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又一次看了看手表,六点五十八分。表盘上的指针每跳动一下,
都像在敲打着她紧绷的神经。她深吸一口气,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帆布包的带子,
试图平复那颗几乎要跳出胸腔的心脏。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着,
细密的雨丝织成一张朦胧的网,将整座城市裹在其中。
咖啡店里的暖光灯在玻璃上折射出氤氲的光晕,与窗外的冷雨形成鲜明对比。
她选了个靠窗的位置,从这里能一眼看到店门和街道拐角——那是陈宇当年离开时,
最后挥手的方向。手指搅动着面前的拿铁,银勺碰撞杯壁发出清脆的声响,
杯中的奶泡早已消散成细碎的纹路,她却一口未动。七年了。这个念头像一片羽毛,
轻轻落在心尖上,却激起层层涟漪。大学毕业典礼那天的阳光还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
陈宇穿着学士服,领口别着她亲手叠的纸玫瑰,在礼堂外的梧桐树下拉住她的手。
也是在这家咖啡店——他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
木质吧台还留着当年他们刻下的歪歪扭扭的缩写,只是如今被新贴的菜单挡住了大半。
“等我回来,”陈宇的指尖带着夏末的温度,紧紧握着她的手,眼神亮得像夜空里的星,
“最多五年,我一定回来。到时候,我们就开一家小工作室,你画图,我做技术支持,
好不好?”她记得自己当时只是拼命点头,喉咙像被什么堵住,怕一开口就会哭出来。
那天她送他到机场,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安检口,直到广播里重复播放登机提醒,
才蹲在大厅的角落,把脸埋在围巾里无声地流泪。起初的日子,
时差像是他们之间最温柔的桥梁。每天凌晨三点,她会准时醒来看手机,
屏幕那头的陈宇刚结束一天的课程,背景里是异国校园的路灯,偶尔能看到飘落的枫叶。
他会拿着手机给她看实验室里的仪器,
笑着说“以后我们的工作室也要买一台这样的打印机”;她会拍公司楼下新开的甜品店,
告诉他提拉米苏的味道和他当年在学校食堂给她买的一模一样。可日子久了,
时差渐渐变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他的课题进入关键期,常常在实验室待到凌晨,
她的设计项目赶工期,加班到深夜是常态。视频通话从每天一次,变成三天一次,再后来,
只剩下睡前的一句“晚安”留言。有时候她发去的消息,要等上两三天才能收到回复,
内容也从絮絮叨叨的日常,变成简单的“我很好,你照顾好自己”。最后两年,
他们几乎断了联系。她生日那天,守着手机等到凌晨,
只收到一条系统自动发送的生日祝福;他毕业答辩通过,她是在同学的朋友圈里看到的消息,
照片里的他穿着西装,身边站着笑容灿烂的女同学,她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
手指在屏幕上划过他的脸,最后还是关掉了页面。林晓不是没有过怀疑和动摇。
母亲每次打电话,都会旁敲侧击地提醒她“女孩子年纪经不起等”,周末回家时,
饭桌上总会多几道“隔壁小王妈妈送来的菜”,话里话外都是让她去相亲的意思。
同事也热心介绍过几个“条件不错”的对象,有开公司的老板,有高校的老师,
他们都很礼貌,会记得她不吃香菜,会在过马路时让她走在内侧,
可每当对方礼貌地索要联系方式时,她总能找到借口婉拒。“我在等一个人。
”她总是这么告诉自己,也告诉那些试图劝她的人。可等什么,为什么等,
连她自己都有些模糊了。也许只是为了当初那个在梧桐树下的承诺,
也许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说过“再见”,又或许,是因为每次路过这家咖啡店,
她总能想起陈宇第一次给她点拿铁时,紧张得把糖罐碰倒的样子。店门上的铃铛清脆作响,
打断了她的思绪。林晓猛地抬头,心脏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一个穿着深蓝色毛衣的男人推门而入,收伞时甩落一串水珠,水珠落在木质地板上,
晕开小小的湿痕。男人摘下口罩,露出陌生的侧脸——不是陈宇。她低下头,
掩饰住眼底的失望,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上的温度。手机屏幕亮着,七点零三分,
屏幕上是她早上特意换的壁纸,那是大学时他们在操场拍的合照,陈宇背着她,
