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听父亲念叨这句话。
问父亲,泰山老奶奶长什么样?父亲说:“俺也没有见过,是小时候听老辈人说的,泰山老奶奶就是高 ,穿的花布衣裳,非常鲜艳。”
前段时间,我去了一次泰安。
回来后,父亲问我:“见到泰山老奶奶了没有?”我说,我没有爬泰山,没有见着。
父亲动了动嘴唇,没有再问,继续望着窗外,自言自语:“ 一山要比一山高,哪个也比不上泰山老奶奶的半截腰。”
泰山老奶奶的千古传说,深深地印刻在八十八岁父亲的童年记忆里……我带父亲爬泰山,说走就走。
一 索道五月,山上的鲜花盛开。
万里晴空,能见度极好,气候温和,稍带凉意。
驱车两个小时,来到南部山区。
透过车窗,望着远山群峰,父亲对我说:“咱就把车停在路边吧,看看就行,俺可爬不了山。”
哈哈,他还以为从山脚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山上爬呢。
……八十年代,二十几岁的时候,我独自游玩过一次泰山。
那时,我从山脚下红门出发,攀爬陡峭的台阶,几乎一路小跑地到达山顶,用了不到两小时。
玩完后,还在山顶的一处后坡睡了一觉,之后索道下来的。
以后,陆续陪同朋友去过几次泰山,都是乘索道上去。
……拐过半山腰的几处弯道,来到桃花源景区上行索道站。
泰山,有三条索道:中天门索道、后石坞索道、桃花源索道。
三条索道都以岱顶为中心,构成了连接中天门景区、后石坞景区、桃花峪景区的空中交通网。
其中,中天门索道是我国第一条索道,建于一九八三年。
索道上行。
当坐在有点摇晃的空中缆车时,父亲明白了:感叹现在的人有多么能耐,那么笨重支撑钢缆的铁架子,怎么运送到山上去的呢?缆车缓缓向前,群山尽收眼底。
想到即将到达山顶,看到泰山老奶奶,父亲异常兴奋。
问他:“晕不晕?”“不晕。”
“累不累?”“不累。”
几分钟后,缆车到达桃花源上站终点。
出站后,被我们轻微搀扶的父亲停下脚步,开始疑惑起来……他看到,远处山峦比我们驻步的地方更高。
父亲断定,这里不会有泰山老奶奶,泰山老奶奶在最高处, 需要继续向上走。
二 泰山老奶奶泰山,乃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五岳独尊”之美誉。
它地处中国东部,巍峨矗立在山东境内,紧邻泰安市北侧。
泰山老奶奶,是中国道教文化的神话人物,名曰泰山娘娘,真名“碧霞元君”,是民间广为尊崇的女神之一。
她佑护百姓,恩泽众生,灵应九州而闻名。
其尊像供奉在碧霞祠中。
确切地说,供奉泰山老奶奶所在的碧霞祠,不是泰山的最高处。
泰山的最高处是玉皇顶,也叫“天柱峰”,海拔1545米,是中国历代帝王登高封禅的圣地。
峰顶建有玉皇庙,有迎旭亭、玉皇殿、望河亭。
四周石栏,气势恢宏。
在玉皇顶上,俯瞰群山,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
领略泰山的雄伟与壮丽,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碧霞祠,就在玉皇顶的下面。
泰山,流传许多泰山老奶奶的神话传说。
相传,她为人聪颖,三岁便懂人事,七岁学习道法,十四岁洞中修炼。
参拜过西王母娘娘,与玉帝交情匪浅。
在公元1008年,传宋真宗赵恒,在泰山封禅时,梦见仙女,逐琢石玉尊,称玉女。
后赐名碧霞元君,筑祠供奉。
泰山老奶奶,是一位具有神力的女神,被人们尊崇为慈悲、智慧、和平、福禄的象征:慈悲为怀。
悲悯苍生,救苦救难,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法力无边。
泰山老奶奶,在修炼三年后,丹成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护国佑民。
被视为国家的保护神和繁荣昌盛的象征,佑国安民。
形象端庄。
端庄慈祥,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玉如意在手。
是人们心目中的福禄寿神祇。
“ 一山要比一山高,哪个也比不上泰山老奶奶的半截腰。”
鲁西北地区,无论大人小孩,都熟知这句千古流传下来的晢语。
人们视万物生灵,皆比泰山老奶奶矮半截,意喻泰山的巍峨、宏伟、高大。
古代神话故事的传说,在现实世界里,也能找到泰山老奶奶的影子。
泰山天烛峰景区,有一处元君庙。
庙内,有一处元君墓。
由于历史和文献资料的缺失,元君墓所葬人物的具体身份和年代,一直是一个谜。
据推测,可能是古代某位重要女性人物的墓地。
元君墓,被视为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
三 泰山石圣桃花源索道站,距离南天门,约有三百多米,起伏的台阶几十个,多为平坦路面,两边是都是店铺。
毕竟,父亲年龄大了,腿弯背驼,步履蹒跚,走的极慢。
每走几十步,就歇一歇。
小马扎放下,水杯递上……二十几分钟后,来到南天门。
也许,两天后,就是五一假期的缘故,游客不少,两边的店铺都开着。
餐饮小吃摊前,工艺品摊边,人头攒攒,熙熙攘攘,围观的人不少。
当看到铺子两边、门前摆放的一块块、上面还刻着文字的石头时,父亲不理解了,问那些石头,也能卖钱?我告诉父亲,是的,都能卖钱,那不是普通的石头,叫泰山石。
