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说话的玩偶柳如烟收到那个快递时,智能门锁的人脸识别系统突然失灵了三次。
快递盒是哑光黑的,没有寄件人信息,只在角落印着个极小的二维码,
扫码后跳转到个空白网页,标题栏写着 “欢迎加入‘观察者计划’”。
“又是粉丝寄的礼物?” 她用美工刀划开胶带,一股淡淡的福尔马林味飘出来。
盒子里躺着个半米高的玩偶,穿着粉色公主裙,塑料脸蛋上的眼睛是两颗黑色纽扣,
转动时会发出齿轮摩擦的声响 —— 和她上周在设计网站上发布的插画主角一模一样,
那幅画的主题是 “独居者的幻想”,点赞量刚破万。
玩偶的左手握着张卡片:“晚上 10 点,记得让我看着你。” 字迹是打印的,
墨色不均匀,像是用篡改液覆盖过原有内容。柳如烟把卡片翻过来,
背面有行用指甲刻的小字:“它在看。”当晚洗漱时,她听见客厅传来窸窣声。
透过浴室门的缝隙,看见玩偶正坐在沙发上,原本朝前的脸转向了浴室方向,
纽扣眼睛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智能音箱突然播报起新闻:“本市近期发生多起独居女性被骚扰案件,
警方提醒市民注意检查家中摄像头……”柳如烟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的智能音箱是上周刚换的最新款,支持声纹唤醒,此刻却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自动播放,
而且新闻内容恰好击中她的软肋 —— 三个月前,
她曾在社交平台分享过独居生活 vlog,
评论区有人留言 “你家的窗户正对着我家阳台”,当时只当是玩笑,现在想来后背发凉。
她冲到客厅把玩偶塞进衣柜,反锁时听见里面传来孩童的笑声,不是电子合成音,
像是个真实的小女孩在笑,尾音拖得很长,带着点诡异的颤音。衣柜镜面上,
不知何时多了个口红画的笑脸,嘴角咧到耳根,和玩偶的表情如出一辙。
2 篡改的监控凌晨两点,手机的警报声刺破寂静。
是智能家居 APP 的推送:“检测到客厅异常移动,是否查看实时画面?
” 柳如烟点进去,监控里的玩偶正站在卧室门口,裙摆沾着些白色粉末,
和她床头柜上的安眠药粉末颜色一致。画面突然卡顿,
接着弹出个对话框:“你昨晚吃了 3 片药哦。” 发送者显示为 “玩偶”。
柳如烟的头皮一阵发麻,她确实有失眠症,医生开的安眠药每晚只吃 1 片,
昨晚睡前明明数好的,怎么会少了 2 片?她调看监控回放,
发现午夜 12 点时有段 17 秒的黑屏,恢复画面后,
玩偶的位置从衣柜移到了床头柜,而她睡得毫无察觉。更可怕的是,
回放画面里的自己睁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嘴角挂着和镜中笑脸一样的弧度,
手里还把玩偶的纽扣眼睛抠了下来,塞进嘴里嚼得咯吱响。“这不可能。
” 柳如烟翻出药瓶,里面果然只剩 27 片,上周刚领的 30 片。
智能音箱突然响起,播放起她的录音:“医生,我最近总做噩梦,
梦见有人在我睡着时站在床边……” 是她昨天预约复诊的电话录音,
当时明明关了音箱的录音功能。早上取外卖时,送餐员的眼神很奇怪:“小姐,
你家玩偶真可爱,刚才从门缝里看我呢。” 他指了指玄关,柳如烟明明把玩偶锁在衣柜里。
接过餐盒的瞬间,她看见外卖单上的备注栏写着:“她今天会吃 5 片药。
” 字迹和玩偶卡片上的打印体一模一样。刷社交媒体时,
推送了条本地新闻:“独居女子疑因精神失常自残,家中发现诡异玩偶”,
配图里的玩偶穿着蓝色背带裤,眼睛是棕色纽扣,
但柳如烟一眼就认出那是同个厂家的产品 —— 玩偶的左耳后有个三角形的出厂编码,
和她收到的这个编码只差最后一位数。评论区炸了锅:“我表姐也收到过同款玩偶,
说是粉丝送的,后来总说听见玩偶骂她。”“楼上的!这是‘观察者计划’的受害者!