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他会不会不来了?这个想法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心上,
带来一阵细微的刺痛。也许他早已有了新的生活,新的感情。毕竟,
七年时间足以改变太多东西。就连这家咖啡店,去年重新装修时,
换掉了他们当年坐过的皮质沙发;就连学校门口的梧桐道,也因为城市改造,砍了大半。
这座城市早已不是他们记忆中的模样,他又怎么会还记得七年前的约定?门铃再次响起,
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咖啡店里格外清晰。这次,林晓抬头时,呼吸瞬间停滞了一瞬。
陈宇站在门口,头发被雨水打湿了几缕,贴在饱满的额头上,
深灰色的风衣肩上浸着深色的水渍,看起来有些狼狈,却丝毫掩盖不住他身上的气质。
他的目光在店内缓缓扫视,像是在寻找什么,当视线落在她身上时,瞬间定住,
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又很快被温柔取代。他变了,又好像没变。轮廓比以前更加分明,
下颌线带着成熟男人的硬朗,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多了几分稳重。但那双眼睛,
还是和以前一样亮,看向她时,依然闪着熟悉的光芒,
仿佛七年的时光从未在他们之间留下隔阂。他向她走来,脚步不疾不徐,皮鞋踩在地板上,
发出轻微的声响。走到桌前时,他嘴角慢慢扬起一个弧度,那是她熟悉的笑容,
带着一点腼腆,又带着一点笃定。“抱歉,路上有点堵车,还下着雨,出租车不好打。
”他在她对面坐下,声音比记忆中低沉了些,带着一点旅途的疲惫,却依然是她熟悉的语调,
“让你等久了。”林晓发现自己一时说不出话,只是摇了摇头,喉咙有些发紧,
只能用动作表示不介意。她看着他,目光忍不住在他脸上停留,想把这七年错过的时光,
都从他的眉眼间找回来。“你剪短发了。”陈宇注视着她,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比以前更精神了,很好看。”她下意识地摸了摸颈后的发梢,
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去年剪的,长头发打理起来太麻烦,加班的时候总掉头发。
”其实她没说,去年冬天她生了一场重病,住院时头发掉了很多,出院后干脆剪短了,
也是想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服务员走了过来,递上菜单。陈宇没有看菜单,
直接对服务员说:“一杯美式咖啡,不加糖不加奶,谢谢。”然后转头看向林晓,笑着解释,
“还是以前的口味,这么多年没改。”林晓的心猛地一跳,原来他还记得。
她记得以前每次来,陈宇都点美式,她说太苦,他总说“等以后我赚钱了,
给你买最甜的蛋糕,中和一下苦味”。“你还记得吗?我们以前常来这家店,每次考试前,
都来这里复习。”陈宇看着窗外,眼神有些悠远,“有一次你复习到睡着,头靠在我肩膀上,
流了我一肩膀的口水,你还不承认。”“哪有!”林晓忍不住反驳,脸颊微微发烫,
“明明是你自己不小心,把咖啡洒在衣服上,还赖我。”话一出口,她才发现,
那种熟悉的相处模式,好像又回来了。“好好好,是我赖你。”陈宇笑着妥协,
眼神里满是宠溺,“这里的拿铁还是原来的味道吗?我记得你以前最喜欢这里的拿铁,
说奶泡很绵密。”“嗯,还是原来的味道。”林晓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指尖轻轻碰了碰杯子,“去年重新装修的时候,我还担心他们会换掉配方,特意来试了一次,
还好没变。”其实她每年都会来好几次,每次都坐在这个位置,点一杯拿铁,好像这样,
就能离他近一点。短暂的沉默中,只有咖啡机工作的嗡嗡声和窗外的雨声。林晓看着陈宇,
想问的话有很多,想问他这七年在国外过得好不好,想问他有没有按时吃饭,
想问他有没有想起过她,可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你这几年...过得怎么样?”最终,还是林晓先开了口,这是重逢时最常问的问题,
却也最生疏,像是在询问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忙。”陈宇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点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