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幽兰琴魂清光绪年间,江南清河镇,夜色如墨,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点点银辉。
镇东有一座荒废的宅院,名“幽兰居”,百年前为当地名士顾氏所有,因一场无名火灾,
顾氏一门尽丧,宅院从此荒凉。镇民皆言,幽兰居夜半常有琴声幽幽,似怨似诉,路人闻之,
无不绕道而行。这一夜,书生叶景然误入幽兰居。他年二十二,眉目清朗,
家境贫寒却才华横溢,正赴苏州赶考,途经清河镇,因错过宿头,客栈已满,
只得寻这无人问津的荒宅暂避风雨。叶景然自幼好琴,背上负着一把古琴,名“清霜”,
是他亡父留下的唯一遗物。推开幽兰居的朽门,尘土扑面,院内杂草丛生,枯兰摇曳,
月光下更显凄清。叶景然走进正厅,见厅内空荡,只余一张蒙尘的琴案,
案上赫然摆着一把古琴,琴身乌黑,弦丝泛着幽光,似有灵气。他心生好奇,轻轻拨弦,
琴音清越,如山泉流淌,竟比他的清霜琴更动人心魄。“怪哉,此地荒废,怎有如此好琴?
”他喃喃自语,借着随身油灯细看,琴身上刻着“幽兰”二字,笔迹娟秀,似女子手笔。
就在他欲再试琴时,耳边忽传来一声轻叹,似从琴中溢出,低婉如泣。他心头一震,
环顾四周,空无一人。油灯摇曳,琴弦却无风自动,发出细微颤音。叶景然胆大,
拱手道:“琴中仙子,莫非有灵?在下叶景然,借宿此地,无意冒犯。”无人应答,
唯有风声更急。就在他以为是幻觉时,琴案旁光芒一闪,一女子缓缓现身。
她身着淡紫兰花裙,青丝如瀑,眉眼如画,目光却带着三分哀愁,似有千言万语藏于心底。
她轻声道:“书生,你为何深夜拨我琴弦?”叶景然虽惊不乱,拱手道:“在下赶考路过,
借宿避雨,见此琴精妙,忍不住一试。不知仙子何人,为何居于琴中?”女子浅笑,
声音如琴音般清脆:“我名顾兰溪,百年前居于幽兰居,因故魂寄此琴。书生,
你既拨我琴弦,便是有缘人。”叶景然心生好奇:“仙子既是顾氏之人,为何困于琴中?
可有解脱之法?”顾兰溪叹道:“此琴名‘幽兰’,乃我生前心爱之物,
魂魄因怨念寄于其中。解我之困,需三物:一为兰花之魂,二为真心之音,三为前尘之约。
书生若有心,助我一臂之力,或可让我重见天日。”叶景然年轻气盛,
慨然道:“仙子若有需,在下愿尽力而为。”顾兰溪眼中闪过一丝欣喜:“明日黄昏,
你再来此,带一株山间野兰,置于琴前,我当告知详情。”言罢,她身影渐淡,
化作一缕紫烟,没入古琴。叶景然心跳如鼓,彻夜难眠,
脑海尽是顾兰溪的倩影与那幽幽琴音。2 兰香情缘次日清晨,
叶景然在清河镇打听幽兰居往事,镇民只知百年前顾氏一门死于火灾,
顾氏千金顾兰溪擅琴擅画,却因一场婚事,香消玉殒,具体详情无人知晓。他心存疑虑,
午后便上山寻兰,费尽心思,采得一株清香野兰,傍晚回到幽兰居。他将野兰置于琴案,
琴弦轻颤,顾兰溪如约现身。今日她换了身淡绿兰花裙,气质清雅,眼中多了几分期待。
“书生,你果真守信。”她轻嗅兰花,笑道,“此花香让我忆起往昔。
”叶景然忙问:“仙子,解困之法何也?”顾兰溪道:“幽兰琴有灵,
需三物解封:兰花之魂,需集齐百株野兰,置于琴前,唤醒琴灵;真心之音,
需以琴音诉真情,方能动我心魂;前尘之约,需寻我生前信物,了却旧缘。
”叶景然皱眉:“百株野兰,尚可尽力。真心之音,需何样琴曲?前尘之约,又是何物?
”顾兰溪摇头:“真心之音,需你自悟。前尘之约,琴中或有提示。书生,你若愿助我,
七七四十九日后,琴灵或可苏醒。”叶景然心想,四十九日后恰逢科考,若滞留清河,
恐误前程。但见顾兰溪目光恳切,心底一软,点头道:“好,我愿一试。”自那日起,
他每日上山采兰,春兰、蕙兰、建兰,凡山间野兰,皆小心收集,置于琴案。每晚,
他与顾兰溪对坐,谈琴论诗。她教他琴艺,他与她讲书文,二人言笑晏晏,渐生情愫。
叶景然发现,每次拨动幽兰琴,他心底总有一丝悸动,似与顾兰溪心意相通。
3 玉笛前尘四十九日转瞬即至,他集齐百株野兰,琴案花香扑鼻,琴弦光芒流转,
隐隐透出一片兰花林景象。顾兰溪神色激动:“书生,琴灵已醒其一,第二步需真心之音。
你可愿再助我?”叶景然点头,却问:“仙子,前尘之约何也?可否告知?