我在暗网见过这个项目,专门挑选独居女性安装监控,还会用药物控制精神!”“别造谣了,
警方通报是抑郁症复发。不过我认识当事人,她说玩偶的眼睛能拍照,
拆开来里面有微型存储卡。”柳如烟颤抖着用螺丝刀拆开玩偶的头,
里面果然藏着张 SD 卡。插入电脑后,文件夹命名为 “观察日志”,
里面是她近一个月的生活片段:洗澡时的侧影、睡着后的表情、甚至拆快递的细节,
每个视频的角落都有个红色的时间戳,和她手机的作息记录完全同步。
最新的视频是今早 7 点拍的,画面里她正在煮咖啡,身后的镜子反射出个模糊的人影,
穿着和送餐员同款的蓝色工作服,手里拿着针管,针尖闪着银光。
3 会移动的针孔下午的心理咨询视频通话中,
医生的脸突然扭曲成玩偶的表情:“你确定没多吃药吗?” 屏幕上弹出张图片,
是她床头柜的特写,安眠药瓶旁散落着 5 片白色药片,而现实中她明明把药收进了抽屉。
“这是 AI 换脸!” 柳如烟大喊着挂断通话,电脑突然自动播放起段录音,
是她的声音但语气陌生:“我愿意加入观察者计划,
允许采集我的所有生物信息……” 背景里有个男人在咳嗽,
声音和小区门口便利店的老板一模一样,她每天早上都去那家店买牛奶。她冲到便利店,
老板正用抹布擦货架,消毒液的味道盖过了零食的香气。“今天没见你买牛奶啊。
” 他头也不抬地说,抹布擦过的货架上,摆着排玩偶,和她收到的那个同款,
只是裙子颜色不同,“这些是厂家推销的,说买满 30 元送一个,卖得可好了。
”柳如烟的目光落在老板的手腕上,他戴着块智能手表,
表盘显示的时间比实际快了 17 分钟 —— 和监控黑屏的时长一致。
货架最底层的阴影里,有个微型摄像头正对着收银台,镜头盖是颗粉色纽扣,
和玩偶裙子上的纽扣一模一样。回家路上收到条短信,是陌生号码发来的定位,
显示在她家卧室。点开附带的图片,是张实时拍摄的照片:她的枕头底下露出半截针管,
针管里的液体是淡黄色的,和医生开的镇定剂颜色相同。发送时间是 3 分钟前,
当时她正在便利店,家里空无一人。开门时发现门锁的指纹识别又失灵了,
输密码时键盘的背光变成了红色。客厅的窗帘被拉得严严实实,
智能灯光调成了最暗的暖黄色,玩偶坐在沙发正中央,面前摆着个微型投影仪,
墙上投射出她的病历:“柳如烟,27 岁,重度焦虑症,
有幻听幻视症状……”投影仪旁边放着个快递盒,是她昨天拒收的匿名包裹,
不知何时被拆开了,里面装着套情趣内衣,
标签上的尺码和她上周在网购平台浏览过的完全一致。玩偶的右手握着张打印纸,
上面是她的网购记录截图,所有浏览过的商品都被红笔圈出,
旁边标注着 “适合用来控制”。4 邻居的秘密深夜被敲门声惊醒,
猫眼外面是隔壁的张阿姨,手里端着碗姜汤:“小墨,听见你家有动静,是不是又不舒服了?
” 她的围裙上沾着些白色粉末,
和安眠药的粉末成分相同 —— 上周张阿姨帮她收拾过药箱,
当时说 “这药可不能多吃”。柳如烟隔着门谢绝时,看见张阿姨的拖鞋是粉色的,
鞋面上印着和玩偶同款的公主裙图案。“你家玩偶真可爱,” 张阿姨突然压低声音,
“我昨晚看见它在阳台打电话,说‘她快不行了’。”关门的瞬间,
智能音箱播放起天气预报:“明天晴,适合户外活动,记得带上你的玩偶。
” 柳如烟冲到阳台,栏杆上有串细小的脚印,尺寸和玩偶的塑料脚完全吻合,
脚印尽头的瓷砖上,用唇膏写着 “17”,是她的门牌号。
刷到条新的本地新闻:“观察者计划受害者增至 7 人,均为独居女性,
家中均发现同款玩偶”,配图里的玩偶摆着不同姿势,但左耳后的编码都是连续的,
她的这个是 “007”。新闻提到警方在玩偶体内发现了 GPS 定位和窃听装置,
制造商是家注册在海外的空壳公司,
法人代表信息显示为 “张静”—— 和张阿姨的名字相同。
她突然想起张阿姨的丈夫是 IT 工程师,半年前失业后就没再上班,总在小区里转悠,
有时会盯着她的窗户看。上周她忘带钥匙,还是张阿姨的丈夫帮忙开的锁,
当时他盯着她家的智能门锁看了很久,说 “这型号有漏洞”。凌晨三点,
客厅传来玻璃破碎的声音。柳如烟举着菜刀出去,看见张阿姨的丈夫正从窗户爬进来,
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她家的实时监控画面,分屏显示着卧室、客厅、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