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高兴得首掉眼泪,我却知道,这只是皇帝一时兴起,若不抓住机会,随时可能再次失宠,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我开始研究大晟的宫廷制度与朝政格局。
原主的记忆里只有零碎的后宫争斗,幸好我现代的历史知识派上了用场,结合宫中流传的只言片语,我大致勾勒出轮廓:王太后垂帘听政,丞相王晏把持朝政,皇帝李怸形同傀儡,朝中还有少数忠于皇室的老臣,但势单力薄。
想要立足,必须让皇帝看到我的“价值”。
后宫女子若只有美色,终是玩物;若有才智,才能成为棋子,甚至执棋者。
机会很快来了。
盛夏时节,宫中爆发了小规模的时疫,几处下人的居所尤为严重,负责宫务的内务府正卿是王晏的亲信,处事拖沓,导致疫情有蔓延之势,连带着皇帝都有些忧心忡忡。
这天,皇帝在御花园散心,随口问起随侍的太监总管:“时疫之事,办得如何了?”
总管太监支支吾吾:“回陛下,内务府正在调配药材,只是……只是药材有些短缺,人手也不够……”我当时正奉召在不远处侍立,听到这话,心中一动。
时疫在古代是大事,若能解决,必能让皇帝另眼相看。
我上前一步,福礼道:“陛下,臣妾斗胆,或有一策可解燃眉之急。”
李怸有些意外地看向我:“哦?
你有何主意?”
“臣妾曾听闻,民间时疫横行时,除了用药,更需‘隔离病患、清洁居所、广散石灰’,”我从容道,“如今宫中时疫初起,可将患病宫人集中安置在偏僻宫殿,派专人看管,避免与健康者接触;同时命人用石灰水喷洒各处居所,尤其是下人居所的角落、排水沟;至于药材,除了名贵药材,可多用板蓝根、金银花等寻常药材熬制汤药,分发给宫人预防,成本低且易获取。”
这些都是现代的防疫常识,但在古代却显得新奇而有效。
我特意用“听闻民间”来包装,避免显得太过惊世骇俗。
李怸听得连连点头:“嗯……你这法子倒是简单首接。
比内务府那些只知道要银子的家伙强多了!”
他立刻对总管太监道:“就按沈才人的法子办!
你亲自去督办,若有成效,朕有赏!”
“是!
奴才遵旨!”
总管太监看我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带着敬畏。
贤妃在一旁脸色复杂,她本想借机表现,却被我抢了先,而且我说的办法确实可行,她无从反驳。
接下来的几天,我主动向总管太监提出,帮他整理需要隔离的宫人名册、规划石灰水的喷洒区域、甚至画出简易的“防疫流程图”。
我的条理清晰、办事利落,让总管太监大为赞叹,也让皇帝渐渐注意到,这个沈才人不仅有“清新脱俗”的外表,更有难得的“务实才干”。
果然,不出十日,宫中时疫得到了有效控制,再无新增病例。
皇帝龙颜大悦,在一次召见中,他看着我,眼中带着欣赏:“沈微,这次多亏了你。
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我心中清楚,此刻求位份或金银,都显得格局太小。
我福礼道:“臣妾不敢求赏。
只愿陛下龙体安康,大晟江山永固。
若陛下非要赏赐,臣妾斗胆,请陛下恩准臣妾……多读些宫中的典籍史书。”
李怸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好!
好一个‘愿读典籍史书’!
后宫女子,求珠宝者多,求学问者少。
准了!
你以后可以去御书房旁的‘知味斋’看书,朕特许。”
能去知味斋看书,意味着我有了接触更多宫廷秘闻、甚至接近皇帝处理政务的机会。
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赏赐”。
走出养心殿,阳光洒在身上,我却感到一丝寒意。
我知道,我己经成功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但也必然成了王太后和贤妃眼中的“刺”。
前路,只会更加凶险。
但我凌薇,从不畏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