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叫陆离,22岁,普通大学生,论坛都市猎奇者 版主。昨天,
我亲手把林悦推进了焚化炉。她的身体蜷曲在一起,在火焰中发出嘎嘎的笑声。现在,
我坐在警局的审讯室里,戴着林悦的学生证,穿着她的校服,等待他们问我:她去哪了?
我并不害怕。因为我就是她。或者说,我变成了她。这一切,得从三个月前说起。
那天晚上,我接到林悦的电话,她声音颤抖:陆离,你能不能来一趟?我……我看到他了。
谁? 我问。那个连续杀人案的凶手,他在我们学校附近出没。
我知道她说的是谁。最近几个月,城市里接连发生了几起年轻女性失踪案,
警方怀疑是同一个凶手所为。受害者都是大学生,死状惨烈,尸体至今未找到。
但……这不可能。我挂了电话,立刻赶去她住的公寓。我到的时候,门虚掩着。屋里很安静,
只有电视开着,画面定格在一个模糊的监控截图上。画面上的人戴着帽子和口罩,
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包。我走进卧室,看到林悦倒在地上,头部有血迹。她还活着,
但已经说不出话来。我慌了,想报警,但她的手突然抓住了我的手腕,用尽最后一丝力气,
把她的学生证塞进我手里,低声说:替我……活下去。 我愣住了。她死了。
我坐在地上,看着她,直到天亮。我本可以报警,但我没有。我换上她的衣服,
戴上她的学生证,
把她拖进了我从论坛上查到的废弃焚化炉——那是一个老火葬场遗留下来的设备,
早就停用了,但还能启动。我把她推进去,看着火焰吞噬她的身体。我知道,从此以后,
林悦死了,而我,是她。我回到学校,继续她的生活,她的课程,她的社交圈。直到今天,
警察找上门。他们问我:林悦呢? 我笑着说:她最近有点忙,可能去实习了吧。
但我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结束。因为……昨天,我在她的书包里,
发现了一张写着我名字的纸条。上面写着:陆离,你到底是谁? 我盯着那张纸条,
心跳如鼓。2我回到家,把那张写着我名字的纸条反复看了好几遍。字迹很工整,
像是林悦写的,但语气却像是她在怀疑我。我开始翻看她留下的东西,试图找到更多线索。
她的日记本里夹着一张照片,是她和另一个男生的合照。
我认得那个男生——是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叫陈宇。我查了他的资料,发现他最近也失踪了。
我明白,林悦的死,只是我能看见的一小部分,她说的替她活下去,
大概就是替她查清楚这些吧。更可怕的是,她可能早就知道有人要杀她。
我决定去找陈宇的室友问话。他告诉我,陈宇在失踪前,
曾经和林悦一起调查一个连环杀人案,他们怀疑凶手就藏在学校里。而且,
他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案发前,都有一个戴黑口罩的人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
而那个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是在林悦死前那天晚上,我赶到她公寓时,
走廊尽头站着的那个人。我开始害怕了。我怀疑……那是我。我开始回忆自己的过去,
却发现记忆里有一段空白,像是被刻意抹去了一样。我决定去查我的身份。
我偷偷进入档案室,调出了自己的学生档案。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档案里没有我的照片,
也没有我的入学记录。只有一个名字:陆离。没有父母信息,没有出生日期,没有联系方式。
我根本不是一个真实 的人。我到底是谁?3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失忆的罪犯。
为了找回记忆,我去看了心理医生。他让我做了一些催眠测试,试图唤醒我被压抑的记忆。
在催眠中,我看到了一个画面:一个女孩躺在地上,我站在她面前,手里拿着一把刀。
她不是林悦。我醒来后,心跳加速,冷汗直冒。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杀了人。
我回到林悦的公寓,仔细搜查每一个角落。终于,在她床底的夹层里,
我发现了一台加密的笔记本电脑。幸运又毛骨悚然的是,我用我的名字拼音解锁了它。
2024年10月12日我已经很久没有写日记了,但今天,我必须写下这些。
如果我出了什么事,至少有人能知道真相。我和陈宇一起调查这个连环杀人案已经三个月了。
一开始,我们只是觉得这几起失踪案有些相似,但随着调查深入,
我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可怕。不是普通的连环杀手,也不是随机作案。这是一个计划,
一个精密到令人恐惧的系统。我们发现,每次案发前,
好像都会有一个陌生人出现在目标身边。他不是暴力绑架者,
而是以一种极其自然的方式融入对方的生活。
——朋友圈都能找到受害者与其新朋友、甚至恋人的合照。然后目标均旅游
