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暴雨将至
傍晚的天空,铅灰色的云层像一块巨大的、浸透了脏水的抹布,沉甸甸地压在城市的天际线上。
空气粘稠得仿佛凝固的油脂,每一次呼吸都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感。
一场酝酿己久、仿佛要将整个城市冲刷殆尽的大雨,悬而未决,将黄昏提前拉入了压抑的暮色。
秦鑫站在他工作的那栋三十层写字楼巨大的落地玻璃幕墙前,像一个被遗忘在繁华边缘的剪影。
玻璃冰冷坚硬,映照着他略显疲惫的身影和身后灯火通明、却与他格格不入的办公区。
楼下,车流如同被无形鞭子驱赶的甲虫,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汇成一条条缓慢流淌的光河;行人则如蝼蚁,在钢筋水泥的丛林缝隙中匆匆穿行,奔向各自或温暖或冰冷的巢穴。
这宏大的都市图景,此刻在他眼中,只剩下一种令人心慌的空洞和疏离。
他垂眸,手机屏幕还固执地亮着,灼烧着他的视网膜。
那是沉寂了许久的大学同学群,此刻却像被投入了沸油般炸开了锅。
手指无意识地滑动:* **张凯:** 一张照片占据了半个屏幕——一只戴着名表的手随意搭在方向盘中央那醒目的跃马标志上,背景是滨海市顶级豪宅“云顶天阙”的专属车位。
配文:“代步工具升级,以后约饭得提前预约车位了啊兄弟们(狗头)。”
* **李思然:** 一张充满学术气息的邮件截图,来自海外某顶尖大学,正式聘书上的“终身教职”字样清晰刺眼。
下面是一长串的“恭喜李教授!”
、“学术新星!”
、“给母校长脸了!”
* **王浩:** 一段意气风发的语音:“感谢各位兄弟捧场!
C轮融资总算敲定了,估值这个数(一个夸张的数字表情)。
团队不容易,熬了无数通宵,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创业维艰,但梦想不熄!
欢迎有想法的兄弟来聊聊!”
每一条信息,每一张图片,每一个字,都像一根淬了冰的针,精准地刺入秦鑫心口那块早己麻木却又异常敏感的角落,带来一阵阵尖锐而绵长的隐痛。
二十八岁,秦鑫感觉自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按在了一个透明的、名为“普通”的茧房里。
他能清晰地看到外面那个流光溢彩、充斥着“成功”定义的世界,能清晰地听到那些喧嚣的、属于“赢家”的欢呼和宣言,却无论如何也冲不破那层看似纤薄、实则坚韧无比的壁垒。
他奋力挣扎,那壁垒却纹丝不动,只留下他自己撞击后的阵阵眩晕和更深沉的无力感。
他是一家名为“创想维度”的中型广告公司的客户执行。
五年,整整五年。
薪水像蜗牛爬坡,勉强覆盖了房租、通勤、基本吃喝和每月寄给老家的一点微薄心意后,便所剩无几,遑论积蓄。
职位?
不上不下,卡在“资深AE”和“客户经理”之间那道无形的门槛上,望眼欲穿。
他不是没努力过。
为了一个提案,他可以连续熬三个通宵,眼睛熬得通红,咖啡当水灌;面对难缠的客户,他赔尽了这辈子所有的笑脸,把自尊小心翼翼地折叠好塞进口袋;他尝试跳槽,精心打磨的简历投出去几十份,却大多石沉大海,偶有面试也总是“很遗憾”;他不信邪,挤时间啃书考公务员,成绩出来总是差那么几分,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他甚至学着网上的教程做副业,开网店、做自媒体、接私单,投入了本就捉襟见肘的时间和仅有的那点存款,最终换来的,只有后台冰冷的零成交数据、无人问津的链接,以及角落里几箱落满灰尘、成了负担的囤货。
然而,比事业停滞更深的寒意,来自生活的背面,带着猝不及防的残酷。
半年前,那个在老家默默无闻、像老黄牛一样操劳了一辈子的父亲,毫无征兆地倒在了田埂上。
急性心梗。
救护车的鸣笛声成了秦鑫生命中最刺耳的噪音,一路响到医院,最终换来的是医生疲惫而遗憾的摇头。
那个沉默寡言、手掌粗糙宽厚、总在他失落时用力拍拍他肩膀说“鑫娃子,没事,慢慢来,莫急”的男人,那个他潜意识里最坚实的依靠,就这么毫无预兆地、永远地离开了。
秦鑫感觉支撑自己世界的某根主梁,在那一刻轰然断裂,扬起的尘埃呛得他灵魂都在咳嗽。
他还没来得及学会独自站立,更大的风暴接踵而至。
就在父亲下葬后不久,一个同样铅云低垂、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的下午,相恋三年、他曾以为会携手一生的女友林薇,坐在他们常去的那家咖啡馆角落,用搅拌咖啡的勺子画着无意义的圈,然后抬起头,眼神平静得像结了冰的湖面,对他说:“秦鑫,我们分手吧。”
秦鑫愣住了,大脑一片空白,只听见自己血液冲上头顶的轰鸣。
“你很好,真的。”
林薇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刻意维持的、残忍的疏离,“你善良,细心,对我也好。
但是……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
那种安稳的、能看得到清晰未来的安稳。
我不想再这样耗下去了,我们……都现实一点吧。”
“现实?”
秦鑫喃喃重复着这个词,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瞬间窜遍全身,比窗外的阴冷更甚十倍。
他当然懂林薇的“现实”——她渴望一个稳定的、属于自己的小窝,一个体面温馨的婚礼,一份足以支撑起一个三口之家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远的经济保障,能让孩子上好的学校,能抵御生活的风浪。
而他,秦鑫,一个在房价如火箭般蹿升的滨海市连首付都遥遥无期、事业上看不到任何“爆发性”增长可能的“普通职员”,一个在同学群的光鲜对比下显得如此黯淡无光的“庸才”,显然不是那个能承载她这份“现实”重量的理想人选。
父亲的骤然离世,抽走了他一根赖以生存的主心骨;林薇冷静而决绝的抛弃,则像一把冰冷的铁锹,彻底掘空了他心底仅存的、关于“未来小家”的所有幻想和蓝图。
那曾是他灰暗忙碌生活中最温暖、最明亮的一簇微光——努力工作,省吃俭用,攒够首付,买一个不大但温馨的房子,和心爱的人一起,生一个可爱的孩子,周末带他去公园放风筝,假期开车回老家看看母亲和妹妹,听她们唠叨家常,吃一顿母亲做的热乎饭。
一个最普通、最烟火气、却凝聚了他所有奋斗意义的小家梦想。
现在,这簇微光,也在现实的凄风苦雨中,“噗”地一声,彻底熄灭了。
世界,陷入一片冰冷的、令人绝望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