吃了别吃了,等上了武当天柱峰,让张三丰的徒子徒孙给你准备上好的草料。”
驴子甩动着腰臀昂着脑袋发出几声不情愿的驴叫,但还是被许年拍打几下***,朝着天柱峰的方向走去。
远望天柱峰,龟盘蛇绕的态势,也让许年不禁赞叹其不愧为道教名山为玄天上帝天上玄武所降道场。
等到了天柱峰几个时辰后,登上金顶前,武当派的山门前有弟子阻拦。
看着许年骑着驴子一身道袍,以为是道教的同道来此挂单,弟子询问道:“不知是何方的道友,我也好通知师门长辈。”
许年冲他笑着摇头,忽然朗声道,声音清越遍传天柱峰上下又传至周遭武当山所属山峰。
“三丰道友,晚辈来此寻你论道,俗话说远来是客,你不来迎迎道友客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