了一段时间,朋友圈是完美的双人旅行照,再出现,只剩他
了我们给他起了一个代号:镜面人 。更可怕的是,我们怀疑他是一个组织,
一个我们至今无法确认其真实存在的研究项目。他们不是在杀人,而是在替换 。
他们会选定一个目标,然后培养一个替代者——一个拥有目标记忆、性格、甚至外貌的人。
这个人会逐步取代目标的身份,最终让目标消失 。就像……我身边的陆离。他的眼神,
让我觉得陌生,他……好像不是他了。我看着屏幕,心跳如鼓。如果林悦说的是真的,
那我就是被制造出来的假人 。可我明明记得我小时候的事,记得我和她的友谊。
难道……那些都是植入的记忆?我决定去找林悦的父母。他们在外地,
我通过电话联系上了他们。林悦有个双胞胎妹妹吗? 我试探着问。没有。
她妈妈说,她一直是一个人。 那她有没有提过一个叫‘陆离’的人? 提过,
但不是你。 她妈妈沉默了一下,她说那个陆离,已经死了。 我愣住了。
原来……真正的陆离,早就在三年前的一场车祸中去世了。而我,只是他的替代者。
很明显……我是个失败的替代者。4我再次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那日记,
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样,喘不过气来。我不愿意相信自己只是一个程序,
一个被植入记忆、被赋予性格、被安排行为的替代品 。我重新翻看林悦的笔记本,
试图找到更多关于替身计划 的线索。终于在一个隐藏文件中,
记录了这个计划起源于一个名为镜面人格 的心理学研究项目,
由一位名叫周教授的心理学家主导。项目的核心目标,是研究人格复制与记忆移植。
他们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将一个人的思维、性格、记忆完整地复制到另一个空白载体
中,从而制造出一个完美替代者 。这些替代者可以取代原体的身份,
甚至在原体死亡后继续生活下去,就像……我。我继续翻看笔记,
发现林悦和陈宇对这个项目的调查已经深入到了某个层面。他们怀疑,镜面人格
并非单纯的学术研究,而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实验,甚至可能与某些秘密部门有关。
他们不是在制造替身。 林悦在一页笔记中写道,他们是在制造控制。
每一个替身都像是一个程序,被赋予特定的任务,潜伏在社会中,执行某些人的意志。
而陆离……他是最成功的那个。 我盯着这句话,心跳如鼓。最成功的那个。
我到底被赋予了什么任务?我开始回忆自己的过去。第一次见到林悦,是在大二开学的时候。
她主动找我聊天,请我喝酒,和我回忆往事。我那时刚转学过来,人生地不熟,
她就成了我唯一的朋友。现在想来,她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不是真正的陆离 ?
她是不是一直在观察我?我继续翻看林悦的笔记,发现她和周教授之间有一封邮件往来。
邮件中,周教授写道:林悦,你已经太深入了。替身计划不是你能掌控的东西。
如果你继续调查下去,你会成为下一个‘目标’。
林悦的回信只有一句话:如果我必须成为目标,那我也要让世界知道真相。
我合上笔记本,双手微微发抖。林悦不是偶然死的。她是被计划清除 的。而我,
是他们用来执行清除任务的工具?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拥有真正的自由意志。
我是不是也在某个时刻,被唤醒 过?
我是不是在林悦死前就已经知道她不是真正的林悦?我是不是在执行某个隐藏的命令?
我决定去见周教授。我必须找到他。根据林悦的笔记,周教授最后一次出现的地方,
是一所废弃的精神病院。那是一栋建于上世纪的老建筑,位于城市边缘,早已荒废多年。
我偷偷潜入了那里。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腐朽的气味。走廊尽头,一扇铁门半掩着。
我推门而入。里面是一间实验室。墙上贴满了照片,每一张都是一张熟悉的脸。其中一张,
是我的。实验体07号:陆离替身 我瘫坐在地。我终于相信了。我不是人,
我是一个实验品。一个被制造出来,用来取代真正陆离的镜像 。
然后我看到了另一张照片,那是……林悦。实验体09号:林悦替身,已死亡
5我走近实验台,发现上面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写着:人格复制实验日志07
。每一页都记录着实验的细节,包括如何选择空白载体 ,如何植入记忆,
如何进行情感模拟。这是我的产品制造手册。忍住了将它撕毁踩烂的冲动,
我翻找着属于林悦的生产指南 ,
已死亡23.0922替身:已死亡25.0613植入记忆:部分情感模拟:异常,
该替身具有觉醒倾向,建议销毁。我终于明白,林悦也并不是真正的林悦。她是替身,
但她拒绝接受自己的身份。她背叛了计划。而我,是计划中的一员。我继续翻看其他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