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酬剑行第一章:少年游在线免费阅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七月十七,枫叶红时。

武朝,兖州。

平平无奇的一座小村子,住着约莫百十户人家。从外面上并不能看出谁家富谁家穷,住的都是一样的小屋,通行的泥路被祖祖辈辈踩得很凝实,下雨天也不会泥泞以致无法行走。

远处,是大片的田地,秋收已过,时不待人,村民们早早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

有的人家炊烟袅袅,孩童们在巷口嬉戏,怡然自得,实乃世外桃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无数读书人嘴上说着想要这样的生活,可最后不还是忘不了功名利禄,宁愿当着最卑贱的小官在肮脏官场里滚打摸爬。

每个人都在愤世骇俗,绝大多数人都在同流合污。

如果有机会问一下村里人,当农民种地快乐吗,

他们会自然地流露出质朴的笑容,笑着说:

“快乐个吊快乐,我都快累死了我,还快乐,快乐个吊毛!”

不得不说,劳动人民最伟大。只要你肯吃苦,你就有吃不完的苦。

不过这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走上自己的道路。这道路并无高低贵贱善恶之分,只是当多条道路相遇时,便只能狭路相逢勇者胜了。

村中一户人家小院门口种了两排竹子,为门口的众人撒下片些阴凉。差不多村里的都来了,除了已经下地忙农活的,还有那些淘气的不知道跑哪玩的小孩子。

这户人家的女主人要分娩了。其实本是一件放在武朝任何一处地方都不是啥新鲜的事,但这户人家可不同。

七年前,他们从京城而来,当时来的时候就只有他们夫妻二人,也算相依为命。在村民的热心帮持下很快融入村子,他们开了一家小药铺,在此之前村民生病是只能去比较远的小镇里去看病的,而且要价很高。药铺距今已有五年之久,所有村民来看病均不要钱,只要他们去干农活或者上山打猎的时候顺手摘些草药给药铺就行,互帮互助。

掌柜的医术,可用神仙手段来形容,中药、针灸、推拿、***、拔罐、气功、食疗等样样精通。

这不前天来的先天耳鸣的孩子,掌柜几针就治好了,孩子父母直呼牛比,掌柜谦虚的摆摆手,说这都是老祖宗的智慧博大精深,他顾颜青也不过学了些皮毛,不足挂齿。

这样的掌柜怎能不受人爱戴?女主人怀胎十月,今日便是最后的一步了,不过生孩子可不是干农活,众人来了也无法帮些什么,只能干着急。

顾颜青在门口不停踱步,就差把焦虑二字写脸上了。他又不能进去,在院子外,里面的声音细不可闻,虽说他信得过产婆,可女子生孩子是非常危险的,他放心不下。

“吱呀~”

产房门被推开,露头的是接生婆的帮手,她面色凝重,道:“不太乐观,是保大还是保小。”

一向温和的顾颜青额头凸起两根青筋,当即大喊道:“保大!还特么要问吗?”

助手关上门,气氛更加凝重。

“掌柜的,放宽心,俗话说好人有好报,天上的神仙会保佑内掌柜的。”

老李头语气神态轻松,并不是因为漠不关心。他是村里的老古董,老到人们都忘了他的名字,只记得姓李,为了好听一点,不叫李老头而称呼他“老李头”。

关于他的身世,几乎无从得知,只记得他早年间写过一首小诗,兴许能从中略窥一二。

诗曰:“ 三清只需泥土身,佛祖却要黄金镀。乱世菩萨不问事,老道背剑救苍生。盛世佛门临香客,道门归隐山林间”

他心有所感,左手手指一掐,然后嘴角不易察觉地上扬,拍了拍顾颜青的肩膀,再次开口让他放宽心。

顾颜青知道老李头不简单,算卦很准从未出差,还懂风水。

至于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点点头,直直腰杆,深吸一口气,去调整状态。

时间似乎被放慢了。

顾颜青捏了捏眉心,村民们也是一言不发。

“吱呀~”

听到这声音顾颜青莫名的心烦,

“掌柜的,是男孩,还是双胞胎!”

