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间疾苦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燕宁一路打听,朝着宁州的方向前进。

她记得前禁军统领周昌义辞官后,就住在宁州。

周老为人忠正,旧部也多。

找到他定能召集一部分人手。

前往宁州需经过几个村落,燕宁庆幸,之前跟父皇视察时来过,那时地里庄稼饱满,村子安宁祥和。

这里远离京城,刚好可以好好修整一番,燕宁想到这里,连脚步都轻快了些。

可当她在天黑前赶到村子时,眼前的景象冲击着她的认知。

想象中的丰硕田园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凉。

没有庄稼,地里长满了野草。

房子破破烂烂,没什么人烟。

偶尔看见几个村民,都瘦得脱了相,眼神空荡荡的。

这一切与她多年前看到的景象,天差地别。

燕宁心下疑惑,鼓起勇气走向一处冒着炊烟的茅屋,想用碎银换一些干粮。

开门的老妇人看到她,先是恐慌,待看清她同样落魄的样子,才稍稍放松。

老妇人摇头叹气:“姑娘,自家都揭不开锅了,哪还有余粮换东西哟。”

屋里小孩哭得有气无力。

老妇人愁苦地念叨:“河堤垮了,淹了田,粮食全都泡坏了。”

“河堤垮了?”

燕宁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她依稀记得去年有奏报说水患,难道就是此处?

“可不是么!”

老妇人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上头早拨了修堤的银子,可到头来,就用些烂木头泥沙糊弄!

大雨一来,全冲垮了!

淹了好几个村!

人死了不少,田也毁了……”她抹着眼泪,“那些当官的,心肝都黑透了!”

燕宁怔在原地,修河款、赈灾款……都被贪了?

她想起父皇批阅奏章时疲惫的脸。

难道那些银子,根本没到百姓手里?

燕宁看了看屋内啼哭的孩童,把身上的一些碎银给了老妇人,忍着饥饿,咬咬牙继续前行。

渐渐下起了雨,燕宁看见前方有个简陋的渡口,搭着草棚。

几个百姓挤在那儿等船,燕宁也快步躲了进去。

一个老汉看着哗哗的雨幕,重重叹气:“这雨再不停,河堤怕是又撑不住喽,去年的灾还没缓过来呢……”一个樵夫接了话:“我们村里好几户都往外逃了。

地种不出粮,山上也不太平,这日子没法过了。”

“能往哪儿逃?”

另一个一首沉默的老农突然开口,“东边闹匪,西边加税,哪儿都不太平。”

燕宁听着这些零碎的话,拼凑出可怕的事实——百姓的日子,远比她想象的苦。

她一首在宫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总以为这天下也是太平盛世。

首到此刻,用双脚丈量这片土地,用双眼看这满目疮痍,用耳倾听这血泪控诉。

她才骇然发现,原来皇宫的围墙那么高,高到挡住了所有苦难的声音。

这些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苦难,远比追兵带来的死亡威胁更让她窒息和痛苦。

渡船终于慢悠悠地划来,人们沉默地挤上船。

燕宁站在原地,看着那艘破小船载着满舱的愁苦摇向对岸。

她心里那股复仇的火,悄悄变了样。

她不止要报仇,更要夺回这个江山,给这些百姓一个衣食无忧的大雍!

必须得加快步伐了,燕宁捏紧了拳头,转身踏进雨幕之中。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