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摸鱼大师的周三》上午十点十七分,

林舟的鼠标精准停在Excel工具栏的“数据透视表”图标上,

屏幕右下角的小窗正播放着昨晚没看完的纪录片。

分屏功能被他调试到黄金比例——三分之二的表格区域足够应付突然出现在身后的脚步声,

剩下的角落刚好能看清深海里缓慢游动的鲸鲨。“小林,上周的用户反馈报告呢?

”王总监的声音从左肩上方飘过来时,林舟的左手已经像条件反射般按了快捷键,

鲸鲨瞬间沉入黑屏。他转椅转得恰到好处,

脸上挂着“刚发现数据异常”的凝重:“正要发给您,发现几个数据维度不太对,刚调完。

”总监凑过来看屏幕的三秒钟里,

林舟的脚趾在桌下勾住了拖鞋——这是他总结的“应急紧张感”技巧,

微蜷的脚趾能让身体自然绷紧,显得格外专注。果然总监点点头:“细致点好,

下班前给我就行。”人刚走远,林舟立刻点开桌面隐藏文件夹里的“报告模板库”。

上周的反馈报告他早存了底,现在只需要把日期改成本周,替换掉三个无关痛痒的案例,

再用公司内网的“AI摘要生成器”把结论部分换种句式复述一遍。

整个过程耗时七分四十二秒,他对着屏幕打了个无声的哈欠,重新调出鲸鲨纪录片时,

发现进度条刚好卡在捕食的精彩片段。下午两点的部门周会是场硬仗。

林舟提前十分钟去了洗手间,在隔间里刷完了今日份的热搜。

出来时碰见新来的实习生小张抱着笔记本狂奔:“林哥!会议纪要模板我放你桌面了,

等下能不能帮我看看?”“没问题。”林舟拍拍他的肩,

心里却在盘算怎么把纪要字数控制在八百字左右——这是他测试过的安全阈值,

太少显得不认真,太多会被领导当成重点关注对象。会议室里,

王总监唾沫横飞地讲着第二季度目标,林舟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匀速滑动,

其实写的是昨晚看的球赛复盘。轮到自由讨论环节,

他清了清嗓子:“我觉得小张刚才提的那个用户调研方案挺好,

就是执行上可能需要协调一下市场部的资源——他们上周刚做完同类项目,数据应该能共享。

”这话既捧了新人,又把皮球踢给了跨部门,完美避开了需要自己动手的环节。

散会时小张追上来:“林哥你太厉害了,一句话就帮我省了好多事!”林舟笑了笑,

没告诉他自己早上刚在茶水间听市场部的人抱怨“上周的调研白做了”。五点五十九分,

林舟准时点了发送键。报告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他已经把笔记本塞进了包里。

电梯里遇见还在改PPT的卷王同事,对方盯着他空荡荡的双手:“今天这么早?

”“家里猫主子等着喂食呢。”林舟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昨晚存的猫咪表情包。

其实他今晚的安排是回家煮碗面,然后把没看完的鲸鲨纪录片补完。走出写字楼时,

晚风刚好吹起他的衣角。林舟抬头看了眼亮着大半的楼层,

想起小张下午偷偷问他:“林哥你不想升职吗?

”他当时正用公司打印机复印自己的小说手稿,闻言按下暂停键:“你看这打印机,

”他指着吐出的纸页,“它要是一直高速运转,说不定明天就卡纸了。”此刻林舟摸出手机,

发现小张刚发来消息:“林哥,

我把会议纪要里的‘用户画像分析’改成‘目标群体特征概述’了,是不是更简洁?

”他笑着回了个点赞的表情,转身走向地铁站。路灯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像极了那些被他巧妙避开的加班夜晚。