“他娘的我不是说了保大吗?他娘的……”

“大的也没事啊。”

顾颜青愣住了,一时间有些大起大落之感,感觉浑身无力,眼泪不自觉的落了下来,老李头见他身形摇晃,连忙搀住他。

“哈哈哈哈!”

几声干笑后转为仰天大笑,众人跟着一起笑。

“我要抱儿子啦!”

虚惊一场大概是世界上最好的词吧,它既让你感受到失去的痛苦,也让你体会到失而复得的喜悦。

村民们大松口气,上前祝贺,顾颜青如沐春风的和几位要好的朋友拥抱,

虽然他们感觉有些不大对劲,帮着处理后续的事情后高兴地回家等着喝喜酒,可谓“事了拂衣去”。

刚高兴一阵的顾颜青又陷入难题了,在此之前他们夫妻只准备了一个孩子的名字,但现在却出乎意料的是双胞胎。

苏幕遮虚弱地半躺在床上,怀中两个小不点一点也不老实,扑哧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很是好看。

小的瞳仁呈奇异的天青色,五官随她母亲,也最是调皮好动,两眼放光的打量世界。

两个孩子都是不哭不闹的,更加招人稀罕,苏幕遮用手逗弄他们,倾城的脸庞不禁挂上笑容。

这是她的孩子。

大儿子的名字叫顾惜墨,这是他们想了两年半的名字。顾颜青站在窗边,略微有些头大。

作为一个文化人,对取名可是非常看重的,绝不可像村里的人那样随意取的,“狗蛋”,“包子”啥的,真的太逊了。

父母随意给孩子取得名字,又会对他们造成多大的伤害?

取名又有自己的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又有六条禁忌。所以说取名还比较麻烦。

“颜青,你看,大儿子是不是很像你?”

确实,大儿子的面相和顾颜青有七分像,气质文静,就像他一样的读书人气质,倒也符合“惜墨”二字。

双胞胎的两个孩子长相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二孩儿像我,那他的名字就叫枫林,他的字我都想好了,霜叶,你感觉怎样?”

顾颜青宠溺的捏了捏苏幕遮略微苍白的俏脸,笑着点了点头,“只要你喜欢就行。”

苏幕遮酷爱枫树,早年间她听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时喜欢的不得了,硬是在京城的院子里种了数十棵枫树,可惜没一个活的。

枫叶很美,可枫叶红时,总多别离。

…………

两个孩子长得很快,一岁多点就长出膝盖可以自如行走,顾惜墨性子好像有些腼腆,喜欢待在家里不会乱跑,可他弟则是极为活泼,天天穿着开裆裤迈着两条小短腿满村跑,也不知道丢人害臊。

只要顾颜青苏幕遮两人稍不注意,小枫林就跑不见了。

两个孩子都很受村民喜爱,路过人家门口会被拉进家里吃饭,尤其是二郎,长大了性子更跳脱,所以吃饱了也得吃,不然不给走。

毕竟吃撑了可就没法调皮捣蛋了。

村里有家屠户,姓王。他家只有一个孩子,叫王凡。这孩子可是不简单,天生不凡,有怪力,只六岁时便能和成年人掰手腕。早年间他控制不好自己的力量,吃饭时稍微不小心就会把筷子折断,穿衣服时还容易把衣服扯坏,只能让他爹帮忙穿。顾颜青不愧是京城来的,最后,经过他的指导得以控制自如,不然这怪力只会成为累赘。

力量能掌控那便是好事了。耕地都不需要牛了,找王凡,比牛还好使。不过力气大饭量也大,若不是他家略有资产,还真养不起他。

村民们没有向外人说过此等神奇的事。

王凡极为尊敬苏幕遮和顾颜青,他性子豪爽,大大咧咧的,又比顾枫林大两岁,顾枫林一直把他当哥哥看待。

他还知道王凡喜欢一个小女孩,应该村里人都知道。他每次帮人家干活,少说要五个白花花的大馒头或者十张煎饼,干活多吃的也多。而帮她家干完活,往往拿了一个馒头就跑,任女孩怎么喊他都没用,不敢多待一秒,女孩也会看着他的身影甜甜的笑着。

