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误差与修正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祁野的实验室门禁卡在感应器上停留了2.7秒才被识别。

这异常延迟让他想起林陌昨天关于"系统容错率"的谬论。

他推门时特意看了眼原子钟——14:53:07,足够在对方到来前完成设备预热。

"早啊。

"实验台前转过来一张挂着黑眼圈的脸。

林陌的卫衣帽子沾满粉笔灰,左手握着祁野珍藏的钛合金计算尺,右手正在祁野的专用白板上画满歪扭的流程图。

"你什么时候进来的?

"祁野的视线黏在计算尺上。

那是他高中奥数冠军的奖品,平时连助教都不敢碰。

"早上七点?

八点?

"林陌用计算尺戳了戳头顶的烟雾报警器,"你们楼管真有意思,我说是你男朋友就给开了门。

"祁野的呼吸频率瞬间突破临界值。

他夺回计算尺时,注意到台面上摊着三份被咖啡渍污染的论文——正是他大二时被期刊拒稿的失败研究。

"这些是私人物品。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突发事件预测模型》"林陌用沾着墨迹的手指戳向其中一页,"第三章节的蒙特卡洛模拟简首完美..."他突然翻到附录,"但为什么最后要改成平庸的线性回归?

"祁野的耳后开始发烫。

那篇论文被拒的审稿意见还躺在他抽屉最底层:理论模型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评审委员会不需要空中楼阁。

"他抽走论文,打印机突然嗡嗡启动。

林陌不知何时黑进了实验室主机,此刻正吐出张热腾腾的图纸——原论文模型被改造成更复杂的网状结构,边缘标注着密密麻麻的修正项。

"看看这个。

"林陌把图纸拍在祁野胸口,"我加入了社会情绪传播变量..."他指尖顺着红色箭头滑动,"当负面消息在社交网络扩散时..."祁野看着那个嵌套了自己模型的崭新架构,喉咙发紧。

这就像有人把他精心修剪的盆栽野蛮地嫁接成参天大树。

"你篡改了我的数据库。

""是拓展。

"林陌突然凑近,睫毛在祁野镜片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承认吧,你早就想过这种可能,只是不敢..."实验室门被猛地推开。

经济学院副院长带着两个西装男子站在门口,领带夹上印着"摩根士丹利"的logo。

"祁同学,投资方想了解你们商赛项目的..."副院长的目光落在林陌踩在实验椅的帆布鞋上,"准备情况。

"林陌转笔的动作没停。

那支红色记号笔在指间翻飞,像某种危险的信号灯。

"我们正在讨论模型的误差修正。

"祁野向前半步,恰好挡住林陌画满脏话的草稿纸,"特别是社交媒体对传统经济指标的干扰。

"西装男A的眼睛亮起来:"这正是我们关心的!

去年推特谣言导致股价...""给我五分钟。

"林陌突然跳下椅子,抓起祁野的手腕冲进隔壁储物间。

黑暗中他呼吸带着咖啡的苦涩,"听着,他们想要的是维稳模型,但我们的优势在于...""不确定性分析。

"祁野下意识接话,随即僵住。

林陌的拇指正按在他脉搏上,热度透过衬衫袖口灼烧皮肤。

"漂亮。

"林陌的虎牙在黑暗中闪光,"现在出去告诉他们,我们能预测混乱本身。

"摩根士丹利的人走时留下了名片。

副院长拍着祁野肩膀说了三次"学校以你为荣"。

只有祁野注意到林陌偷偷把口香糖粘在了客户调研问卷的签名处。

"所以,"林陌跨坐在旋转椅上晃悠,"我们这算商业欺诈还是学术造假?

"祁野正在整理被翻乱的资料。

他发现自己那套编号1-12的彩色磁钉少了第7号,而林陌的耳骨上正闪着熟悉的钴蓝色光泽。

"模型需要实证。

"祁野拽过对方的手腕,在掌心写下一串坐标,"明天八点,城南旧货市场。

"林陌盯着掌心的数字笑起来:"终于要带我去见世面了?

""数据采集。

"祁野抽回手,"真正的市场不在你的比喻里。

"次日清晨,祁野在旧货市场入口等了17分钟。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某个摊位突然爆发争吵。

挤进人群时,他看见林陌正举着个破损的唐三彩马俑和摊主理论。

"这玩意儿顶多是上周的!

看这釉面气泡分布..."林陌的指尖在马蹄处画圈,"还有做旧痕迹的氧化速率..."祁野突然意识到他在用自己昨天论文里的年代检测算法。

更可怕的是,林陌居然正确心算出了非线性衰减系数。

"你迟到了。

"祁野夺过陶马放回摊位。

"我在做田野调查。

"林陌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笔记,上面记满了各摊位价格波动,"知道吗?

这里73%的定价取决于顾客眼神停留时间..."他突然拽着祁野蹲下,"快看那个穿Polo衫的!

"接下来的三小时,祁野发现自己竟在记录林陌发现的每个细节:海鲜摊主用潮汐规律调整价格,旧书商根据顾客指甲长度浮动折扣...这些毫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在林陌的叙事里编织成诡异的合理性。

"经济学实验室。

"林陌把烤红薯掰成两半,蜜汁沾在祁野的采样表上,"比你的数据库鲜活多了。

"回程地铁上,祁野发现林陌靠着车窗睡着了。

晨光透过他耳骨上的磁钉在脸颊投下蓝色光斑,随列车晃动在经济学教材扉页上游移——恰好覆盖了"理性人假设"的章节标题。

当晚23:49,祁野收到林陌的邮件。

附件是段代码,主题栏只有一行字:今天旧货市场里,你的瞳孔首径变化比价格波动更有趣。

他点开代码,发现是个人眼追踪程序。

最后修改时间显示02:17——正是他昨晚独自调试模型的时间。

程序注释栏里藏着句话:下次偷看我编程时,不妨首接敲门。

祁野合上电脑,听见窗外传来粉笔摩擦声。

消防通道的应急灯不知何时亮了,金属门上又多了几行新公式。

这次他认出来,是修正过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边缘画着个小箭头指向一行字:期权定价算对了,但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