《周四的生存演习》林舟的指纹在打卡机上识别成功时,屏幕显示8:59:57。

他对着玻璃反光理了理衣领,正好撞见王总监从电梯里出来,手里攥着份文件,

眉头拧成了麻花。“小林,你来得正好。”总监把文件塞进他怀里,

“合作方刚发的补充协议,下午三点前给我一份风险评估报告。”林舟低头扫了眼标题,

心里咯噔一下。这份协议上周法务部刚出过意见,现在要重做评估,

明摆着是甲方临时加了条款。他掂量着文件厚度:“没问题,

不过这份协议涉及跨境数据条款,可能得法务部协助核对一下最新法规。”“你先出初稿,

法务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总监拍着他的肩,力道比平时重了三分,“这事急,

你盯紧点。”文件砸在桌面发出闷响,林舟点开文件夹时,发现小张正探着脑袋看他。

实习生眼里闪着“一起奋斗”的光:“林哥,需要帮忙吗?我上午没安排。

”“你帮我查下合作方近半年的诉讼记录吧。”林舟把文件推过去三分之一,

“重点看合同纠纷类的,列个表就行。

”这是他的“任务拆解术”——把核心工作拆成边缘性事务,既能应付热情,又不耽误摸鱼。

等小张抱着笔记本挪回工位,林舟立刻打开了公司内网的“历史项目库”。

去年有个类似的跨境合作,他记得当时的风险报告写得滴水不漏。

果然在“归档文件”的第三层子文件夹里找到了,创建日期显示是去年暴雨天,

那天他也是被临时抓了壮丁。复制文档时,林舟特意把字体从宋体调成仿宋,

行距缩小0.5磅。这些细微的差别足够骗过快速浏览的眼睛,又保留了原文的框架。

他对着屏幕啃起早餐面包——这是用“需要连续专注两小时”为理由,

从楼下便利店带上来的。十一点零三分,法务部的老李发来消息:“小林,

协议第7条的管辖权约定有问题,我标红发你了。”附带的修改意见里,

有三段话被加粗标黄。林舟立刻把这三段话原封不动复制到自己的报告里,

前面加了句“经法务部专业审核,该条款存在以下潜在风险”,瞬间让报告显得专业了不少。

午休时间,林舟去茶水间泡咖啡,听见两个产品经理在吐槽:“王总监早上把方案全推翻了,

现在要重做。”他端着咖啡回来时,

故意绕到小张工位旁:“风险评估里的‘不可抗力条款’,可以参考下产品部上周发的模板,

他们对这块熟。”小张眼睛一亮:“谢谢林哥!”等实习生欢天喜地去找模板,

林舟靠在椅背上刷起了短视频。他算准了产品部现在焦头烂额,

根本没空深究谁在用他们的模板,而小张找到的内容,刚好能填满报告里最麻烦的合规部分。

下午两点五十分,报告准时出现在总监邮箱。

林舟刚把页面切换回桌面壁纸——一张看起来像复杂数据图谱,

实则是他用PPT形状工具画的抽象画——总监的消息就弹了出来:“做得不错,

尤其是法务和产品部的参考部分,考虑得很周全。”他回复“应该的”,

顺手点开了和卷王同事的对话框。对方十分钟前发了张工位照片,屏幕上排着四个文档窗口,

配文“战斗到底”。林舟回了个“加油”的表情包,然后点开了自己的小说文档。

昨天写到主角发现上司的秘密,现在正好有灵感续上两段。三点十五分,

小张抱着奶茶过来:“林哥请你喝的!我发现照着产品部的模板改,效率太高了!

”林舟接过奶茶,瞥见实习生电脑屏幕上的表格,列标题后面标着小小的“林哥版”。

窗外的阳光斜斜切进来,落在键盘上。林舟吸了口奶茶,忽然想起刚入职那年,

自己也曾抱着文件追着领导问东问西。他看着小张跑回工位,

开始给表格加各种花里胡哨的颜色,忍不住笑了笑。或许再过两年,这孩子也会明白,

职场里最省力的路,往往藏在“别人的经验”和“恰到好处的借力”里。就像现在,

他只需要等着六点准时下班,而那份被夸“周全”的报告,真正出自他手的部分,

其实只有开头的客套话和结尾的总结句。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是卷王同事发来的:“今晚加班吗?我带了折叠床。”林舟回复:“不了,

