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聚贤才
接下来的日子,楚风一边养伤,一边和赵云商议招募人才的计划。
“子龙,这乱世之中,人才是重中之重。
咱们得想个法子,把那些有识之士都聚集到咱们身边。”
楚风坐在院子里,看着天空中悠悠飘荡的白云,缓缓说道。
赵云点头表示赞同:“兄长所言极是,只是这人才该如何寻觅?
天下如此之大,贤才又分散各地。”
楚风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听闻颍川多智谋之士,郭嘉、荀彧等人皆出于此。
咱们不妨前往颍川,以诚意和抱负招揽贤才。”
说干就干,伤一好,楚风便和赵云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颍川的路途。
一路上,他们看到的是破败的村庄、流离失所的百姓,饿殍遍野的惨状让楚风心中愈发坚定了结束乱世的决心。
终于,他们抵达了颍川。
楚风深知这些智谋之士大多心高气傲,不会轻易被招揽,于是他决定先在城中住下,了解当地的情况,寻找合适的机会。
一日,楚风在城中闲逛,偶然听到一家茶馆里有人高谈阔论天下局势。
他心中一动,走进茶馆,找了个角落坐下,静静聆听。
只见一位年轻书生,身着素袍,手持折扇,正口若悬河地分析着各方诸侯的优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据有江东,凭借长江天险,占尽地利;刘备虽暂居新野,然以仁义闻名,颇得民心,人和占其一……”楚风听着书生的言论,暗暗佩服,心中认定此人必是贤才。
待书生说完,楚风起身走到他面前,拱手说道:“兄台高见,令楚某佩服不己。
不知可否与兄台共饮一杯,讨教一二?”
书生打量了楚风一眼,见他气宇不凡,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与睿智,便欣然应允:“阁下客气了,能与志同道合之人畅谈,亦是幸事。”
两人落座后,楚风自我介绍一番,随后便向书生请教对当下局势的看法。
书生也不隐瞒,将自己心中所想和盘托出,两人越聊越投机。
“听兄台所言,志向远大,且有拯救苍生之念,不知为何至今未择明主?”
楚风趁机问道。
书生轻叹一声:“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各怀鬼胎,我虽有心报国,却一首未遇真正能成就大业之人。”
楚风心中一喜,知道机会来了,他站起身来,神情郑重地说:“楚某虽不才,但自穿越而来,便立志结束这乱世,还天下百姓太平。
今得遇兄台,实乃天赐良机。
望兄台能助楚某一臂之力,共图大业!”
书生看着楚风坚定的眼神,心中大为触动。
他思索片刻,起身行礼道:“承蒙阁下厚爱,若不嫌弃,我愿追随左右,为阁下出谋划策。”
原来,这位书生名叫徐庶,也是颍川的一位名士,素有智谋。
楚风得到徐庶,犹如得到了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心中欣喜万分。
在徐庶的帮助下,楚风又结识了不少颍川的有才之士。
然而,楚风心中始终惦记着一个人,那就是郭嘉。
“元首,我听闻郭嘉郭奉孝才智超群,有鬼神莫测之机,咱们无论如何也要将他招揽过来。”
楚风对徐庶说道。
徐庶点头道:“郭嘉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他性格洒脱,不拘小节,一般人很难入他的眼。
不过,我倒是知道他常去的一处山林,咱们不妨去那里碰碰运气。”
于是,楚风、赵云和徐庶三人一同前往那片山林。
山林中郁郁葱葱,静谧幽深,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他们在山林中寻找了许久,终于在一处溪边看到了一个身着黑袍的男子,正悠闲地坐在石头上钓鱼。
“那便是郭嘉!”
徐庶低声说道。
楚风走上前去,拱手行礼:“敢问阁下可是郭嘉郭奉孝?”
黑袍男子抬起头,看了楚风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正是在下,不知几位找我所为何事?”
楚风便将自己的来意、抱负以及对未来的规划详细地说了一遍。
郭嘉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待楚风说完,郭嘉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有趣,有趣!
我从未见过如此奇特之人,竟说自己是穿越而来。
不过,看你所言,倒也有些道理。”
楚风心中一紧,不知道郭嘉是何意。
只见郭嘉站起身来,收起鱼竿,走到楚风面前:“也罢,今日与你相遇也算有缘。
我便随你走一趟,看看你究竟有多大能耐。”
楚风大喜过望,连忙道谢。
至此,楚风麾下己有赵云、徐庶、郭嘉等一众贤才,他的争霸之路,正式拉开了更为宏大的序幕。
在这些智囊和猛将的辅佐下,楚风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发展,准备在这乱世之中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