喜欢没用,互相喜欢才美好。

也许爱情本就如此纯真可爱。

言归正传,这两个熊孩子凑一起可不老实,虽说不会干偷鸡摸狗的事,却也气的人牙痒痒。要是只有两个调皮蛋的话尚且可以忍一忍,但他们身后那可还有一群小比崽子。

最典型的就是有天几个孩子玩着玩着跑到麦地里了,刚露点头的小苗经不住他们践踏,死了不少。

要知道庄稼可是村民的半条命啊,他们实在生气,又不忍心动手揍孩子,便到顾颜青那告了他们。顾颜青听后也气的半死,为了给村民们一个交代,便答应他们把顾枫林锁在家中不给出门,从来没打过他一下的父亲破天荒的揍了他一顿,苏幕遮还在旁边夸他好帅。

从那以后,顾颜青隔三差五就会揍顾枫林一顿,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顾颜青要求顾枫林将《论语》背了,这孩子也不负众望,仅是看一眼,便能记住,过目不忘。这让他爹震惊好一会,半天憋出一句“草,牛批。”

但耍无赖他们读书人最擅长了,所以还是没有放顾枫林走,气的顾枫林哇哇大哭,苏幕遮于心不忍还是让他出去了,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再惹人生气。

而且当天下午村民就原谅他了,毕竟从小看着顾枫林长大的,也算是自家孩子了,哪有跟自己孩子计较的道理。

顾枫林和几个小伙伴跑到林子里抓鸟去。不过凭他们几个想抓到灵活的小鸟难如登天,有时瞎猫碰到死耗子了,他们也会给放掉,毕竟抓鸟只是为了玩,抓到后,会给它们小麦粒子或者小米粒,久而久之那些小鸟反而不怕他们了,甚至会停在他们肩头,讨要小米粒吃。

逮鱼就不一样了,抓到就回家起锅烧油,还有些河虾和蜗牛啥的,都是美味的食物。

顾枫林不喜欢吃鱼,总共吃了三次被鱼刺卡住四次,都有心理阴影了,但鱼汤他喜欢喝。

这样悠闲自得的生活真的很美妙,到最后总是能满载而归,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载。林子里有很多的草药,跟在爹娘后面多少也了解一点,摘回去还能跟苏幕遮换点零钱去镇上买东西。

说到镇子,顾枫林和他哥经常去茶馆里听说书人讲故事,哪怕那个故事已经听了好几遍,他还感觉津津有味。

飞天遁地,排山倒海的神通总是让他想入非非,幻想着自己能够成为那种人。

顾颜青在院子里腾出一间屋,找老李头弄了些书桌,勉勉强强当做学堂了。

没有课本,顾颜青就自己抄,顾惜墨经常会帮他分担些压力,二郎一开始也帮忙,只是那字属实不敢恭维,写了几张自己都看不下去,丢下笔跑了。

只要是村里的孩子都可以免费来听课,若是大人有时间的话也可以来读书识字。

老幼不限,男女不限。

村里百十号人,识字的不超过十人,识字中的也就老李头读过书。当年老李头还去参加过童试,不过落榜了。在村子学堂里教孩子们识字还是没问题的。

学堂只有上午有课,两个时辰。每天的课堂座无虚席,很多孩子站着听,书本也有限,很多人看一本书,至于写字,也只能拿着树枝在地上涂涂写写。

县里的官吏倒是个清官,知道此事后上报上级批发下不少银两,到他手中的银两没剩多少,又自掏腰包添了一些给了顾颜青,让小学堂升级不少,至少人人都可以有一本《论语》。他自家有不少从京城带来的书,也无偿给村民们借阅。令人没想到是五大三粗的王屠户考中了个秀才,可给他高兴坏了,就差给老李头和顾颜青磕一个了。老李头却像是意料之中,抚着胡须笑道:“何须谢我?君子当以自强不息,切莫骄躁。”

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了老李头,顾颜青抄了不知道多少本圣贤书,毛笔都用坏了十几个,药馆有苏幕遮打理,一有时间顾颜青还是得来帮忙。

所以老李头打趣他说:“丞相都没你忙嘞!”