猫主子今天要做绝育。”发送成功的瞬间,他关掉文档,开始收拾东西。

走廊里的时钟敲响三点半,林舟的小说又多了三百字。至于那只虚构的猫,

此刻正活在他手机相册的第九个文件夹里,继续着它拯救主人于加班的伟大使命。

《周五的摸鱼结界》林舟踩着九点整的打卡提示音走进办公室时,发现气氛不对。

往常这个点还在咖啡机旁磨蹭的同事们,今天都埋着头敲键盘,

连卷王的工位都飘着一股速溶咖啡的焦糊味——显然是凌晨加班的证据。“林哥,

你看内网公告了吗?”小张的声音带着哭腔,手里的打印纸被捏出褶皱,

“下周一要突击检查季度KPI完成率,没达标的要写整改报告。”林舟慢悠悠地开电脑,

目光扫过公告栏鲜红的“重要通知”。季度KPI这种东西,

备——每个月月初都会把任务拆解成“已完成30%”“进行中50%”“待协调20%”,

用模糊的进度条糊弄过去。现在要突击检查,无非是要补些具体数据。“慌什么。

”他点开桌面的“数据美化大师”——这是自己用VBA编的小程序,

能把零散的数字自动填充成看起来趋势良好的图表。“把你手里的客户名单给我一份。

”小张刚把表格发过来,王总监就端着保温杯巡视过来:“都看到公告了吧?

今天必须把所有数据核对清楚,谁也别想提前走。”他的目光在林舟屏幕上停留三秒,

那里正显示着密密麻麻的函数公式——其实是用白色字体在黑色背景上打出来的小说草稿,

放大了看像极了数据代码。“小林在做数据分析?”总监语气缓和了些。“嗯,

把前三个季度的客户复购率做个对比,看看能不能挖点增长空间。”林舟敲了下回车,

屏幕上弹出个折线图,上升的曲线陡峭得恰到好处。总监满意地点头离开,

林舟立刻切换窗口。他从“历史客户库”里挑出五个半年没联系的客户,

给每个人发了条模板消息:“尊敬的XX,温馨提醒您的会员积分将在月底清零,

如需兑换请联系客服。”这种消息十有***会石沉大海,但只要发出去,

就能算成“客户维护动作”,填进KPI的“客户活跃度”栏里。中午去吃饭时,

林舟特意绕到财务部。老陈正对着计算器唉声叹气,

见他进来立刻诉苦:“季度报表差了两千块对不上,快帮我看看。

”林舟蹲在旁边看了十分钟,指着其中一行:“这笔差旅费报销,附件里的高铁票是二等座,

你按一等座算的。”问题解决后,老陈非要塞给他两盒巧克力:“晚上请你吃饭!

”林舟笑着收下:“吃饭就免了,能不能把你们部门的‘季度支出分析表’发我一份?

我们做客户分析可能用得上。”老陈二话不说传了文件,

浑然不知这份表将成为林舟KPI报告里的“成本控制参考数据”。下午三点,

办公室开始弥漫焦虑的气息。卷王同事已经用便利贴在隔断上贴满了待办事项,

小张则对着空白的整改报告模板发呆。林舟把整理好的数据表发给小张:“照着这个格式填,

把‘未完成’改成‘待优化’,再加上句‘受市场波动影响,需延长观察期’,保准能用。

”他自己的报告早就写完了。大部分内容抄的是去年同期的版本,

只是把“疫情影响”换成了“行业调整”。最妙的是结尾部分,

他引用了CEO上周讲话里的句子:“在稳健中求发展,于细节处见真章”,

既显得紧跟公司战略,又巧妙避开了承诺具体完成时间。四点十五分,林舟去了趟洗手间。

隔间里传来压低的对话声,是两个同事在商量怎么伪造客户反馈记录。他掏出手机,

给卷王发了条消息:“财务部有多余的发票打印机,要不要借你打点‘加班餐报销单’?