说起泰山石,远古的神话故事里,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叫石敢当。
石敢当,名曰泰山石圣。
相传,他是泰山上一块巨石,吸天地之灵气育化而成,功力比肩齐天大圣,有之过而无不及。
古代神话传说里,石敢当和齐天大圣都是精石育化而成。
在性情上,他们是非分明,嫉恶如仇,敢于向邪恶挑战的人物。
他们的区别就是:石敢当刚直不阿,一如既往。
而孙悟空顽劣,有时还耍小性子。
明代文学家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就是齐天大圣,后曰孙悟空。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花果山称王,家喻户晓。
所以,很多人只知道孙悟空,不知道石敢当。
石敢当是泰山的一块巨石,位于泰山南麓,斗母宫东北一里的山路东侧。
相传,古代泰山脚下,有一名叫石敢当的英雄好汉。
此人武艺超群,爱打抱不平。
在泰山一带曾消灭了许多妖魔鬼怪,保护了百姓安宁,因此深得百姓爱戴和尊敬。
后来,他上了年纪,便在泰山下修建了一座茅屋,以打柴采药为生,并练就了一身识邪驱魔的本领。
石敢当去世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在他生前居住的地方立了一块石碑,上刻“大石敢当”四个字。
大石敢当不仅是泰山的一大景观,也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着泰山人民勇敢、正义、坚韧不拔的精神。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参观这块神奇的巨石。
远古神话中记载,石敢当流落凡间后,刚直不阿,办事果断。
慈悲为怀,救助众生。
坚守正义,敢做敢当。
屡遭误解,一如既往。
被玉帝封为泰山石圣,佑三界安宁。
因其仗义执言,纠正天庭谬误,***了许多冤案、晋升为武圣天尊。
以后,石敢当为救玉帝及诸神于阿修罗界,英勇献身,得赐尊号“大金丹尊王”。
其英勇与牺牲的精神,载入三界史册。
人们求藏泰山石,用于室外镇宅辟邪,永葆平安。
父亲只知道泰山老奶奶,没有听说过泰山石和石敢当的来历。
所以,这次泰山游玩的目的地,是天街的尽头,碧霞祠天阶脚下。
其他的景观,没有列入行程安排。
四 天街天街是一处上了二十四个陡峭台阶后的平台,东西全长约三华里,东边的尽头就是碧霞寺。
平坦缓冲的路面上,有些小台阶。
平时,不喜欢凑热闹的父亲有些不适应,加上长途舟车劳顿,走的非常缓慢。
每走几十步,就小马扎坐下来,水杯递上……走路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比,大约是一比三,甚至更多。
问他累不累?“不累,还没有看到泰山老奶奶呢。”
父亲兴致很高。
想必,他还以为,真能看到泰山老奶奶呢。
岂不知,碧霞祠在天街尽头的高处天阶上。
对父亲而言,目的地就是天阶下。
看泰山老奶奶,只能在天阶下,向高处望望就行了。
攀那么高的天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上天街。
幸亏,天街的台阶两边,有墙或护栏,父亲得以攀扶。
我们扶他,他不依,坚持自己爬。
他说,自己走用劲。
上了天街,自然是小马扎伺候,水杯递上……“累不累?”“不累。”
“走不走?”“不走,歇一会,忙啥的?”父亲有点气嘘。
刚刚上了二十余个台阶,显然,气力有点不够用,高龄老人怎么能和年轻人比呢。
“你往这边站站,给你照相。
““俺不照,你们照吧。”
平时,父亲很喜欢照相。
如果照相的兴致都没有了,说明他真累了。
这个时候,是目标和理性二者兼顾,如果他坚持向前走,说明体力还能支撑。
如果状态欠佳,我们随时折返。
也做好了背他,回返索道的思想准备。
路人不时地与父亲打招呼,有的与父亲合影。
“老爷子,多大岁数了? ““八十八了。”
回答地干净利索。
父亲耳不聋,眼不花,精神头不错,可以继续向前走。
每走几十步,就歇歇脚。
小马扎坐下,水杯递上……将近一个小时,才走了天街大半路程。
照相过程中,姐夫哥不小心把水杯弄洒了。
没了水,可急坏了老头。
上山的时候,怕父亲体力不支,随身带了小马扎。
怕晃悠悠的空中缆车,造成他头晕呕吐,给他吃了一块小面包,备了充足的水。
上缆车后,就觉得胃部稍有不适。
为了缓和不适,父亲不停地喝水。
我们也感觉奇怪,山上少许凉意,大家也不曾汗水溢出,而他却不停地喝水。
所以,当下找水是头等大事。
矿泉水,随处都可以买到。
但是,父亲从来就不喝凉水,甚至温水都不喝,喝就喝温热开水,最好是冒着热气的开水。
所以,找开水,只能向店铺里的店家讨要了。
“大姐,我父亲八十多岁了,麻烦您给点热水呗,谢谢您。”
感谢好心人,很爽快的给了热水。
开始,店家说要五块钱,正要付钱时,当她们看到蜷曲在小马扎上的高龄老人时,立即给倒了开水,不要钱。
山上,泡面十五元一份,提供热水冲泡,相当于热水五块钱一泡。
高山上,生活物资包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