”顾兰溪指向古琴:“你抚琴入境,或可见我前尘。”叶景然依言,端坐琴前,闭目抚弦。
琴音清越,眼前光影流转,他仿佛置身一片兰花林,顾兰溪白衣飘然,与一年轻男子对坐。
男子俊朗,穿青衫,手持一柄玉笛,刻“清风”二字。他对顾兰溪道:“兰溪,
待我功成归来,定以这玉笛为聘,娶你为妻。”顾兰溪含羞点头,然下一刻,火光冲天,
一老者持拂尘出现,怒斥:“兰溪,你私恋凡人,违背顾氏家规,随我受罚!
”顾兰溪被拖走,男子追赶不及,悲呼倒地,玉笛落地,断为两截。景象至此中断,
叶景然退出琴境,惊魂未定。顾兰溪低声道:“那男子名萧清风,我与他相约兰林,
却因父命阻挠,未能成眷属。他死后,我以琴自戕,魂魄困于此琴。玉笛便是前尘之约。
”叶景然心生酸楚:“仙子,那玉笛今在何处?”顾兰溪摇头:“玉笛一分为二,
一半随清风而去,一半留于兰林。书生,你若能寻得玉笛,或可解我之困。
”叶景然决心寻笛,次日奔赴苏州,探访萧氏后人。他扮作行商,费尽周折,
在一古玩肆觅得半截刻“清”字的玉笛,店主称此物乃萧氏后人所典,另一半下落不明。
他携玉笛返回幽兰居,顾兰溪见之,泪光闪烁:“书生,你有心。此笛乃我与清风之信物,
魂魄得其滋养,或可暂离古琴。”她轻触玉笛,身形更凝实,宛若生人。叶景然问:“仙子,
真心之音何也?如何奏出?”顾兰溪道:“真心之音,需以你心意,
奏一曲与我心魂相通之曲。书生,你若心诚,琴音自会动人。”叶景然当晚试琴,
选了一曲《高山流水》,然琴音虽美,顾兰溪却摇头:“此曲虽妙,缺你真心。书生,
你可知自己心意?”叶景然一怔,月余相处,顾兰溪的笑、她的叹、她的故事,
已在他心底生根。他默然片刻,低声道:“仙子,我心悦你。纵知你非凡人,
我亦愿为你奏出真心。”顾兰溪神色复杂:“书生,你前程似锦,怎可为我这琴中魂动情?
若你琴音成,我魂或散,你可后悔?”叶景然坚定道:“无悔。”他闭目抚琴,琴音如诉,
似将月下相逢、兰花相伴的点滴融入其中。顾兰溪听罢,泪流满面:“书生,此曲已有真心,
然尚缺一物——另一半玉笛,需置于琴前,方能全我魂魄。”4 琴心难舍叶景然心头一沉,
另一半玉笛下落不明,寻之谈何容易?但他不愿让她失望,决意再赴兰林探寻线索。
叶景然握着半截刻有“清”字的玉笛,心中既是希望,又是沉重。顾兰溪说,
另一半玉笛藏于兰林,而兰林乃琴中幻境,如何能入?更令他不安的是,
她提及真心之音若成,她魂魄或将消散。他不愿她魂飞魄散,却也知,若不助她解困,
她将永困幽兰琴中,永无宁日。次日清晨,叶景然重返幽兰居,琴案上百株野兰散发清香,
顾兰溪现身,今日她着一袭月白兰花裙,眉间哀愁似淡了几分,却多了一丝期盼。
她见叶景然神色凝重,轻声道:“书生,你为何忧心?”叶景然将玉笛置于琴前,
叹道:“仙子,我既愿助你,却怕你魂散。此心矛盾,望仙子恕罪。”顾兰溪浅笑,
眼中柔情一闪:“书生,你心诚,已胜世人。你若寻得另一半玉笛,我或可暂离此琴,
与你共探前尘之约。魂散与否,命数自有定夺。”叶景然心头一震,点头道:“好,
我定寻得玉笛!”顾兰溪引他至琴前,教他抚一曲《兰心曲》,此曲乃她生前所创,
专为唤醒琴灵。她道:“此曲若成,你或可入琴中兰林,寻那半截玉笛。
然林中有我怨念所化之障,书生须小心。”叶景然端坐,闭目抚琴,琴音清幽,如兰香飘散。
琴弦光芒流转,他只觉身体一轻,眼前景象骤变。他置身一片兰花林,花瓣如雪,香气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