村里考中不少秀才,有的是孩子,也有大人,老李头没有再去考了,顾枫林问他,他也只是摇了摇头,顾枫林认为老李头和他一样,都不喜欢读书。

县里的拨款越来越多,等资金充足,顾颜青准备建一个正规一点的学堂,日子不知不觉间过去,也不知不觉的好起来。

————

儿时的时光全是美好的回忆,哪怕是被鱼刺卡住,回想起也令人忍不住发笑。

转眼间两个孩子已到总角之年,大郎顾惜墨在文学上天赋极高,科举考试删去了年龄限制,有才者居之。县试、府试、乡试顾惜墨均占魁首,身居举人之位,哪怕县令见了都得尊称一声老爷。

顾惜墨长相连苏幕遮都自愧不如,想着以前王凡的慨叹:“真可惜你小子是个男的。”再加上有天才这一光环加持,已经不下于二十家富贵名门青眼相加,想要顾惜墨入赘过去。

枫林村出了不少举人,大多数人选择去做官,县吏因为小村子的功绩,升到上一级了,如今的县吏是从村子里出去的。

顾惜墨在周边也算是大名人了,再去茶馆听书,能坐在上等座,他其实无所谓,但奈何顾枫林很在意,坐在前头听得清楚啊。

自小喜爱听神仙故事的小枫林哪里对读书学习有一点兴趣,况且有一次他问苏幕遮,世间是不是真的存在说书人说的那些神仙,苏幕遮也没多想就回答说有,更让他痴迷于修仙而讨厌读书了。

可世上真的有这种人或仙吗?

苏幕遮大致向两个孩子介绍了一些。

从大环境来说,分四片天地,人、妖、兽、魔各占一片。四片天地间隔着茫茫海域。

广袤无垠的海洋中存在些什么恐怖存在,四族不敢随意探索。况且四族之间也不安宁,就不说内斗了,那魔族和妖族,相比其余两方天地,这两片天地之间距离极近,无时无刻厮杀不断。

人族能崛起为万族之巅,很大原因是人族的修炼方式多。现世间人族最正统的四种修炼之道:儒、道、佛、武。不过这是华夏大地所公认的,华夏大地之外的广袤世界,暂且不提。

武道是被其它三道嫌弃和鄙夷的。儒家和道家主练“气”,儒家练的是浩然正气,道家练的是灵气,佛修的话苏幕遮不知道,中原人很少有修佛的。

武道,主练体,最高境界为一力破万法,代表性人物***,那是连这方天地的天道都头疼的大能。

道修中又有分支,最强的是剑修,虽说剑综合实力在十八般兵器中不是第一,但被誉为“百兵之君”的它最受世人喜爱,尤其是大将军之类的武官,最爱在腰间佩一把剑,君王也用剑来象征自己的权威。

剑修也并不是道修独有的,武夫中也有剑修,二者自然有区别。

本命飞剑,就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这世界上每一个存在,都有问鼎的机会。大道无情为公,给予天下苍生的机会全看他们如何把握,如何争取。

————

注:有些读者可能心有疑惑,为什么主角运气都那么好,甚至感觉荒谬、不爽。

其实是出发点错了。不是因为他是主角,所以他运气好。而是因为他运气好,所以他才能成为主角。

很多人会喜欢主角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有钱很帅,可能因为他很优秀,有闪光灯吸引别人。

所以最重要的一定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自己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 戳我直接看全本<<<<