”对方秒回:“真的?”“老陈刚说的,他欠我个人情。”林舟对着门板整理了下衣领,

听见外面有人进来,立刻切换成打电话的语气,“对,那个客户的回款我已经催了,

下周肯定到账……好的王总,我今晚加个班再核对一遍。”走出洗手间时,正好撞见总监,

对方赞许地拍他胳膊:“就该有这股劲!”林舟顺势叹了口气:“没办法,客户那边催得紧,

今晚估计得十点后走了。”六点整,办公室的人果然没少。林舟把笔记本塞进包里,

对着小张使了个眼色。实习生心领神会,假装请教问题挡住总监的视线,等林舟溜到电梯口,

他才发来消息:“林哥一路顺风!”电梯下降时,林舟点开卷王的朋友圈,

最新一条是九张工位照片,配文“决战到天亮”。

他给小张转了二十块钱:“帮我给卷王带杯冰美式,就说楼下便利店搞活动送的。

”走出写字楼,夕阳把云染成橘色。林舟摸出耳机,刚点开音乐,

就收到老陈的消息:“谢了啊,下午那两千块找到了,是我多算了一笔加班费。

”他笑着回:“小事。”其实他早就发现老陈的报表里藏着“加班餐虚报”的小秘密,

今天帮着找数据,不过是卖个人情。就像知道卷王总用假发票报销加班费,

知道小张偷偷把自己的模板发给其他实习生,知道总监所谓的“突击检查”,

不过是想逼大家周末自愿来加班。地铁里人不多,林舟靠在扶手上刷小说更新。

最新章节的主角正在教新人怎么用空咖啡杯假装熬夜,评论区一片“真实”的感叹。

他忽然想起早上小张惊慌的脸,忍不住笑了——职场这潭水,从来不是比谁游得快,

而是看谁能踩着别人的浪,还不弄湿自己的鞋。手机震动,

是小张发来的照片:卷王正举着冰美式比耶,背景里林舟的工位空着,

电脑屏幕还亮着那张“数据代码”壁纸。

《周一的突击检查》林舟在地铁上就刷到了公司群里的消息,

行政部凌晨三点发的通知:“今日上午十点,集团审计组将进行季度突击检查,

请各部门整理好工位文件,关闭非工作页面。”他慢悠悠地走进写字楼,

电梯里遇见抱着文件夹狂奔的同事,对方领带歪在一边:“林哥!审计组抓得严,

据说去年揪出三个摸鱼的直接开了!”林舟点点头,心里却在算时间。十点检查,

现在八点四十五,足够他完成“工位伪装术”的全套流程。开电脑的间隙,

他把桌面上的小说打印稿塞进《员工手册》的塑封套里,又从抽屉深处翻出半截马克笔,

在便利贴上画了个潦草的思维导图——中心写着“季度目标”,

四周发散着“客户”“数据”“协同”这些万能词汇。贴在显示器侧面时,

刚好挡住后面藏着的手机支架。小张的工位已经乱成战场,

实习生抱着一堆私人物品往储物柜跑:“林哥!我的明星海报要不要收起来?”“不用。

”林舟帮他把海报扶正,“你在旁边贴张便利贴,

写‘客户群体画像参考——Z世代偏好分析’。”他瞥了眼海报上的流量明星,

“这小子粉丝多,正好能扯上‘年轻化市场’的话题。”小张眼睛瞪得溜圆:“还能这样?

”九点半,审计组的脚步声从走廊传来。林舟的屏幕上已经切换成“客户满意度调查系统”,

其实他早就把这个系统的后台界面截图设成了桌面,现在点开的是隐藏在深处的漫画网站。

他特意把鼠标放在“提交”按钮上方三厘米处,

这是经过测试的黄金位置——既能在被突然问话时迅速点中,

又不会不小心真的提交空白问卷。审计组的人果然在他工位前停住了。

领头的戴眼镜男人敲敲桌面:“最近的客户反馈整理好了吗?

”林舟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清脆的声响,其实只按了“Ctrl+F”:“正在做交叉比对,

您看——”他指着屏幕上随机跳出的几条好评,“这部分是重点维护客户,

复购率比上月提升12%。”12%这个数字是他昨晚睡前瞎编的,

反正审计组不可能当场去查真实数据。眼镜男点点头,

目光扫过显示器侧面的便利贴:“思维导图做得不错,很有规划。”“谢谢,

昨天加班整理的。”林舟脸上浮出恰到好处的疲惫,

心里却在数对方领带的花纹——这是他发明的“紧张转移法”,

观察对方的细节能让自己看起来更镇定。检查到卷王工位时,气氛突然紧张起来。

审计组发现他电脑里存着十几G的电影,

卷王脸涨得通红:“这是……做用户偏好分析用的素材!”林舟适时插话:“是的,

我们在研究影视IP对客户消费行为的影响,上周部门会议还讨论过。

”他点开自己的“客户系统”,其实调出的是提前准备好的会议纪要截图,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